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校辅导员职业化剖析

2024-09-29 来源:要发发教育

本文作者:李睿冉工作单位: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辅导员职业化已成为当前形势下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涵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日常管理,包括班团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活动、就业指导、安全稳定、贫困生工作等。大学生在学业、心理、生活、就业等方面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多样和独特,这要求辅导员转变观念、提高水平,构建教育、管理、服务相统一的专业体系。当前模式下的辅导员工作已经难以胜任学生管理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需求,因此,实现辅导员职业化已经成为一种客观需求。辅导员职业化是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石当今各高职院校辅导员普遍存在从业时间相对较短,数量配备不足,职责过于宽泛等问题。与此同时,社会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高职院校发展及辅导员自身等多方面原因,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化发展长期被忽视,对高职院校辅导员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科学系统的培养培育和准确到位的评价激励,致使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待遇相对较差,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职业思想不稳定。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辅导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工作职责难以落实。因此,加快辅导员职业化进程,是提升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的基石。辅导员职业化发展是促使辅导员实现职业化的过程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头绪多、任务重、职责乱等现实问题,造成辅导员社会认同模糊,价值成就弱化。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资源优势、成长机制、社会声望等方面更为薄弱。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管理的基层工作者,没有职业化的培养、训练和学科支持,显然是难以真正走进大学生的生活、课堂和心灵。辅导员根据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在全面履行自身工作职责的基础上,选择学生工作领域的某一专业发展方向,接受相关专业教育和实践锻炼。部分辅导员接受了相关专业教育和实践锻炼后,随着职业资格的具备、职业理想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成为全职学生管理工作者中侧重某一领域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在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通过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措施,提升辅导员的工作动力,辅导员队伍的组成结构将得到改善,平均从业时间大大延长。只有辅导员职业得到社会认同,辅导员队伍才能趋于稳定,从而推进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

完善辅导员管理机制加速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建设进程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也是辅导员队伍健康发展的新举措。随着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从事关整个高等教育成败的高度出发,完善辅导员职业化建设体系,有一套科学合理、与之匹配的管理制度,解决辅导员的进、晋、转、汰的出路问题,适应辅导员职业化建设需要,完善辅导员职业化建设机制,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选聘机制、管理机制、培养机制和发展机制,使之成为推动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制度保证。上级主管部门要督促各高职院校必须要像重视业务教师的选拔那样重视辅导员的选聘,要通过高标准、严要求的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把真正优秀的人才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其次,要通过强化考核,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有一个独立完善的辅导员职业领域,并且要具备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规范的激励制度。

搭建辅导员成才平台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高职院校应该为辅导员搭建成才的平台,使他们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工作激励和成就激励中让辅导员获得高层次的内在满足,激发辅导员的工作动力,留住人才,从而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具体做法可以从构建辅导员人才培养体系做起,将辅导员个人职业培训纳入辅导员队伍整体发展规划,通过相应层次的培训,使之明确职业发展目标,激发其职业发展潜能,提高其职业能力,这时也是辅导员获得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渠道。而辅导员要实现职业化的发展,其个体必须满足工作职业化的需要。因此,加强辅导员个体的培训工作是实现辅导员职业化的重要环节。梁茜茜提出,加强对辅导员的职业培训工作,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建立具有指导性、实用性、针对性的培训系统,是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关键环节。[7]另外,完善学科建设体系才能真正适应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需要。孙云龙提出,加大对辅导员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辅导员工作的学科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创新。设立研究基金和科研项目,促使辅导员能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式、方法的研究与探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系统性与科学性,用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工作的进一步提高。[8]辅导员职业化的过程是一个比较漫长的渐进发展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总之,实现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必须从现有的高职教育体制和学院自身现状出发,从辅导员工作发展规律出发,转变管理教育工作理念,创新辅导员工作机制,这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和群体自身的共同努力,当然也少不了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