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R之路为何走不通?
刘总的烦恼
刘总自主创业已经近10年的时间,现在事业做的风生水起,身家也快接近上亿的资产。但是最近刘总的烦恼就是为什么员工越来越斤斤计较,推行全面的绩效考核遭到了全员的抵抗。
原来,一年前,刘总眼看团队越来越大,需要有一套绩效考核体系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现在听说OKR非常火,甚至OKR是什么都没弄明白,就买了一套软件,让每个人自己写绩效目标,然后根据绩效的结果挂钩30%的绩效奖金。没想到开始运行的第一个月就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浮动工资根本没法实施,绩效差的员工因为要扣工资,抵触情绪非常大,甚至威胁说谁敢扣钱马上就。部门负责人一看搞不定员工,赶紧把球提给了HR。HR也是一脸茫然。扣钱吧,部门负责人态度暧昧,员工闹情绪会导致员工离职;不扣钱吧,这绩效考核就变得轻率,员工就会把考核视为儿戏。没办法,人力最后还是把球提给了刘总。
这还不是最闹心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考核,刘总还发现几个问题:第一,员工在制定绩效目标的时候开始有意的推脱,对于目标的高低开始斤斤计较;第二,管理层越来越走过场,评价的时候也是黑箱操作,评价结果也一律是皆大欢喜,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所以一年下来,绩效考核成为一种例行公事。
刘总说,这OKR怎么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用呢?看来OKR这个工具有问题。于是问我:你们有没有别的工具,OKR这个工具不好用!
OKR:这个锅我不背
刘总通过OKR来解决绩效管理的问题,首先就在没有充分了解OKR这个工具的基础上,盲目的追随所谓大公司的做法,导致绩效考核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造成了公司文化的负面影响。结果却又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在工具问题上。
不仅是刘总的经历,在我们所咨询的客户里,一些管理者也似乎在潜意识里认为:现在大家都在宣传OKR,所以我们也要通过OKR来解决员工的问题!绩效的问题!动力的问题!积极性的问题!似乎所有的问题只要通过OKR就能够“一招制胜”。为了弄清问题原因,我们就需要知道OKR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工具?
1、OKR就不是用于绩效考核的工具
OKR是“目标管理与关键结果”英文的缩写,从该工具的渊源上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解决任务与目标管理的工具。所以,OKR工具不是为了做绩效评估,而是为了做目标任务的管理。所以这个工具压根就不是作为绩效考核的工具。
但是因为这个工具中要明确“关键结果”,就有人认为:有结果我就用来考核,怎么就不行呢?原因在于这个结果所依据目标。这个目标不是为了“考核下属”,而是为了“激发”员工。所以这些目标制定的要“有挑战性”、“鼓舞人心”、“突破个人极限”。所以在OKR的管理者看来,OKR的结果不能越高越好。相反,越高说明你的目标定低了,分数在60-70分左右就已经是很理想的分数。分数过低则要具体分析,是目标挑战过大,还是某些能力不足。
所以,刘总把OKR放到绩效考核里,就完全丧失了OKR本身管理工具的意义。绩效考核的本质是通过层层分解和下达指标,让员工接受一个“跳一下可以够得到的目标”,所以目的是为了“够得到”。对于员工来说,目标越容易越好,或者每次目标保守一点更好,以避免完成了高目标下次制定更高的目标。因此绩效考核是上下级之间的“博弈关系”,领导希望越高越好,而员工因为害怕受到到惩罚,希望越低越好。这样就不难理解刘总面临的困境了。
2、OKR的考核结果不是用于绩效奖金发放
既然OKR不是考核工具,那么就不应该再与绩效奖金有关联。但是OKR的结果用于什么呢?我个人认为,OKR使用的目的就在于增加了相互的沟通。首先增加了高层与中层的沟通。通过制定OKR实现公司战略与任务聚焦,将高层的期望与中层的执行做明确的沟通。第二,增加了各跨部门之间的沟通。OKR本身需要透明化,于是就了解其它部门中本部门应该扮演什么角色,自己部门中需要其它部门哪些配合。第三,增加了团队内部之间的沟通。通过对于目标和关键产出的讨论,管理者了解了每个人的能力差异与抱负,也了解了员工的需求与短板,从而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3、OKR不是“秋后算账”,而是“日常耕耘”
有的老板花了很大力气开发了OKR的目标和指标上,因为他认为执行的人都清楚他的意图了,再次拿起来的时候就是到考核周期的时候,这种思维其实是“偷懒”思维。没有任何一种管理工具可以如此“自动驾驶”的。OKR虽然以季度为周期加以回顾,但是在“关键结果”的后面,仍需要制定详细的“KP”,即关键计划。关键计划需要每周进行回顾,接下来再计划下周的工作,以对目标的达成做好详细的过程管理。因此OKR不是让管理者节省时间的,相反,需要投入更多时间才可以达到预计的结果。
应该如何使用OKR才是正道
1、什么样的企业使用?
OKR开始于英特尔(Intel),流行于谷歌(Google),效仿于腾讯、百度、小米。是不是OKR更适用于互联网公司或者大型的成熟型公司?非也。OKR是一种管理思想,适合采用OKR的公司不是取决于组织的硬件条件,更多取决于组织的软性条件。软性条件是文化、价值观。
文化条件:组织内部是一种创造或者探索型文化,倡导无边界化的运营,期望每个人作为布朗运动以创造组织最大的可能性。所以高科技创业公司、文化创意公司具有使用OKR先天的文化优势。
价值观取向:这里我特指公司对待员工的理念。公司是认为员工要依靠“指令”和“管控”获得业绩,还是靠“自发”和“内驱动”来获得业绩,就是完全两种不同的价值选择。往往很多企业的老板,嘴里说着需要员工的“内驱力”,而实际却做着时刻防备、操纵员工的政策。或者将激励简单的看成“奖励”和“惩罚”的事情。而只有真的相信员工的能量,接受表面看起来“失控”的状态,才更适合OKR的使用和发挥。
2、什么样的团队或者人群适合?
尽管在管理学的研究中,会有人将员工分位两类:X型和I型。X型员工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而并非来自内部动机;I型员工更容易接受内在动机的驱使;所以管理学中就认为X型员工更适合胡萝卜和大棒,而I型员工更适合用成就感来激励。但是我认为这种划分方法是过于简单,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存在X型和I型两种驱动心理,只是在面临外部压力(比如成家要买房的压力)和环境(比如他的领导就喜欢简单粗暴管理)的时候,即便是I型的员工也会呈现出X型员工的心态。如果通过你的招聘,以及公司文化的影响,塑造越来越多的I型心理占据主导的员工,那无疑OKR成为与之匹配的管理工具。
3、OKR和KPI之间可否同时应用?
毋庸置疑,KPI已经成为目前中国企业使用最为广泛、也是大家观念中接受度最高的管理工具。而人们诟病最多的并不是KPI本身,而是绩效管理本身被大大的“偷工减料”成一种简单粗暴的奖惩手段。绩效管理的内核就是沟通和绩效反馈,这一点正好跟OKR的精髓是一致的。所以使用OKR依旧可以继续使用KPI加以补充和完善。唯一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OKR的结果纳入到KPI的考核中来,只要让两个体系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就可以了。
在跟刘总的咨询合作之后,****帮助刘总公司重新梳理了KPI体系和绩效管理流程,对于创新业务的团队使用KPI+OKR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逐步让绩效管理步入正常的轨道中。经过半年的调整与消化,绩效导向的文化氛围逐渐步入正轨,员工的士气和凝聚力也越来越强。管理不是一招之功,但是只要溯本清源,尊重规律,就一定会打造一支强大的梦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