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点评文章     二 、如何对诗歌进行学习点评

2024-12-09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如何点评文章     二 、如何对诗歌进行学习点评

      诗歌,是从民间文学发展而来。我们平时点评学习的是常见的现代自由体新诗,由于自己不善于创作诗歌,学识非常有限,现在把我对于诗歌的一点粗浅认识谈谈,请大家批评指正!

      诗歌展示给我们的主要有画面、思想感情和意境三大部分!

    学习点评也主要先从这三方面入手:

  一、作者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画面是否美?美在哪里?

    毛主席对陈毅说过“是诗歌要有形象思维”。 诗歌描写的景致就会形成画面!

    例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一幅绚烂秋色图展现在眼前!

    “替儿再擦擦鞋,为儿再缝缝扣”—儿行千里  慈母的画面跃然纸上!

    先解读出诗歌的画面,完成了对诗歌学习的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杰出的诗人特别注意声音和色彩!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二、从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设想作品的感情发展基调。看是否与自己的感情形成共鸣。是否与自己的情绪走向一致。诗歌是否为我们注入了激情!   

      有的诗歌写情,有的是写景,有的写情景交融,诗人并不常常直接写出他的思想感情,在多数情况下,总是把感情寄托在景色上,所以写景。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景色最终是为作品的思想感情服务的,有的呈现了和景色一致的感情,有的则急转直下,反衬了感情的急转直下。

    如: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三、感受诗人带给我们的思考与意境

  1、立意是否高?

    诗歌的立意高要求站在时代潮头,有强烈的时代精神。

    代表作品有《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

2、立意是否深?

  立意深,要求对作品的主题挖掘深!

  “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立意是否新?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天若有情天亦老”是唐代李贺的诗句,主席用在了这里,完全赋予了新的意义!

    其他三部分为前三部份的拓展项目

  四、从诗歌的形式入手,从以下几个小点展开:

  1、语言风格 

  准确、鲜明、生动、简练、传神

  2、节奏、韵律

      现代诗也不该自由发挥,不考虑音韵,合辙押韵是诗歌的基本特征。

    写出来诗歌是要朗读的,演唱的,如果失去了节奏和音韵,不会朗朗上口,只能索然无味!

  3、修辞、排列

      经常见到一些初学诗歌的作者在写《七律》的过程中,没有对仗,您那不是七律,只是七言而已。

    这首诗歌里面的常用修辞手法有哪些?

    夸张: 例如:“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对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4、章法与组织结构

      刚刚阅读欣赏诗歌的人,读不懂诗歌的来龙去脉,因为诗具有很强的跳跃性。因此,对于诗歌的章法结构,更要细细地体会其层次!

      如《义勇军进行曲》,大家可以仔细研究国歌结构的层层递进!

  五、从诗歌的分类入手

    抒情诗,叙事诗?散文诗?

  六、诗歌的风格

    豪放还是婉约

      最后,还是引用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提末定草.七》

      说“世间有所谓的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说是无碍吧!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本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很容易近乎说梦的。”

      为避免说梦话,最后笔者认为学习点评诗歌应该强调最关键的三点:(三个避免)

  1、从整体上看全篇诗歌,不能孤立片面的切换一个画面。

  避免:以偏概全。

  2、考虑作者本人的思想感受,经历体会。

  避免:穿凿附会。

  3、全面考虑作者的时代背景!

    避免:一叶知秋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