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网络公开课与品牌效应

2024-12-09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因为好奇和内部排障学习,最近上了一些企业级软硬件产品的网课。比起如何使用软硬件,我觉得更有价值的是其利用网络公开课营造一种高大上气氛,并通过网课“免费”培养潜在使用者并且隐式宣传和推广产品。

网络课程进行产品推广:

  1. 网课有助于识别潜在用户。分两种,一种是用户主动搜索,网课能让潜在用户快速了解产品架构和使用方法,利于个人/家庭用户快速下单。另一种是推出新技术课程的广告,识别潜在学习者和未来消费者,学习者付钱获得知识和认证书,未来消费者则在有需求时优先想到此品牌。

  2. 即时传输。虚拟软件产品可即时传输至客户系统,且一般不允许退款,减少冲动消费客户因等待而产生的退款想法。

  3. 口碑效应。人类越熟悉一样工具越认同它的作用,进而认同产品的品牌。在未来,个人/家庭用户在更可能推荐此产品给朋友或公司。

  4. 减少培训成本。网络公开课的“证书”,从个人角度看是实力证明且增加职业竞争力,而在企业角度看则能减少培训成本,且因员工更熟悉而增加生产率。并且,人类有归因心理,“我一定是认可它,才会愿意付高价”。

  5. 开源即实力。网络公开课因为受众群体更大且不可预料,网课质量受到更多的反馈与监督。同时技术课程能直接反应讲师(企业员工)的技术实力,侧面展示企业的技术实力。

课程实验与内容设置

  1. 即开即用的虚拟实验室降低学习难度。技术类学习一般需要安装特定软件,这几乎是所有新手的学习痛点之一,而虚拟实验室则能立即将重点放在学习内容和实践上,提高学习和生产效率。

  2. 教学视频与文档内容设置适中,视频有助于快速理解原理,文档则适合查询实践和后续复习。

  3. 旁听选项并不会减少网课收入。乍看下去,企业会因学生不付费而丧失收入,实际上网络使得边际成本极低。制作网课成本固定,但传输网课则几乎不需任何成本,电子证书也能让程序自动生成。但即使是旁听,学生仍会因课程/知识的高质量而认可其品牌,且更可能在未来消费同品牌的其他产品。并且,在品牌推出收费课程时,学生更加倾向选择认可品牌的网课。

软件产品设置与生态链构建

  1. 图形界面减少学习难度。使用者不需要记住特定指令,仅需记住大致需求则可按图索骥,直观易用。

  2. 命令行系统快速排障。命令行系统能快速过滤信息,且更快速显示日志信息,进而定位问题。纯键盘操作减少转换鼠标操作和多次点击的时间,更快速地解决问题。

  3. 国外视频设置国内存储点,减少加载时间。有实验证明,加载时间大于三秒时大多用户会关闭视频,所以有必要就近设置存储点。例如,目前edx.org视频暂存在学堂在线,学堂在线则利用百度云加速,百度云再与edx连接。 (图网速慢时出现的)

  4. “虚拟”电子经济/数据是靠实体支撑的。网络需要路由器和交换机,效果显示需要显示屏,操作处理需要处理器,各种云需要云调度和存储平台。任何一个软件产品其实也需要注重硬件平台扩展和使用。

  5. 完整软硬件解决方案增加迁移难度和沉没成本。目前发展最好的平台是从硬件底层构建到软件顶层,不仅是生态链,更是整个软硬件解决方案。因其软硬件平台的完整性,企业事务部署后产生依赖和巨大的沉没成本,迁移难度大。
    例如,微软近来推出面向高端用户的笔记本/平板(硬件),这些PC上加载windows系统(个人或家庭使用的软件),而商业工作上则有完整的office365软件生态链(工作软件),因员工熟悉产品且减少培训成本,企业更愿意部署此品牌的服务器(软硬件平台/云)。经年累月,这些平台上产生众多微软文档格式的个人和企业数据,员工也熟练使用其生态链上特有的工作/生产工具。注意其生态链完整性能产生特有的格式数据和生产工具,这些不与其他平台兼容,平台迁移可能损失部分数据,减少一段生产时间,增加重新培训成本,等等。从小方面看个人使用情况也是一样的,苹果PC/移动端与IOS同理,谷歌则是Android与google play平台。
    我思考了下,亚马逊倒是不太一样,硬件/操作系统暂时还没占到主流,但是云平台架构十分强大。

  6. 生态链与马太效应。软件依附于特定硬件/操作系统,其他公司/品牌的开发者也会开发针对主流平台的应用,这同时加强了第五点提到的迁移难度。越主流-->越多针对其开发的应用-->更加主流。


2018.8.4

注释:
加载时间影响收益:在杜克大学数据分析专项课程提到,随便搜索这个关键词就有很多信息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