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观想的艰难——六世达赖的诗(十八)

2024-12-09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网友提供

【于道泉】

我默想喇嘛的脸儿,

心中却不能显现。

我不想爱人的脸儿,

心中却清楚的看见。

【曾缄】

入定修观法眼开,启求三宝降灵台。

观中诸圣何曾见,不请情人却自来。

【刘希武】

我念喇嘛容,百思不能记,

我不念情人,分明入梦寐。

观想是佛教里面修行者常做的一种功课。修行者集中心念观想一个对象,藉此去除欲念妄念,体验佛法,帮助修行。

佛教《无量寿经》叙述释迦牟尼佛在婆娑罗宫为信众讲述观想阿弥陀佛的身相和极乐净土庄严的十六种观想方法(即十六观)。十六观为:(1)日观,(2)水观,(3)地想观(地观),(4)宝树观,(5)宝池观,(6)宝楼观,(7)华座观,(8)像观,(9)真身观,(10)观音观,(11)势至观,(12)普观,(13)杂想观。(14)上辈观、(15)中辈观、(16)下辈观。

六世这首诗记录的是自己在观想时所遇的困难情形。

若在尘俗的角度来看,浓烈的爱情似乎从来不由人做主。不招也来,挥之不去。清风明月苦相思,爱情的势力广大,能量无比,在人间横行所向披靡,一介凡人,似乎怎样也无法无力对抗爱情。

若从佛教的层面理解,息心止欲,向来艰难。即使尊如活佛,在修行的路上也要克服重重阻碍和困难。比如眼下,就有一个幻相虚相出现在观想者的眼前,不打破眼前的幻相,就不能见到心中的正相,自然也无法获得无上正等正觉。

六世用形象的文字忠实诚恳地记录下自己修行的艰难,对于后来的修行者与信众,是很好的点拨与接引。

于本不偏不倚,维持了原诗的旨意。

曾本和刘本,应该是在佛门之外理解本诗,译诗倾向于爱情,表述为热恋中的相思。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