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护理知识范文1
关键词:护理中专教育;急救护理学;教学改革
《急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然而在课程设置中,该课程的总学时数大幅度压缩,且在中专层次教学中多属于考查学科,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缺乏足够的重视,进而学习主动性不高。如何提高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急救知识及操作水平,是目前急救护理教学中教师亟待思考及解决的问题。
一、选择合理教材
教材是教师教及学生学的主要凭借,一本好的教材应是进行教学的重要保证。依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该层次教学中所选教材的纯理论知识应删繁就简,教学内容要通俗易懂,在结合培养目标的同时,又要贴近中专生的实际水平。现使用《急救护理学》及《急救护理技术》教材较多,选择宽泛,但仍缺乏优秀教材。
二、调整授课内容
中专层次学生具有年龄小,求知欲低,理解能力差,基础差等特点,学习过程中很难理解抽象理论性的知识,本着“够用、实用、适用”原则,教师可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经过对教材的比较及讨论,结合中专层次学生特点,建议中专护理专业该课程的授课内容应更多偏重操作部分,可以调整为:绪论、常见急症救护、常见损伤救护、常见急性中毒救护、环境危害救护、设备及应用、常用救护技术级、现场抢救技术概述这几个部分。
三、改进教学方法
中专层次的急救护理学教学课时少,但重难点多,传统的理论讲授虽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系统性,但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为增加教学效果,可尝试改进教学方法。
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图文声像并茂,进而多角度调动学生情绪、兴趣及注意力。同时其具备如下特点:(1)能反映概念及过程的动态性。(2)学生主动参与的交互性。(3)再现真实情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4)可重复性,利于克服学生容易遗忘的特点。(5)具有针对性,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制作难易程度不同的多媒体课件等。(6)可包含大量信息,节约了教师上课的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教师在讲授中可用清晰的图像资料和简短的视听资料让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急诊流程,也有助于学生观看一些无法进行的急救操作(如因急救设备的不完善)。
2.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教学是通过对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2)学生是主动研究者而非被动接受者。(3)教学形式的改变,主要包括课前学习及课堂研究。(4)评价方式是多角度及多方式的,而非传统的纸质试卷测试。并且据研究显示,在翻转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会有所增加。在中专层次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可对其中某部分教学内容采用这个方法。
3.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让每个学生分担角色,参与到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可增强其思考能力、组织能力及创新能力,并且寓教于乐,效果良好。学生通过小组间的配合,共同学习了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使其真切体验社区护士的价值、态度和行为,也增强了护患沟通的能力。
在角色扮演中,创设情景的途径可有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语言描述这几种。在实训操作的教学中,要求学生首先掌握教材中正规的急救护理操作项目,并在练习中悟出其合理性,贯穿先入为主的教学机制。教师可提供案例或学生自己设计剧本,进行角色分工及剧情台词的创作,从布置表演场景到表演所需道具的制作,考验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体现了学生解决急救现场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及学习的客观规律,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以发采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如在讲解专科的急救护理知识时,可结合典型病例进行讲解,启发学生思考应做什么,使学生主动思考,提出紧急处理意见和治疗相配合的护理方案。
急救护理学的课程教学,在中专学生的专业学习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及特殊的意义。作为一名专业教师,探索及完善适合中专学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是重要的任务,为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常用急救护理知识范文2
关键词:眼部;化学烧伤;急救护理措施
眼部烧伤在眼科中是比较常见的疾病,最常见的就是由碱化学所致,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多有发生,那些化学溶剂接触到眼部,会对眼睛造成直接的伤害。另外,就是在眼睛救治过程中,如果救治方法不当,很有可能直接导致患者眼睛出现白内障、眼球的粘连,甚至是视力的下降和青光眼等后遗症。本研究主要探讨了眼部化学烧伤患者应用急救护理措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例眼部化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10例,常规组10例,为了观察的科学性,均符合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研究协作组制订的烧伤标准[1]。根据我院相关患者病因记载,其中受伤时间1~5d,平均3d,其中烧伤由于碱化学所致的有10例,酸化学所致烧伤的有4例,其他由于石灰、水泥、氨水、盐酸等所致的有6例,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伤眼流泪、疼痛、视力下降、畏光、坏死、结膜水肿、眼睑痉挛以及角膜混浊等症状。
1.2方法
1.2.1眼睛的护理 患者在入院后,对患者的眼睛进行护理,首先给患者普及一些必要的眼睛护理知识,然后叮嘱患者少于其他人接触可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调节好病房的温度和湿度,严格保持好无菌消毒环境。
1.2.2药物的护理 当患者的眼睛被烧伤之后的2~3d内,患者眼脸会高度水肿、流泪、视力下降等等状况,患者的眼睛受伤之后的7d内,应该对患者受伤的眼睛使用抗生素滴眼液进行滴注,然而,糖皮质激素作为免疫抑制剂,这种药物的长期使用容易使患者的角膜病毒得到发展和感染。另一方面,为了护理有些白内障患者好眼角膜,增加患者受伤眼部的营养,可以将患者身上静脉的血液取出5ml,分离血清点眼促进角膜修复.与此同时,在用药护理过程中,患者的眼药水要根据医师的嘱咐来使用,最好就是用消毒的棉签来清洁渗液,护理操作中也要小心注意安全。
1.2.3急救的护理 为了防止眼组织受到损伤,不管患者是受到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的伤害,最常用的急救方法就是用生理盐水尽快进行冲洗。在给患者进行急救措施时,要叮嘱患者将面部浸入清洗的水中,然后再将受伤眼睛的眼皮拉开,转动眼球和摇动头部来液体稀释,从而清洗干净。
在治疗恢复期间,医师要给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普及眼部护理知识,嘱咐患者配合护理以及恢复治疗,控制好患者眼睛受到的伤害,减少眼睛压力和眼睛使用时间。
1.2.4饮食的指导 患者要接受医师的叮嘱,注意饮食和代谢,应该多吃容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新陈代谢也要保持通畅。
1.3观察指标 患者总满意率在60%以上,且总痊愈率在60%以上,则为显效;;。
1.4统计学分析 对数据库的录入及统计分析均通过SPSS16.O软件实现。其组间构成比较用χ2检验,组间疗效比较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分析。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对不同护理的方法的不同满意程度 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数据差异显著,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对不同救治护理的前后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的救治护理效果和有效治疗时间的差别都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眼部创伤是一种比较严重、能对患者生命活动造成极大影响的疾病。另外,就是要有眼睛及时救治意识,在眼部受到伤害时,患者要第一时间对眼睛进行清理,要明白伤害物的特性是什么,这样才可第一时间避免眼部的伤害加大[2]。由此可知,对眼部的治疗护理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急救护理的方法是综合性救治患者,对患者能发生的突发性状况有很好的救治以及规避患者伤口的加深[3]。现在急救护理管理方法慢慢被推广应用,能提高急救效率,加快患者的病情改善[4]。
本研究中,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在分别进行急救护理和常规救治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和总痊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说明急救护理效果明显比常规治疗的康复效果好[5]。另外,实验组救治时间也明显比常规组短,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省救治时间,也能高效的控制好患者的病情以及把握好最佳的救治时间。
综上所述,眼部化学烧伤患者在急救护理措施中的应用效果很好,也很有效的节省救治时间。
参考文献:
[l]张卯年.眼化学伤[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4:86.
[2]全国眼外伤职业眼病研究协作组.眼部烧伤分度标准[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15,5(2):121.
[3]钟泽清,王学庆,陶霞.2例高龄白内障患者眼化学伤护理[J]护理研究,2014,22(05):2155.
常用急救护理知识范文3
【关键词】 急救;护理人员;突发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整体系统。近年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不断发生,如:2003 年SARS爆发流行、2008 年汶川地震及日常生活中身边发生的车祸、窒息、溺水等事件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我院护理部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标准,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急救知识,使护理人员在遇突发事件时能从容应对,减少伤残、挽救生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1 筹备阶段
护理部拟定应急救治能力培训计划,培训时间6个月。
培训人员:全院护理人员:
1.1 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共同商讨、确定培训计划,按内科、外科系列确定培训内容,制定急救流程。搜集资料制定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突发事件(灾害和灾难事故)应急预案、防范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应急预案、群体交通伤员抢救预案、集体食物中毒抢救预案。
1.2 分工明确,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根据个人学科特长分别负责专项培训内容。
1.3 选派科室骨干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先进急救技术。
1.4 筹备急救物品、器械、模拟人。
1.5 制作急救流程图,急救知识多媒体课件。
2 培训内容
2.1 急救知识培训
2.1.1 急救原则:先复后固(先心肺复苏再固定骨折)、先止后包(先止血再包扎)、先重后轻、先救后送,先急后缓,先近后远、,要沉着、迅速判断病情,开展现场急救工作。
2.1.2 现场施救的常规程序:认知事件、安全评估、病情判断、急救呼救、病情处理、维持平衡
2.1.3 伤情判断与分类培训:伤情判断:气道是否通畅、呼吸道是否正常、循环情况、有无
2.1.4 大出血、意识状态。
分类:一级优先:红色标识;二级优先:黄色标识;三级优先:绿色标识;四级优先:黑色标识。
2.2 常用急救知识培训
常用急救药品剂量、作用及用途。病情观察要点、徒手心肺复苏、简易呼吸囊使用、气管插管的配合、心电监护、吸痰、吸氧、测中心静脉压等技术的培训。
2.3 内科急救知识培训
咳血的急救、低血糖症急救、消化道出血急救法、急腹症急救、高血压危象的紧急处理、癔病急救法、癫痫急救法、脑出血急救法、心绞痛、心肺复苏等。
2.4 外科急救知识培训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后搬运。跌倒损伤处理、烧烫伤处理、迅速止血、紧急包扎、骨折救护、搬运、溺水急救、中暑急救、眼异物处理、咽喉异物处理等。
2.5 器械使用培训
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电动吸引器、微泵、除颤仪使用、血糖仪的使用方法进行培训,及紧急状态下制作简易辅助工具方法。
2.6 消毒隔离培训
消毒剂种类、浓度、使用方法,个人防护技术、消毒程序,消毒方法选择。
2.7 心理疏导培训
护理人员遇突发公共事件时不但要承担急救、护理任务,在需要时、必要时还要承担心理疏导工作,所以护理人员还有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认知疏导、情感疏导、、社会环境疏导。
2.8 组织能力培训
护理人员应对突发事件时应沉着冷静、积极应对控制混乱局面。组织人员进行急救自救。镇定有序的指挥:一旦灾祸突然降临,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现场人员较多,要一面马上分派人员迅速呼叫医务人员前来现场,一面对伤病员进行必要的处理,合理组织分流运送。
3.培训形式
急救知识讲座:护理部合理安排学习程序,每项学习内容重复学习两次,避免因值班等原因错过学习。
操作示范:设操作室,备模拟人、急救物品。每项操作专人负责示范、指导,医院护理人员随时学习。
模拟急救:个人急救模拟、配合急救模拟:设置急救情景:骨折、猝死、溺水等,按急救流程个人急救或多人配合施救。
4 考核
4.1 口试
护理部人员及院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间下科室随机提问急救知识,及时给与指导。
4.1 笔试
理论考试,考核急救原则、急救知识、设置病例考核病例分析、急救程序。
4.2 操作考核
逐项考核操作项目,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吸氧、吸痰、止血、包扎等。
4.3 应急能力考核
抽签决定模拟急救项目进行个人模拟急救考核。抽签决定模拟急救项目及人员进行配合模拟急救考核。
5 完善补充
5.1 根据考核情况组织科室相互学习专科急救知识、器械使用。
5.2 重视个体差异,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6 结果
6.1 护理部与高职称护理人员占全院护理人员11%,成立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管理委员会,各司其职,防患于未然。通过组织筹备阶段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
6.2 63%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知识,能独立应对突发事件, 遇突发事件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可按上级部署组织、指导完成急救工作。
6.3 24%护理人员掌握急救知识、技术操作。
6.4 根据考核结果选思想觉悟高、业务强、心理素质好护理人员成立预备救援小组。
7 讨论
7.1 重视个体差异
由于护士存在年龄、学历、个人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对同一项活动的掌握有快、慢及优、劣之分。所以,在培训中我们要重视个体差异,根据每个人的的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7.2 在考核中发现问题
建立考核制度可帮助我们了解护士对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也能帮助我们调整培训的内容和重点,同时也起到督促护士加强学习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正国.现代创伤学研究的某些进展[J].中华创伤杂志,1995,11:262-165.
常用急救护理知识范文4
关键词:院前急救: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影响而产生的护理方法,是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又称实证护理,其意义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订出完整的护理方案。我科于2015年4月起试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于院前急救患者急救护理中,以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1月~3月院前急救患者100例作为循证护理组(实验组);随机选择2015年1月-3月院前急救患者100例作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对照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7.5岁。观察组男50例,女50例,年龄7-81岁,平均年龄4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在此基础上实验组加用循证护理干预方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章,寻找循证问题和循证支持,并应用于院前急救护理中。
2.循证护理实践
2.1提出循证问题 急救信息不准确。
;;;使用当地的方言;导致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判断不准确,记录地址不准确,导致院前急救到达现场的时间延长,影响对急诊患者的有效时救治,延误病情。
。。询问地址时一定要问清楚对方方位,询问附近有何醒目标志物,向司机交代清楚。。
2.2提出循证问题 医护人员专业技术不熟练。
2.2.1查阅文献,找出相关的问题:护士急救技术不熟练,紧急情况下未能快速有效建立静脉通道,对抢救仪器不能熟练操作,非专科医生出诊,对患者处理不当。
2.2.2实施干预:加强医务人员业务培训,丰富的多学科知识,提高现场应急能力。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制定学习计划,定期进行现场急救模拟训练,将常用的急救操作流程规范化,各种常见疾病的紧急处理措施的掌握,熟练各项抢救器械及监护仪器设备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技术等。掌握急救药物的剂型、剂量、作用、不良反应和观察要点等。
2.3提出循证问题 法制观念模糊,医务人员责任心低。
2.3.1查阅文献,找出相关的问题:部分医护人员出诊慢,院前救护设施缺陷:急救器材维修不良,处于非应急状态,出诊携带急救用品不全,急救后物品、器材不能及时补充、复位;到现场才发现抢救物资不足,或急救仪器处于非应急状态。转运中观察患者不仔细,延误抢救时机。
2.3.2实施干预:医护人员通过学习培养和提高自身法律意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维护患者的合法权利,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转运前医师对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性、转归等向家属交代清楚并签字为证,使其有心理准备,以防医疗纠纷发生。制订院前抢救护理记录单,医生护士认真记录。转运途中医务人员必须陪伴在患者身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做好处理,并在护理记录单上做好记录。遇有法律纠纷应主动报警,录音录像,并及时向医院汇报。
2.4提出循证问题医院保障不到位。
; min内出诊,由于个别医护人员及司机急救意识不强,往往因一人原因就会导致出车时间延误。
2.4.2实施干预:加强救护车的管理,指定司机组长负责救护车维修保养工作,其他司机各自分管一辆救护车,做到勤检查,勤发现。实行岗位责任制,使急救工作系统化、规范化。经常组织模拟演练和现场救护,不断提高救护技能。加强急诊护理人员职业道德、强化人员急救意识,制定严格的出诊制度,定时组织全科人员学习。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以保证急救物品充足、性能良好,确保出诊急救物品处于应急备用状态。使用后及时补充;急救设备必须随时处于完好状态。每班出诊护士负责检查救护车上的各种仪器、设备、药品是否处于最佳状态。班班交接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及时处理。
常用急救护理知识范文5
【关键词】 急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
急诊科是医院全天候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主战场,工作的特点就是一个“急”字,急诊和急救质量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水平及文化程度。随着社会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知识+能力型是国际化医疗市场对护理的新要求,也是中国护理教育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主动迎接新时代新挑战的必需[1]。而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转变尚未跟上这一变化,因此,加快护理人员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三基”培训以及急救能力的培养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2]。为此,我院从2006年6月开张以来,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急救技能培训,以提高她们的基本技能和急救技能。
1 急救技能培训的意义
我国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士在急救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方面均没有通过系统的专科培训就直接上岗,造成了人岗匹配需要长时间的适应,影响了急诊急救护理工作的开展。为提高急诊护士的综合素质,使其能适应急诊护理工作和胜任急诊护士职能,提高对急诊患者快速准确的判断力、提高抢救的成功率[3]。由于我院是新组建医院,护理队伍来自不同地方,存在着地区差异,较多护士没参加过急诊工作,因此,对她们进行急救技能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2 具体实施方法
2.1 参加急诊护士适任班的培训
2.1.1 理论学习及模拟培训 被培训的护士,必须首先参加由上海市护理学会继续教育基地急上海市急救中心组织的80学时的急救护理学习班,以及为期1周的院前现场模拟急救技能培训,学习班结束后,理论和院前急救技能考核合格者方可进入急诊实训基地进行临床实践培训。
2.1.2 临床实践培训 在指定13家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作为急诊适任护士临床实训基地。培训时间为2周,实践内容突出了预检护士分诊技巧;急诊护患沟通技巧;急诊常用13项急诊患者的抢救配合程序;急诊常用8项抢救技术;突发事件抢救流程和组织协调工作等。培训结束后进行急诊常用抢救技术、理论知识的书面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3]。
2.2 外出进修 为了适应专科护理发展的需要,每年有计划地选送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并且与上级医院协商,安排高年资、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带教,要求带教从手把手带教开始,逐步由放手不放眼,走向放手又放眼,使她们在积累经验同时,能返院后独立上班。
2.3 院内培训 根据护士职称不同,针对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制订相应的规范化培训和考核方案,有三基培训和专科培训,通过此类分层次培训方式要求相关护士能充分掌握护理专科基本理论,能熟练地进行各类急症患者的抢救配合和护理。
2.4 “急救能手”的评选活动 为了激励医护人员工作热情,树立榜样作用,提升急救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急救技能,每月从急诊医生、护士中各评选一名优胜者为“急救能手”。
2.4.1 方法 心电图,心电监护,除颤术,洗胃术,呼吸机操作,心肺复苏术等操作,每月进行一项操作技能考核,从医生、护士优胜者中各选出一位评为急救能手,当选者的照片在急诊室张榜。
2.4.2 评选内容 操作技术,相关理论。
2.4.3 奖励方法 。
3 体会
我院急诊科护士共13名,已参加急诊护士适任班的培训6名,外出进修6名,通过将近两年的这种内外结合培训方式的实行,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增强了护士工作的自信心,掌握了一般鉴别诊断的能力,能熟练操作各种抢救仪器,并可排除一般故障,在抢救过程中能及时准确地完成各项操作,并能进行预见性的护理配合,使我院急诊护理工作逐渐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方秀新,赫玉玲.护理临床教学.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4,1.
常用急救护理知识范文6
关键词 小学生 救护知识 爱心 教育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222
生活工作中常会遇到意外情况,如急性心肌梗死、呼吸道异物、车外伤、多种中毒等,各种突发事件如地震、水灾、火灾等,心脏骤停4分钟内实施正确的心肺脑复苏术,则存活率可达40%[1]。而在许多事故现场由于人们不懂这项急救技能导致一些可以挽救的生命丧失救治机会。这种现状一方面是由于医疗救护不及时,另外则是由于在校学生普遍缺乏急救常识和急救能力所造成的。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我省南昌市4所小学在校生480名。在爱心救护培训前后各发放问卷240份,总计480分。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意外伤害如触电、溺水的急救方法,徒手心肺复苏术,中毒病人的抢救,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逃生等,以及学生对救护知识和安全认识的调查。第一阶段随机选择的240名小学生为对照组,直接进行问卷调查;第二阶段随机选择的240名小学生为观察组,首先对观察组进行爱心救护知识的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教育,然后再进行问卷调查。前后两阶段调查问卷内容一致。现场问卷调查并当场回收,第一阶段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7份,有效回收率98.75%;第二阶段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35份,有效回收率97.72%。结果采用两大样本均数的U检验。
结 果
两组对爱心救护知识的掌握得分比较:经U检验,差别极显著(P≤0.01)。按α0.01。以观察组对爱心救护知识的掌握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对爱心救护知识的掌握得分比较(X±S)
注:U7.2233,P≤0.01。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当前的小学校课程设置及教育内容仍然存在缺失,在多数小学生课堂上,校内外活动安全、交通安全、自然灾害防范、意外伤害如触电、溺水的急救方法,徒手心肺复苏术,中毒病人的抢救,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逃生等教育至今仍是空白。也很少有家长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过自救和互救方面的安全教育,甚至有些家长根本就不清楚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可能受到意外伤害,孩子们看到突然倒地的生命垂危患者也不知道如何救人。通过爱心和救护教育能真正唤醒少年儿童的安全意识和乐于助人的理念,树立起自护自救和用爱心救护他人的观念,锻炼了自护自救及救人的能力。
讨 论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国民的急救培训,并立法规定煤矿、天然气等高危岗位职工必须考核急救技能。在国外,非医务人员构成院前急救队伍的主体。而在我们国内院前急救主要是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的。。学生掌握了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传播给周围的人,以期达到全民普及,比如气道异物采用Heimlich手法[3],呼吸心跳骤停患者能够及时采用有效的心肺复苏技术等,那么将会大大降低患者的医院外死亡率,并且能够为医院内的进一步急救提供宝贵的时间。根据我省四所学校的小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学习急救知识的意识在入校后就应该牢固树立。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紧急情况如何求救和自救的培训,急救培训最大的特点是师生互动,让学生既动手又动心,学到真本领。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现场止血和心肺复苏的内容,反复强调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操作步骤。通过现场模拟实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提高实践能力。并注意对车祸伤、烧烫伤以及各种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等救护措施的详细讲解,我们要抓住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她们进行道德、思想、奉献和救护知识教育,为国防建设储备后备力量,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据了解,目前急救培训所需的场地、工作人员和使用的示范假人等工具都价值不菲,但是急救培训本身收费甚低,因此急救培训常面临着难以延续的局面[3]。
而我省目前因为有一定数量的红十字志愿者,我们在南丁格儿奖获得者章金媛主任的带领下和省红十字会的领导下建立了江西省红十字志愿护理服务中心,在许多社区和小学校免费进行爱心救护培训,展现我们的风采。志愿者每周六下社区服务,普及卫生救护知识和防灾避险技能,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小学生和社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救护水平才得以提高,同时也彰显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参考文献
1 周秀华.急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