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中的点点光
图片来自花瓣网家里人有个不是很“环保”的习惯,晚上出门后,就算家里没人,我们也会留一盏灯,客厅的白炽灯,总是保持通亮。只要有人还没回家,客厅的灯就会一直亮着。也是因为这样,以前晚上出去玩,多晚回家都不会觉得害怕,因为家里有盏灯,一直为出门在外的人亮着。
这个小小的“坏习惯”到现在还跟着我。在外租房的日子,每每走到楼下,我总会抬头望一望家里的灯是否亮着。一般都是室友先下班到家,进门前喊一声室友的名字,告知我到家了,内心总会异常的高兴。冬天来临,下班时天都黑了,有时候室友加班还未到家,进门开灯前,黑暗的家多多少少让我不太适应。晚上有事出门,我仍旧喜欢不关客厅的灯,不管回家时有没有人,拥有光亮的房子,在我看来,似乎增添了些许的温暖。
记得当初找室友时,我列了一堆的“条件”,在微博上发布消息时,有许多人评论,我的要求太过于理想化。所谓的理想化,是因为我不只是在找室友,更多的是在找相处得来的朋友。但在很多人眼里,所租的房子不过只是下班后一个休息的地方,室友之间,隔着“厚厚的墙”。
毕业后,远离家人,告别以往的朋友,在没有亲近的人在身边的地方,“孤单”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合租,会因为一些事情上的不合拍而小有分歧,却也因为有人一起而增添了很多色彩。我们一起聊着上班时的所见所闻,开开玩笑,吐吐槽,也不至于太孤寂。
那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图片来自花瓣网初中开始在外面读书,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离开家,坐在去往漳州的车上,感觉所有一切如同梦境,从此以后,在外面的日子多过在家里。
初一时的第一个月假,满心欢喜地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却莫名地有着“陌生”的感觉。这还是“家”吗?究竟什么是家?那个我生于此,长与此的地方,如今一年待在那的所有时间加起来却不过只有4个月,我的爸爸妈妈,我的亲戚朋友们,这些家人,以后见面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
很多事情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爸爸因为辛苦挣钱养家,头上的白发渐渐多了,皮肤又晒黑了,也比之前瘦了;妈妈的嫌弃比我一直在家的时候少了,更多的表现出了对我的关怀,每天变着花样地准备我爱吃的饭菜,买来一堆的炖品;再也没和弟弟打过架了,跟他的沟通和玩笑渐渐多了,他的身高从只够到我的胸前变成到我眉毛,而今变成我只到他胸前。
很多事情却始终如常
爸爸仍旧那么忙碌,依旧沉默寡言;妈妈依旧担心我没吃好,不会照顾自己的身体;弟弟在周记本里写着:“今天是很开心的一天,因为我姐姐就要从漳州回来了”;记性不好的爷爷会问妈妈,我怎么那么久还不放假,好久没看到我了;奶奶说:“今晚留在这里跟我睡吧,你已经很久没在这过夜了”……
渐渐明白,居住的地方叫房子,有家人的地方叫做“家”。
那说不出的味道
图片来自花瓣网下班回家的路上,时常闻到别人家厨房传出阵阵似有若无的熟悉的味道,仿佛在哪闻过却又叫不出名字。
自己做饭有很多好处,不必再听妈妈唠叨这个上火那个伤胃,好吃的不必留给还没吃的人,不用再跟弟弟抢。可以想吃什么就做什么,想吃多少就买多少。却也总是买多煮多,最后吃不完倒掉一大半,吃不下的食物更没有别人帮你清空。
那天回来,突然希望自己,下班回家能够吃上妈妈煮的饭菜,怀念家里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