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重读“对牛弹琴”

2024-12-09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典故原文:汉·牟融《理惑论》:“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dié)躞(xiè)而听。”(载于南朝·梁·僧佑《弘明集》)

    “对牛弹琴”这个故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曾经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牛蝇的叫声,以及失散的小牛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

    按照成语词典的权威解释和我以往的理解,“对牛弹琴”比喻说话不看对象,或对愚蠢的人讲深奥的道理。寓意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

    重读“对牛弹琴”这则故事以后,我认为原先对这个故事有点望文生义、断章取义了,对这个故事深刻的内涵理解的过于片面肤浅,深深品味之后我甚至对公明仪这位琴师还有一些敬意。我觉得教师应该从对牛弹琴中得到一些正面的启示和教益:

    一要迎难而上,坚持教育自信。世上有两件难事,一是把别人口袋的钱装到自己的口袋,二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教师从事的就是第二种难事。特别是对于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把他们教会,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为人父母者,肯定记得当初教孩子叫“爸爸、妈妈”费了多大的劲。教师如果面对一些天资平平,甚至有智力或品行有缺陷的孩子,认为教他们是对牛弹琴,从而过早放弃他们,对这些教育对象和他们的家人来说,那将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人们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虽然有点绝对化,但仔细想想也有些道理。公明仪先生通过模仿蚊虻之声、孤犊之鸣,都能打动一头吃草的牛。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采用一些特别的教育方法,都能让聋哑人开口说话,让盲人识字读书。教师面对耳聪目明的孩子,难道可以轻易放弃吗?教师只要用心,相信能够找到教好每个孩子的方法。但前提必须是相信自己,坚信我能。如果碰到难教的孩子,甚至蠢笨的孩子,就撒手不管,这样貌似智者聪明的选择(没有“对牛弹琴”),却有推卸责任的嫌疑。

    二要提高师能,坚持教学相长。作为琴师的公明仪,既会小儿科的简单摹声技能,如模仿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又会弹奏高雅的殿堂音乐、经典名曲,如《清角》之操。看到观众(吃草的牛)不买高雅音乐的账,他立即更换曲风,来一点通俗音乐,满足了牛的趣味。让这头牛很快进入了状态,竖起耳朵摆起尾巴,很是入戏。面对形形色色、个性各异的几十个孩子,教师既要有大多数孩子能够接受的教学方法,又要有适应不同天赋、秉性、喜好、缺陷学生的教学艺术。特别是面对信息时代教育对象的新特点、新状况,教师如果不与时俱进,不掌握一点破解教育难题的独门绝技,就不能够适应新的教育任务的挑战。比如,面对上网成瘾的孩子,这可是过去私塾老先生想都想不到的问题,而今天的教师可能会每天面对很多这样的孩子,如果教师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又不会用,那么这个难题就不能解决。而要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教师只有坚持终身学习,在工作实践中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才能以变应变,遂心应手。

    三要方法灵活,坚持因材施教。公明仪一开始对牛弹高雅音乐,是从自己(教育者)的以往经验做出的判断,忽视了牛(教育对象)的主观感受和兴趣喜好,忽视了学习主体的实际水平与接受能力,导致了教育失败。好在他及时总结原因,发现“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于是,急忙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选择适合教育对象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才取得了教学的成功。对教师来说,在教学中既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灌输和引导,同时又要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切实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突出实效性,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使教育内容入耳入脑入心,最终才能把自己的思想(课程标准的要求)装到孩子的脑袋里。

    四要科学探索,坚持锐意创新。成语故事是大家经过千百年的使用和继承,在实践中达成的共识,可以说是权威观点,我们一般都认可,从不会怀疑。例如说到对牛弹琴,我们首先都想到是个贬义词,认可其讽刺不看对象盲目施教的本意。但是如果我们精读了原文,特别是故事的后半段,知道了公明仪改进方法之后,牛很享受的事实。我们就可能避免偏听偏信,以讹传讹,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教育工作来说,更是如此。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如果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必定要失败。如果在实践中深入调查研究,充分摸清实情,立足实际,科学施教,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善于运用全面、辩证、历史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去伪存真,锐意创新,就能够洗尽铅华,探求到珍宝。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