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刀斋
读到雨果的诗,写在死去母亲的身侧,五岁的孩子嬉笑如常,并不曾察觉已永远失去妈妈。诗末有这样的句子:悲哀是一只果子,上帝不使它生在,太柔软的载不起它的枝上。
木心先生评说这是诗人心肠柔软而头脑冷冽,敏于体察。
我三岁时外婆故去,她最后的一段日子是在舅舅家养病,临终前也许人有所感,将底下几个年幼的外孙子女都叫到床前,嘱咐我们再唤她一声“外婆”。
实在是日久年深,我已少有关于外婆的记忆,却记得当年床前围着许多大人,在数道目光的环绕下被妈妈的手推着挪近外婆身前,我不知所以然却顺从地叫了一声“外婆”。
表哥也被大人携着手挨近,或许是病中外婆的模样让他觉得陌生,他倒缩回大人身后,始终没有喊出那一声,不知他后来会否感到某种遗憾。
那时候不感到任何悲哀,也察觉不到逝去背后的内涵。父母辈的痛苦向来不会剖露给子女,直到近些年我们已成人立业,他们才将情感上的依赖表露无遗——妈妈说她经常梦到外婆,二十多年了,一想到外婆,往往沉默着陷入我探知不到的过往中。
近来重温《请回答1988》,里面提及这样一句话:上帝不能无处不在,因此他创造了母亲。剧中有一幕正是成德善的父亲在黑夜里独坐喝酒,年幼丧母的崔泽知道他因为母亲去世而难过,于是过来安慰。
言语间德善爸爸问阿泽,什么时候最想念妈妈。阿泽的眼眶瞬间就湿红了,他说,每天。每天每天都想念妈妈。
原来至亲逝去的悲哀即便在幼年拙于显现,却并不意味着生者会将所有的记忆遗忘,只是等他们成长到足以体味痛苦的时刻,已敛眉屏目,不再宣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