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所谓人性,就是你有的我都有

2024-12-17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阿比吉特·巴纳吉(Abhijit Banerjee)、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和迈克尔·克雷默(Michael Kremer),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

埃丝特·迪弗洛他们有一本书叫《贫穷的本质》,里面有一个观点非常颠覆。

贫穷的背后是人性,是每个人都固有的缺陷,不管你是勤劳致富者,还是中产阶段,还是富人、富豪,你都拥有这种缺陷。

只是穷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所接受的信息,把这些人类固有的缺陷汇集到了贫穷这一个点上。

换句话说,穷人的穷,跟我们的平庸,背后是同一种人性。

这一刻关于人性,有了新的认知——每一个你所不理解的行为背后,可能就是人性,每一个你曾看不起,或者你羡慕的结局背后,都是同样的人性的不同表达。

他人身上你厌恶的,也许你也有,他人身上你羡慕的,你肯定也有。

人性是座桥梁,一座从他人,通往自己内心的桥梁,当你懂得他人人性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了解了你身上的同样的人性,只是可能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不一样而已。

但是,人性这个词太宽泛了,到底什么是人性呢?

人性和性格并不一样,人性是人的诉求,不同的诉求支配着一个人不同的行为,而人的性格是一个人行为的综合体。

所以性格人人不相似,但是人性却都大同小异,生而为人,诉求都差不多。

比如为什么要工作?因为要买房买车去旅游,为什么要买房买车去旅游呢?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为了获得超越别人的优越感。

这种隐藏在买房买车背后的动机,就是人性。

而理解一个人的诉求过程,就是洞察人性,那些电视剧里智慧通透的人,往往都是能够理解人的一些基本诉求,然后根据不同的人去推理,去预测他们行为的高手。

人的诉求如果再去细分,还可以分为表面诉求和根本诉求,表面诉求往往只是停留在对行为的简单解释,而行为背后最根本的诉求才能称得上人性。

比如有个年轻人女人缘非常好,收入也不错,根本不愁找不到女朋友,但是却总是脚踏几只船,即使有喜欢的女生了,非常相爱了,却总是忍不住去和其他女生建立恋爱关系。

表面看这是他渣的表现,但是他自己却非常痛苦,因为控制不住,直到最后心理医生发现他童年被家人抛弃留下了很重的心理阴影,导致他为了逃避这种感觉,便在不断的重复证明自己在别人那里是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

他的表面诉求是不断的找女朋友,而根本需求则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是被需要的。

就像卡尔·荣格说的,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你的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那个根本诉求就是潜意识,而表面诉求就是我们观察的行为。

当然,虽然看起来分析一个人的根本诉求很简单,人性中的诉求也很好归纳,如果只能说一个就是“不满足”,如果说两个就是生存和繁衍,如果说三个就是计较、比较、偏见。

但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行为习惯往往非常复杂,我们很难去看清一个人。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导致他们的行为模式也不一样,在一帆风顺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当他们想要父母的关心时,就会用非常积极的方式去表达。

但是如果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什么阻碍,他们的表达方式就会变得不同,也许是故意犯错,也许是伤害自己,也许是通过加装高冷来获取父母的关注。

通过去理解他人的每一个行为背后的人性诉求,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完整的完成诉求的达成过程,然后就可以反过来看看自己,我们自己的诉求,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去实现的呢?

不同类的人,实现诉求的方式会有所不同,这和他们的家庭有关,和他们的职业习惯有关,当然和他们的行为习惯息息相关。

而通过比较我们和他人的方式区别,就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

比如虚荣心,这是男人女人,我们和他们每个人都有的人性诉求,但是有钱人家的孩子出生他们就能轻而易举的通过买很多奢侈品来获得,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办法满足,于是就需要各种理由安慰自己,或者告诉自己那些奢侈品一点都没有用。

当然也有人会告诉自己虽然现在得不到,但是未来通过努力一样可以拿到。

这三类人对于虚荣心的表达方式,是我们统计出来的,但是反过来又可以看看自己,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虚荣心诉求的呢?

他人的人性,你都有,重要的不是有没有,而是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去达成这种人性诉求的?

还有没有更好的呢?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