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圣经前世今生】摩西和他的小伙伴们(四)

2024-12-06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西奈山,又名何烈山,不久之前摩西正是在这座山上承蒙了耶和华的召唤将同胞带出埃及,现如今轮到他前去复命了。

在山上,耶和华让摩西转告犹太人:“如果愿意服从并遵守我的旨意,那么从此你们就是我的特选子民。”成为特选子民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当这话通过长老传达到每个民众耳中时,所有人都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了起来,纷纷赌咒发誓从此唯耶和华马首是瞻。

在耶和华显圣之前,犹太人用了两天时间清洗自己,纯净心灵。待到第三日清晨,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地动山摇。在这般恶劣的天气中,摩西带着战战兢兢的民众立于山脚之下,看到了如火般熊熊燃烧的西奈山,期间有号角之声响彻苍穹。

在场的犹太难民哪里见识过这样恢弘的场景,于是全部匍匐在耶和华的威严下瑟瑟发抖,只得请求摩西代表自己与耶和华沟通。如此一来摩西就成了民众们认可的、神与选民之间的“中间人”,神向摩西直接发指令,再由摩西向民众们传达下去。

接下来,耶和华又对摩西详述典章,这即是规定日常生活所需遵循规则的“民事律”。比如:如何进行公正审判、如何惩治罪犯、如何照顾社会弱势群体、如何教导儿童等等。当然,也有涉及到人事关系的法则,比如: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主仆关系等。其中大多数法则都有普世性和永久性。在此期间其他人都只能在山下静静等候,违者皆死。

大致的规矩有了,可口说无凭,必须要有约书作为依据。当日摩西回来奋笔疾书一夜,总算赶在第二天清晨前将其写好,方才得以在立约仪式上宣读。他每读一句,百姓欢呼一声,暴雨般的掌声连绵不绝,“哈利路亚”之音此起彼伏(事实上,“哈利路亚”就是希伯来语中“让我们赞美耶和华”的音译)宣读完毕之后,摩西又将盛在盆中的牛血洒在众人身上。自此,约定,礼成。犹太人正式成为耶和华之属民,与之对应的,犹太人也只应尊崇耶和华为唯一的神。

约成了,但并不代表神的启示就此结束,事实上,大头还在后面。于是摩西又带着得力助手约书亚上了山,因为深知自己的同胞是怎样一帮乌合之众,临别之前,他殷殷嘱咐十二部长老要让民众谨言慎行,又将领导大权暂时托付与亚伦和户珥,即使这样,摩西走的时候还是一步三回头。而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摩西的预感,就在他聆听神约的四十天里,山下又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次耶和华将授予摩西的是律法第三部分,与宗教制度有关,包括建立敬拜制度,设立和建造会幕作为敬拜场所,规定祭司的职责和服饰,以及如何献祭,等等(私以为可以参照我国同时期西周的礼乐制度来理解,各种繁复的仪式实际上起到了联结社会的作用)。同时耶和华又将他的十条戒令刻在了两块石板之上,也被称为“法版”(大家可能会误解两块石板合起来是十诫,而事实上每一块石板都刻着完整的十条诫令,一方代表耶和华,另一方代表犹太人,就好像一式两份的合约一般)

但百姓见到摩西一去不回心中犯了嘀咕,饥寒交迫的时候大家喜欢怨天尤人,但吃饱喝足之后又容易东想西想。都说家不可一日无主,更何况这一百多万无所事事的流民呢?如果说刚开始只是一两个人的窃窃私语,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疑惑愈积郁多,摩西触怒耶和华被杀的谣言也传的有鼻子有眼起来,眼瞅着耶和华的垂怜即将不再,大家伙就决定把埃及人的神牛造出来祈祷一下,亚伦几番劝阻无效后只得捏着鼻子听之任之了。

17世纪法国巴洛克时期画家尼古拉·普桑的作品,表现的是以色列人向金牛犊敬拜

事实上耶和华神目如炬,犹太人的把戏他都看在眼里,然而这一次可犯了大忌,君不见十诫中的第一条就是“我是耶和华,除此之外,你们不可有别的神”。怒不可遏之下,耶和华对摩西说:“你看看这些人都干了什么好事,当日信誓旦旦之言犹在耳畔,现如今就敢另立神像,这置我耶和华的尊严于何地?不要拦我!我要把他们全部抹除!只留下你和你的子孙去享用应许之地!”

此时的摩西充分展现了他人格中的博爱,他并没有因为耶和华决定宽恕自己的后代而沾沾自喜,反而是为了大多数犹太人请罪,并表示愿意替他们赎罪。也亏得摩西口才过人使得耶和华渐渐消了气,这才决定不和凡人们一般见识。

且说这边摩西举着两块石板下了山,看到族人们在营地里围着一头金牛载歌载舞好不热闹,又气又急之下摔了诫令,这让他怎么有脸去和耶和华交代啊。于是召集他利未支派的子弟,将首恶者一剑一个宰了个干净。

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莱茵作品,表现摩西怒摔法版

在耶和华钦点亚伦作为大祭司之后,敬拜制度已经建立并正常运转,而接下来摩西需要做的就是普查人口,建立军队,征服迦南!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