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帝朱棣大概是一个喜欢大臣们说话和声细语的人。或者说,他认为在他面前说话声调太高,是对皇权、对皇帝的不尊重。
有个说话声音分贝特别高的臣子陈谔,因此被朱棣当玩偶一样怼怒了好几回。
大声秀才陈谔(网络资料图)作为一个南方人,声音高亢确实也是比较奇怪。毕竟就刻板印象而言,可能西北汉子的声音多粗犷。可是作为广东人番禺人的陈谔,天生的大嗓门差点成了置其于死地的命门。
陈锷这个人很死心眼,谁要是干了违纪乱法的事儿,他知道了必定要跟皇帝参上一本。上言奏事的时候,声如洪钟,朱棣嫌他聒噪,很烦他,就下了一道历史上十分无厘头的命令:让陈谔饿几天,不许吃饭。几天之后,再看看效果。没想到,饿得了陈谔,饿不了他的声音。他饿完了回来上朝奏事照样声音朗朗,跟开了个大音量的语音机一样。朱棣叹服,说这是个“大声秀才”啊!后来每次见陈谔,也不称呼陈爱卿或者陈谔,而是直接称之为“大声秀才”。
大声秀才陈谔很能惹麻烦。有次上书言事,言辞有点激烈,直接顶撞了朱棣。朱棣很恼火,你说话那么大声已经够烦了。这么大声跟我吵,我在文武百官面前不要面子啊。你胆子那么肥,老子让你好看。于是盛怒之下,命“坎瘗奉天门,露其首”。啥意思呢,就是说命人在奉天门那里挖了个土坑,把陈谔丢进去,然后身子都埋在土里,仅露出个脑袋。这招玩得够大的,让人一下就想到了被压在五指山下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朱棣这招基本上是要陈谔死的,而且还是带有羞辱性质的。可见大声秀才确实是把皇帝惹毛了。就这样,过了七天七夜,不吃不喝,只能靠呼吸空气的陈谔,还是活了下来。这体质真是杠杠的。朱棣得知他还没死,心想这家伙嗓门大,饿不死,这肯定是天意,就把他赦免了。还给他官复原职。
照理说,一般人被皇帝惩罚几天不吃饭,又埋在地下几天,能苟且偷生就苟且偷生过日子得了。可陈谔这人很轴,心眼很实。他好了伤疤忘了疼。不久他又在言事的时候把朱棣给得罪了。看来陈锷有点死脑筋,不太讲究语言艺术。朱棣这次罚他去修建象房。以前,这种惩罚是可以雇人代役的。可是陈谔两袖清风,根本没钱请人去代役,所以只能自己亲自上阵。穷官也伤不起啊。也是有趣,不知道永乐帝是怎么想的,有次跑到了象房溜达,看到一个面孔貌似很脸熟,就问,你是谁啊?可能是陈锷搞得灰头土面,皇帝一时间没能认出来。陈谔拜伏在地说,我就是那个被您罚来建象房的大声秀才。朱棣心软了,觉得陈谔这人也就声音大了点,讲话难听了点,心眼实了点,算了,又下诏给他官复原职了。
这倒不是陈谔最后一次被皇帝耍着玩。后来他还当过府尹、按察使(三品)等管,在当按察使期间又因为受到牵连,被降职。朱棣对陈锷估计是忘不了的,几次怼这个大声秀才,也是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