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的什么功能对学习最有帮助?知乎上有这样一个点赞很高的神回复:关机!
哈哈,是不是为答主的机智点赞?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产品的普及,手机正一点一点占用我们的时间,入侵我们的生活,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同时,我们似乎又对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深恶痛绝,因为越依赖手机的人,受手机影响越大。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可是,真的都是手机的错吗?
图片源于网络01
过春节的时候,我妹开始教我妈用微信,结果我妈瞬间成了手机党,以前出门不爱带手机的她,现在也经常到有网的地方蹭网,而且,经常在朋友圈和我们共同的群发一些祝福的链接,传播一些“什么不能吃、再不点开就删除了”之类的谣言,让人烦不胜烦。
之前我姨也是经常三更半夜的给我们发东西,后来我妹不堪骚扰,只有一到晚上就把我姨的微信屏蔽。
似乎这一切都是手机惹的祸。
可是,真的是吗?
我想起了一些社会现象:老年人买一些民间理财被骗走半生积蓄、老年人购买很多无用的保健品、老年人相信一些偏方可以治疗某种疾病......老年人为什么那么好骗呢?
这些现象的背后,有着让人心酸的真相:因为他们空虚。
是啊,现在太多的空巢老人,子女大都在外地,一些在本地的子女,也忙于工作和事业,根本无暇关注老人的内心世界。
他们忙碌大半辈子,忽然闲了下来,除了时间无处消磨,更多的是内心有一种不被重视的孤独感,以及与社会脱节的无力感,还有一些对越来越老的未来的恐慌。
所以当他们遇到那些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当他们从工作人员的热情里得到了年轻时被重视的感觉,以及以为获得了可以增加养老财富、不给子女添麻烦的捷径,便急切的想证明自己,而忽略了有可能是陷阱。
所以他们沉迷于手机,是为了不落后于时代,不想让自己与子女的距离越拉越远,他们想通过发一些他们认为好的东西,来与子女沟通。
我们,是不是应该鼓励、帮助父母多用手机呢?
图片源于网络02
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冬冬和小茗同学差不多大,要说差不多的孩子在一起玩儿,应该很合拍,但是这孩子很闹腾,每次我们聚会的时候,冬冬玩什么都不能专注,唯有玩他妈妈的手机游戏可以不分心。其他玩具都不爱玩儿,一离开手机或ipad就特别狂躁,不停的围着他妈妈转来转去。
看着小茗同学和他姐姐玩儿的很专注,根本不需要大人管,冬妈很是羡慕,不停的夸我们家两个孩子省事,问我们怎么教育的?
其实孩子的习惯无非是受父母的影响,要看你在孩子面前给手机的定位。
小茗同学小的时候,他也对我的手机也感兴趣过一段时间,但我每次看的都是一些文字类的东西,连图片都少,我告诉他是在看书,他翻看几下,发现确实是他不认识的文字,便不再感兴趣。
再后来,他自己玩儿或者写作业时,我也会拿手机看,他默认我是在看书,习以为常并不好奇。
在小茗同学的眼里,我的手机是通信工具、是阅读的工具、是听书听音乐的工具、还是上网为他查阅问题答疑解惑的工具。
是的,是工具,不是玩具,所以他觉得手机没有积木好玩儿,没有橡皮泥好玩儿,没有过家家好玩儿。
所以有的孩子对手机依赖,父母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图片源于网络
03
有这样一个段子:“中国人平均每天摸手机150次。”
“谁说的?明明就是一次,早上拿起,晚上放下。”
确实,手机使用频繁,使用时间长、依赖程度大是现在很多低头族们的通病,接踵而致的是手机对身体的伤害,对眼睛、对颈椎、对睡眠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同时,不停的刷微博、刷朋友圈很浪费时间,碎片化阅读也会影响深度思考的能力。往往我们发现刷了一圈下来半个小时就没了,再回想自己似乎没有任何收获,可是不刷又害怕错过了精彩。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其实,盲目的看一些社交圈,过度的关注别人的生活,是内心空虚的一种外在反应。因为自己没有计划,没有目标,所以才会漫无目的的不停的刷朋友圈。
然后一天天的虚度了,又反过来怪手机。手机何罪之有?有人用刀切菜,有人用刀杀人,功过在人而不在刀。
说到解决对手机的依赖症,提高自制力,列计划,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生活上,科学合理的使用手机,才是解决之道。
图片源于网络04
手机等电子产品是社会进步的产物,是获取知识和社会资源的有效工具,听书、上网查资料、看电影、购物、各种社交软件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手机正面的功能数不胜数。
我最赞的还要属手机的拍照摄像功能了。平时生活中有什么稍纵即逝的场景,可以迅速的拿手机拍下来,出行在外也可以拍下一些点滴与朋友分享,真正做到了天涯若比邻。
再遇到老人摔倒等问题,犹豫扶不扶的时候,可以摄像为证,既成全了善心又能保护自己。
蔡康永说过这样一段话:
鸡生蛋,鸡也拉屎,但你肯定只吃蛋,不吃屎的,对鸡如此,对人亦然。每个出色的人,都會生蛋,也會拉屎,例如他很会开公司,那你就买他家股票来赚钱,至于他乱說話,你就不用学。你最要紧是多吃鸡蛋,少理鸡屎,吸取营养,壮大自己。很多人放着蛋不吃,整天追究屎,难道你靠吃屎能变壮大?
对物品的依赖也是这样,任何东西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合理的利用物品来为我们服务,而不能成为物品的奴隶。
(小茗同学是笔者的孩子,五岁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