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解读《翻转式学习》| 拉塞尔·阿克夫 & 丹尼尔·格林伯

2024-12-07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一:本书的思维导图---来自摩西老师

Paste_Image.png

二:六个方面认识“翻转式学习”

  • 工业化时代,学生被视为等待加工的原材料,然后把他们变成就业市场上有销路的产品;
  • 教育的目的不是教,而是学,学比教更重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力;
  • 学习内容从低到高分为五个级别:
    • 数据、信息、知识、理解---效能(如何正确地做事)
    • 智慧---效果(如何做正确的事)
  • 如果想维持一种长期动力,灌输和引导都是糟糕的工具;教育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基础设施和使用的便利性;
  • 考试无法衡量工作能力。考试是找到规定好的解决方案,而不是解决问题能力,但是现实生活中要求的是找到解决问题的任何资源;
  • 没有必要划分学科,教育应该是探索各种体验之间的广泛联系,让学生欣然接受学到的内容之间会有新联系;

三:一个人的终身学习规划

  • 学龄前:最集中、全面的学习,允许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和步伐去应对他们接触到的人和物;
  • 幼儿园~中学:学生们都在学习,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学习”,学生和老师没有区分,人人都可以学习,人人都可以教;
  • 大学阶段:继续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培养学习力;
  • 研究生阶段:培养善于实践之人,为各行各业培养合格的从业者,获得职业入门所需要的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
  • 工作~退休:新旧知识快速更替,工作甚至是退休之后也要继续学习;

四:思考和感悟

如果未来教育的改革能把高考选拔人才制度改变下就好了。从初中到高中阶段,不分科,所有科目都学习,分成选修课和必修课;高考考试则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参与考试。这样的制度如果执行的话有很多好处:

  • 高中不分文理科,能让学生们均衡地学习文理科,对于青年人文理科思维的培养很有帮助;此外对于学科间的一些常识在高中阶段能普遍了解。
  • 对于偏科的学生来说可以相对减轻些压力;
  • 高考选择自己最擅长的科目参加考试可以让学生们在高中阶段就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力,避免了中国应试教育所传授的“短板意识”;还有一点好处是高考填写志愿时目标清晰明确。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