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新闻回放
北京时间8月7日,在里约奥运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孙杨以微弱劣势失利。赛后,外媒披露称,霍顿曾在预赛结束后攻击孙杨是“禁药骗子”,这不光让中国网友愤怒,也让全球媒体哗然。
而霍顿夺冠后向本国媒体披露,对孙杨的攻击并非图一时之快,而是蓄谋已久,就为扰乱孙杨心神。霍顿说:“这么做(攻击孙杨),我事先就想好了,我不过是偷师于约翰•伯特兰击败美国的方式,他把美国称为‘小红船’,这样就能摆脱压力,这是为啥这些话会脱口而出。”(凤凰体育报道)
里约奥运已经开幕,因为各种原因,今年的奥运关注度,直到现在开始在逐步恢复往年的热情,也可能是这样的原因,今年的奥运一直在引发人们的思考——奥运精神与奥运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奥林匹亚运动起源
公元前800年,以利斯国王伊菲托斯赋予了奥林匹亚运动的生命,并确定在运动会期间不得使用任何兵器——伊利期是古希腊圣殿所在地,它每时每刻都受神仙保护,是一个不可侵犯的地方。
由于古希腊人在运动会上对宙斯的崇尚由来以久,所以人们一般认为这个运动会的创始人是赫拉克勒斯或者伯罗朴素普。最初,优胜者的奖品可能是某些贵重物品,后来是根据阿波罗的神谕要求,仅授予优胜者一顶用橄榄枝编成的环形的花冠——它代表着古希腊人的思想情操。
随后,受冕的人和朋友们一道前去献祭,唱诗班唱诗:万岁,头戴凯旋冠冕的胜利者!万岁,伟大的赫拉克勒斯!万岁伊俄拉俄斯!万岁,两位崇高的战士!脱啦啦,万岁,胜利的英雄!
古希腊人眼里的运动会冠军简直超过古罗马的凯旋将军。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奥林匹克精神的源头是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希腊对人的体格力量与健康的崇尚是奥林匹克运动竞技比赛的基础。
古代奥林匹克神圣休战既是对和平的渴望,也体现出希腊人对神和自然的敬畏。在古代奥运会文化背景中,有一种坚定的信念,那就是极其重视个人价值,捍卫个人的独立性。
古代希腊奥林匹克运动的这些价值观念都已成为现代奥运的核心价值。用190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主教的话来说,那就是
参与比获胜更重要!
然而,如今的奥林匹克运动场上,却屡屡出现像霍顿这样素质的运动员,他们来到赛场,不是为了和平和公正的力量展现,而是为了冠军之名,施展各种欺世盗名之术,甚至挑战和谐平等,公平竞争的宗旨,使得神圣的赛事,难以露出灿烂而明亮的笑容。
在奥林匹克运动的赛场之外,流动着的情绪,也不再仅仅是对参赛者的敬仰和鼓励,却不断地多了些对失利者的谩骂和诋毁,看奥林匹克运动赛事,也在慢慢变成了一种情绪的娱乐消费,而难以再现对人类体能和精神强劲极限的崇拜,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倍增信心的力量。
甚至还有人无知地辩称:“奥运会的比赛与角斗士的决斗,不都是一样的吗?”
不!绝对不一样!
奥运会的比赛是人类文明的神圣之举,充满了尊重和荣耀;而角斗士决斗是所谓权贵们对奴隶,对囚犯人格尊严的无端侵犯,角斗士内心填满的是痛苦和无奈!
面对今天的奥运场内外,我真心提示我们的父母:我们急需对我们的孩子宣讲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了,我们需要向孩子们宣扬自古以来,最为文明的文化精神选择——
崇尚和平和力量!
而不是崇尚冠军和竞争!
奥林匹克的价值,是鼓励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相信自己的身体和力量,拓展我们的体能和勇气,尊重公平的规则,致敬伟大的胜利,促进相互友善的沟通和学习。让我们永远遵循:因为奥林匹克,我们都是真诚的朋友!因为奥林匹克,我们都会更加努力!
奥林匹克的价值,还在于鼓励我们从小热爱运动,增强自信,不畏艰难,坚韧意志。并在一次次的运动比赛中,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主动接受挫折教育和逆商训练,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植入——勤奋自我,成就理想——的人生信念。
千万不要把运动单单看成是一项谋生的职业;不要把获得冠军,看成是人生巅峰的成就;不要把奥运会,看成是某个国家和民族兴盛的气节……
奥林匹克,就是一个人类追求和平和力量的文明聚会,是人类赞美自我能力和精神价值的论坛。当我们远离了这个宗旨的时候,我们就本末倒置了奥林匹克的精神和价值。
奥林匹克鼓励每一个人都参与期间,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在奥运会的赛场上。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如果我们能从今天奥运会观赛之时起,就鼓励和带领我们的孩子开始早起运动,享受运动,挑战【更高,更快,更强】,那么我们就已经参与到了奥林匹克的运动之中,就沐浴在了奥林匹克的光辉之下,我们和孩子们就一起开始了强健的奥林匹克生命之旅!
随着里约奥运会的开启,聊爸查询了一些资料,并核对了部分内容,将我们的家庭运动教育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做一个简约的比较,以帮助我的爸爸妈妈更全面地来理解家庭运动教育对孩子未来生活的影响。
0-3岁
几乎没有差别,所有的孩子都是在父母极富耐心地协助下,完成抬头,转身,翻爬,站立,行走,跑跳,踢……的一系列的基本运动能力的建立上。
3-7岁
我们的孩子基本上都上幼儿园了,并参加各种早教机构的智能训练和表演活动,大部分都是在室内、被确定为安全无误的【人造教学】环境中进行。甚至还有很多的家长已经开始让孩子提前进入了学前班的学习进程。
而此时欧美家庭的父母,正在积极热情地组织各种外出活动,带着孩子出去打球、跑步、骑车、登山、游泳等。在他们看来,运动对于孩子来说是必须的功课,完全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
7-12岁
我们的孩子开始进入到了真正的社会竞争性生活状态,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几乎填满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时间。
虽然也有一些兴趣班与运动相关,比如乒乓球、篮球,田径等集训班,但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或者学生,大部分都是奔着出比赛成绩去的,很多基本功的训练,已经是完全的职业化,使得这些运动难以成为孩子的自由享受,而是极具竞技功能化了。
所以,有很多的孩子学着学着,就哭着闹着离开了!坚持的,几乎都成了未来的运动健将。
而在欧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几乎每天都要去打球、酷跑,或者去健身房,发育较早的孩子甚至已经开始力量和爆发力的训练了。他们对自我体能的潜力激活,具有很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他们非常崇尚个人体能的强壮。
绝大部分欧美的父母认为:宁愿孩子没有聪明的大脑,也必须有强壮的体魄!
12-15岁
欧美的大部分孩子无论男女,已经习惯了每天的较大运动量,身体也基本上已经开始显现较为明显的紧实肌肉线条。
而我们的孩子正处于高强度的第一次人生冲刺阶段——中考!因此,常常会出现一种在欧美孩子来说,很难理解的抱怨情绪——为什么还要多加跑一圈500米?累死了!
15-18岁
我们的孩子开始进入人生最艰难的苦读时期——准备考高!我们父母也开始进入了陪读陪考阶段,运动在这里是能少则少,作业是能多则多,熬夜已经开始逐步成为孩子们的不得已选择,我们的大部分家庭也已经开始增加了一项特殊的开支——配近视镜。
而此时欧美的孩子,已经进入到 全面肌肉和力量的运动训练,打球和健身几乎是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内容,他们的生命正在用最积极的方式,迎接着自己生长发育的最高峰期。
大学和入职之后
我们的很多孩子经历了艰苦的高考,习惯了室内的读书和游戏,【宅男腐女】估计是我们中国很著名的生活现状词汇,所以,我曾在很多大城市的CBD参加或观战爬高楼比赛时,看到欧美人,更兴奋和热情地像过快乐的节日一样,换上运动装备,摩拳擦掌状;我们的孩子,优雅的办公室年轻人,很多都是带着微笑,羞涩,依然穿着皮鞋,甚至高跟鞋,等待着开始的号令……
也许很多年过去了,现在很多关于年轻人运动的状态也变化了,但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否真正地开始重视家庭的运动教育了?我们的父母自己最清楚哦!
加油!里约奥运会开的不容易,因为没有富足的财力支持,但依然浓重地认真地开幕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价值传承得不容易,因为现代商业和国际形势的多变,但奥林匹克的文明,依然会被传承下来,谁传承到了,谁就是真正的人生冠军——
在人生的旅途上
一直头顶着
用橄榄枝编成的
环形的花冠
前行
加入《聊爸》家庭教育志愿者团队,可以获得更多专业的指导和培训,申请者请加管理员伯约先生微信:139 2887 5330(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