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红春
题记——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辈和祖辈,也用于寻找我母亲从未谋面的亲生父亲和他的家人。谨以此文祭奠抗日老兵、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集团军新编四十四师军需官、四川忠县南山人氏、我外公刘文山的英魂。
我的父亲我歙县坤沙王氏家族世居歙西潜口乡坤沙村,世代以业儒和行医卖药为生。因为我们徽州地区,田狭人稠,俗语有云:“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十四,往外一丢。”为生计所迫,大多数的徽州男人都是要小小年纪出门学生意的。听父亲的讲述,曾祖父没有怎么出过远门,一直在老家当私塾老师和行医。我祖父雨亭因为家里人的宠爱十五岁才出门,就去武汉的大美绸缎庄做采购和销售。祖父很老实,所以很得老板信任,老板好像是祖父的同学之一,也是老乡,休宁人。只是祖父在哪求的学,我就弄不清了。祖父曾携带金条坐着飞机从重庆飞到汉口去进货,这是父亲每每在我们子孙辈面前提及的光荣事哦。我觉得一面是严厉一面是孩子气的祖父很勇敢啊。
父亲名唤衍夔,十岁的时候和美娟祖母一起,坐汽车到上海,再购船票顺长江而上去重庆,去投奔出门多年在一家绸缎馆做采购和销售的祖父雨亭,时间是1948年,尚未解放。美娟祖母因长期在家操持家务,不幸患上气喘病,本想去治疗,却被未经皮试的青霉素针给害苦了。
同年四月,母亲陈氏立仙在徽州出生了。我的亲外祖父是四川忠县(现归重庆市管辖)人氏,还是个军人,但母亲从出生后从没有机会见过他一面。经向今年已八旬,收养母亲家的小外祖母鲍氏颐娟打听,以及母亲的回忆,我将亲外祖父自忠县到歙县的人生履历大致拼凑了起来。
抗战期间,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集团军新编四十四师驻扎徽州歙县。我亲外祖父就供职于该师的军需处。他姓刘,大名刘文山(也可能是刘民山),诨名刘小牛,就在县城大北街认识了我的亲外婆,两人相爱,于1948年4月生下了我母亲。来自四川的亲外公怎么会到万里之外的皖南来呢?原来他十八岁时就从四川忠县南山下山来参加刘湘将军的21军,誓师奉节县的夔门,从此戎马征尘全国各地打日本鬼子。刘湘将军病逝长沙后,21军改由唐式遵将军管辖划归第二十三集团军,驻防长江沿线,该师驻防歙县县城。亲外祖父的职务是军需官,管着整个师的军款军粮开支。听说某次战斗中为保护军款,一口气三枪杀了三个来抢军款的日本鬼子。抗战结束后,部队解散。亲外祖父可能没有退伍,1947年离开歙县,撤防回到重庆。解放后被忠县的妻子出卖,被认定为贪污军款而枪毙,葬在重庆的烈士陵园里,虽有军界同仁极力为其辩诬,认为他一在抗战中有累累军功,二他的行为对解放四川有功,但也未能够将外公救出生天。
亲外祖母是安徽歙县人,姓许氏,名幼仙。原住歙县大北街童子巷一栋古民居里,听说是歙南长垓人氏。母亲说,那时亲外祖父的部队驻防歙县县城(总部在原徽州师范学校),亲外祖母和他在大北街一户人家打麻将时认识的。母亲听人说当时大北街下街大半条街都是亲外祖父的产业,还给外祖母留下了三千个银元以抚养尚在腹中的母亲。没想到可怜的母亲成了遗腹子,亲外祖母因为没有工作,又未婚先孕,为了嫁人糊口还把我母亲给遗弃了。解放后,亲外祖父留下的这些钱和房子全都被亲外祖母用光和卖光了。童子巷的老房子后来也以三万元被卖给了县计量局拿来开雨伞厂,因租客纠纷,那栋古民居至今仍空置在哪里。当年可怜的母亲呱呱坠地才三天,就被扔在歙县新南街以前的城隍庙墙院门门背后。(注:外祖母的父亲和母亲,也就是母亲的亲外祖父和外祖母曾在这个城隍庙里供职,以前在长陔岭某村当过保长,后为这庙里的庙祝,亲外祖母是帮人处理丧事,兼在庙外摆香烟摊)。
幸好,刚出生三天的母亲被人捡了送到新南街十字街口陈家豆腐店,被大外婆程爱兰抚养长大。母亲40岁以后偷偷瞒着小外婆家和亲外祖母相认,我八岁那年春节还和母亲一起去童子巷去拜了年认了亲。母亲从40岁那年开始,一年三节一直供养着她亲生母亲,直到亲外祖母2005年过世,那年母亲都57岁了。或许亲外祖母沒有带着一丝遗憾走的吧,母亲还独自为她守了一天的灵。可怜我六十六岁的老母亲从来没见过自己的亲生父亲一面,也不知道自己的姓氏,不知道自己是谁家的孩子。苦于当时严酷的政治形势,陈家前后两任母亲忍辱负重,一口奶一瓢水一把米的把我母亲抚养长大,不肯对外界就她的身世吐露半分,熬过四清,熬过文革,还帮助母亲找到了工作,后来她才能安然退休。我永远记得那年母亲头一次带我去亲外祖母的老房子探望她,那时外祖母仍很美丽,很温暖,请我们吃了一顿暖暖的饭,还给了我一份五元钱的压岁钱。那是我童年里最大的一份压岁钱。我相信,外婆对我有些许的期待。可惜姐姐和她就从来没有过太多交集了。
再回头来讲父亲一家在重庆那边的情况,父亲在重庆和家人渡过愉快的四年,还添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弟。全国很快解放,1951年春节,父亲和祖父母,还有出生在重庆的小叔叔回到了徽州。如果不是为了当时留在家里的大叔叔和父亲的外公,或许他们就不会回老家了。绸缎庄在公私合营后解散,伙计们都拿到了银元形式的一笔遣散费。那时祖父已准备好了过年的东西,祖母也已准备去学做裁缝,打算定居,因为若留在当地,政府是可以安排工作的。祖母一是考虑到家里的亲人无依无靠,想念歙县老家的老父和二儿子,还有叶落归根之心,二是户口问题无法解决,最后还是决定放弃一切,回到歙县西乡的家,真的很佩服祖母的一片深情和意志笃定。春节前船票非常吃紧,祖父排队一买到票,一家人丢了一屋家具,小叔叔的尿布还挂在家门口晾衣架上,就匆匆辞别多年的同事和朋友离开重庆,祖母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父亲和小叔叔还有同事的女儿到照相馆合影留念。祖母想到银元不便携带,就熬了一大罐猪油再把遣散费全部装在油罐里避免沿途可能发生的盗窃,带回家做日后的生活费。
他们坐船顺江而下到了汉口,借住在父亲二族伯王子良家的“王慎记”大药店里。父亲最美好的记忆是临别时邻居大妈送的重庆风干肉,坐在轮船上饿了就撕肉条吃,甭提有多美味了。接着从汉口坐火车到芜湖,再从芜湖转坐煤炭车回家。可是祖父一家人并不会种田,虽有一点田地,生活快要陷入危机了,祖母要维持一家的生计确实非常吃力。无奈之下,祖母想到了回她自己出生地渔梁讨生活,帮祖父把工作关系调到了县人民医院的食堂,把父亲和叔叔们的户口调到县城渔梁街道,一家人租住到渔梁,自己采茶、卖油饼和粽子,总算能够糊口。父亲读到小学四年级就辍学帮助祖母干活养家了,两个叔叔后来也都读到初中毕业参加工作。
我想我家是一个典型的徽商移民家庭,也算是一个两代四川人和徽州人的跨省联姻家庭。勤劳进取,不畏艰难,眷念亲情,机智勇敢,顾全大局,这或许就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传承下来的好家风吧。感谢古老而广袤的徽州大地一直在滋养着我们的情怀,感谢吃苦耐劳、不屈不挠、重信用、讲信誉的徽骆驼精神至今仍旧在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作者简介:王红春,女,安徽歙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2013届古典文献学博士,自由撰稿人。自2013年10月起,在新浪博客创建了棠梨明代文献整理工作室这个明清文献资料共享平台。此平台不仅免费提供全国明代举人、进士及其家人基本信息的查询服务,还立足本人的地域优势,与本地的歙县档案馆等单位展开密切合作,免费提供徽州宗亲寻根问祖的咨询服务,而且积极参与徽州文书的抢救与保护工作,热烈期待同好的垂询和加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