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你是焦虑情绪or焦虑症?

2024-12-12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广泛性焦虑障碍也叫焦虑症、焦虑性疾病,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提心吊胆,没有客观明确的担心事物;而焦虑情绪相反,虽然也有担心紧张,但往往有确定的担心对象。

在石器时代,为了生存,人们要时刻保持担忧和警觉,以保护自己。于是,在上百万年的进化中,适度的焦虑情绪提高了我们探测环境中威胁的能力,是我们祖传的生存本能。有时候焦虑情绪不仅会让人紧张、担忧、恐惧、烦躁、不安,还会伴有像气短、胸闷、口干、出汗等生理反应。

而焦虑症会让人生成不合理的自我批判,丧失行动的目标和信心,至少会持续六个月以上。同时,焦虑情绪虽也会影响思维,但也只有一阵子的时间。

焦虑就像是感冒,具有反反复复的特点,人们只能缓解而不能消灭它。只要人们积极调整、主动行动,是可以有效减少焦虑感的。适度的焦虑就是好的情绪,它能够促使人们进步。

来看一个案例:

小鹏报名了教师资格证的笔试,一想到要是考不及格,他就很烦躁,没心情看书。因为这个证除了笔试还要面试,笔试过不了,那他距离拿证感到遥遥无期。现在可怕的是,现在他的头发大把大把地掉。而且,脾气也没有那么好了,睡觉也睡不踏实。

没错。像小鹏那样只是在考试复习期间才产生的焦虑,就是一种焦虑情绪而不是焦虑症。但考试结束之后,身心不适感继续存在且维持六个月以上,那就需要好好对待了。

其实,由于人类本性使然,我们天生就是一个具备担忧或适度焦虑心理的人。

有的人只是焦虑情绪,就以为自己得了焦虑症;而有的已经发展为病症了却还没意识到,这是异常危险的。

所以,想要缓解焦虑情绪,改善我们的生活状态,分清楚这两者是非常关键重要的一步。

再来看一个案例:

阿婷大学毕业后,就独自南下到深圳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了,现在是一名运营leader。

工作两年以来,她发现了自己身体的异常,比如常常头晕、肌肉酸痛。虽然她多次去医院求医,但医生给她的答复说这只不过是精神紧张,身体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

起初,她也以为是自己压力太大,等工作轻松了,精神和身体的不适自然会减轻的。可事实上,在休假时,不适感依然如影随形。不仅如此,她总是莫名害怕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阿婷说:

“就算我的运营方案获得boss的认可了,我还是会担心深夜被叫起来改方案,脑子根本停不下来,每时每刻都在想着要怎么优化运营才能吸引更多的用户,留住他们。”

“房价一直居高不下,我要怎么做才能在深圳买房。我还担心父母自己在老家会不会出什么事,有没有好好吃饭,天气凉了有没有添衣服……”

“天天起床一睁开眼就在想这想那,吃饭想、上洗手间想、甚至走路时也不停休。我……没有一刻是好过的,却还要假装快乐。”

阿婷还说,“追求完美没有错,折磨我的是努力的结果跟预期的目标有落差,才让我觉得自己失败,我那么努力却还是一无所获的感觉实在太糟糕,这说明我真的很没用。”

“其实这种感觉从我初三时就有了,那时为了让我爸妈有面子,我拼命学习拿全校第一。就是没想到,那种压力焦虑从最初的享受变成如今的负累,我现在连喘口气都觉得困难。”

要想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要从改变认知开始,这样才能形成正循环。

就比如小鹏最初不是过于关注不可控的考试结果,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到复习过程(认知)的话,那他就能在复习过程中得知自

从而着手去解决问题(行动),在攻克这些目标之后收获了成就感(情绪),这就是正确认知带来的正效益。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