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范例教学范文

2024-09-29 来源:要发发教育

篇1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采用范例辅助教学是目前教学的主要方法,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作为教师而言,应当尽自己的努力将这种教学方法带入教学中,在化学课堂上将专业知识采取引用范例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化学专业知识内容。

一、范例教学的优点

范例教学可以将比较枯燥的知识点变得有趣,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更加感到有乐趣,学生对化学学科有了兴趣才会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范例教学的方法可以给学生营造更多思考问题的机会与空间,让学生在具体的例子中了解所学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范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中成长。

二、在初中教学中如何应用范例教学

1.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范例

教师需要对教学有明确的目标设定,在此基础上才能结合范例辅助教学。范例不仅可以帮助教学,还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个大概检查,所以在选择范例时需要考虑所学课程的专业知识,也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挑选。教师在上课时一定会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学范例,让学生明白课堂的主要内容,

并且通过范例的分析与讲解吸收课堂知识。

例如,在讲酸碱性的专业知识时,教师可以将钠作为范例,在课堂上以钠做实验,教师在做实验时将钠放入盛水的杯子中,这时会发现钠发出白色的光,白光很快融合成一个白色的球,一边发出声响一边在水里滑动,这时候在水中滴入适当的苯酚,会发现水奇迹般变成粉色。实验到此就结束了,可是学生的好奇心才刚刚开始,学生会自发地向教师提出疑问:水为什么会变色,而且还会变成粉色?学生会自行研究思考,如果思考不出来他们就会选择倾听教师的解答,这样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实验引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学生在听课时也会显得尤为认真专注。

2.明确教学形式,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范例

初中化学课程采用范例教学方法是教师所认可的,但是在选择范例的时候也是有考究的,不是所有的范例都适合引用,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一方面需要考虑到本节课的具体知识点,另外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些范例是初中生暂时还不能理解的,难易程度需要教师有个掌控。在选择范例时教师尽量要挑选具有代表性的范例,通常范例都是有针对性的,应当能够对所学的课本教材知识有很明显的帮助,另外,在教学时需要细心和耐心。

3.尊重学生兴趣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喜好来设定具体范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地位,挑选的范例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争取让学生对化学学科充满新鲜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化学是很贴近生活的一门学科,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掌握生活的技能。例如,在讲催化剂一课时,可以将催化剂进行一个巧妙的转换,让学生贴近生活地去学习,可以多选取生活中的例子,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4.正确地组织范例教学,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对于初中的化学学科采用范例教学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关心学生,适当地运用激励政策,课堂上进行提问时,如果学生有回答不正确的时候,教师不能一味地批评学生,应当给他们更多安慰与鼓励,这样学生才不会对化学学科产生畏惧心理。使用范例教学时可以给班级的学生进行小组分配,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探讨与研究,这样课堂才会呈现出融洽和谐的气氛。

总之,给初中化学学科采用范例教学,在这其中教师作为重要的一环,应当选取合适的范例,采用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另外,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也是必要的,让学生在结合范例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希望通过范例教学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学习,在理解化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让学生做到全面发展。范例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初中化学学科教学的主要方法。

篇2

关键词:范例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

范例教学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讲解的重要知识点,要结合一个典型的范例进行教学,以便帮助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范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合理选择教学范例,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不但需要深入了解范例教学所讲述的学习知识点,还需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学范例.在选择教学范例的过程中,不但涉及解题技巧和方法,而且囊括了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在讲“酸、碱”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验案例进行知识讲解,并且结合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促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组织教学范例应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范例教学,教师应该尽量采取激励和调动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方法.因此,当学生正确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表扬;当学生错误回答问题后,教师不应该批评学生,而是应该采取勉励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在范例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分组教学模式,坚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不但能够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进行知识交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结合范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范例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同时,所选取的范例中的教学知识点应该是学生学习过或者即将学到的知识点.例如,在讲“差量法”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开放性的范例练习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新的化学学习方法,并且能够灵活应用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如,利用氢气还原10g的氧化铜时,当发生反应一段时间之后应该停止加热,其冷却之后的固体的质量为8.4g,那么反应中所生成的单质铜有多少克?面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差量法,并鼓励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点,即一元二次方程或者铜元素守恒等方式来进行解决.通过引导学生交流沟通,使学生了解实验中所减少的量实际上就是氧元素的量,其氧元素与铜元素之间的质量比则为16∶64.这样,运用比例解析,能够直接求出生成的铜.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但能够让学生掌握差量法,还能够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应用范例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范例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很多问题都等着教师进行解决,学生根本不用经过思考和研究便能够获取答案.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适当引入范例教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相关化学知识,从而提升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例如,在讲“酸碱度的测试”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pH试纸的功能,引导学生共同测量一些物质的酸碱度,使学生在亲自测试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身边的物质.教师可以引入这样一个典型的范例题目:是不是我们平时接触的酸味的物质就一定属于酸性物质呢?通过设计这样的探究问题,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而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用实际行为来证明这个结论.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制pH试纸,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计探究实验的步骤.这样,学生通过对物质的pH进行测量,惊奇地发现实际生活中一些酸味的物质的pH并不是呈现酸性,而是呈现碱性的,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效果.

总之,虽然初中化学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较为简单,但是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较低的初中学生来讲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开展范例教学,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生活案例和化学知识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化学知识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篇3

二、规律探究,迁移性范例归纳总结

五彩缤纷的化学现象让学生感觉眼花缭乱、无从下手,其实背后往往有一定的规律存在.教师要善于从中精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实验,诱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灵活的实现思维的迁移和类比,对其中的化学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学习有关“酸的性质”时,就可以以稀硫酸作为典范,来进行猜想和实验验证,通过稀硫酸与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的变色,让学生迁移到酸可以使指示剂变色的通性;回顾实验室制取氢气,让学生了解酸可以与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通过与氧化钙、氢氧化钠的实验,让学生了解酸可以和金属氧化物、碱反应;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让学生回顾与碳酸钙的反应,从而获得酸与盐反应的规律.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反应,使知识发生迁移,从而让学生熟练地掌握酸的五条通性,然而在具体的通性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特殊性的引导,例如硝酸不能和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由于生成的硫酸钙微溶故不能用稀硫酸和碳酸钙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通过这样的知识迁移,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使学生可以通过其中的代表来学习一类物质的性质,使得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条理性,能够非常清楚地推导同类但不常见的物质的性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和创新.

三、方法指导,开放性范例合作学习

方法才是解决问题的点金石,有了一定的方法学生才会在解题时无所畏惧.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自我摸索,精选具有代表性的范例进行开放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聚集全班思维之精华,实现对方法的掌握.例如在学习有关“差量法”时,教师就可以建立开放性的习题,组织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对新方法的探索和理解直至熟练应用,有这样一道题:利用氢气还原10克的氧化铜,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再冷却后称的固体的质量为8.4克,求反应中生成的单质铜有多少克?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向学生讲解差量法,而是鼓励学生利用其它的方法进行求解,有的学生会使用二元一次方程式的方法求解;有的学生会根据铜元素守恒的方法求解;等等学生会想到几种方法,在学生的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的理解其中减少的量就是氧元素的量,而氧元素与铜元素之间的质量比为16∶64,从而利用比例将生成的铜直接求出来,这就是差量法的雏形,学生对这样的思维突破显得非常的兴奋,从而很积极的配合教师的引导,不仅学会了差量法,同时还学会了灵活运用.通过这样开放性的范例,促进了学生相互之间的思维交流,顺利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有规律的化学方法上,使得学生对化学方法的学习透彻、准确、灵活.

四、思想渗透,激励性范例思维突破

一句鼓励三冬暖,挫折、失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要面对的问题,而激励可以有效地使学生奋勇向前,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遇到思维的障碍处,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和精心讲解,而是要抓住学生思维的突破口,激励学生的深入思考,适时利用点拨引导,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拨开乌云见晴日”.例如在学习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时,教师建立了“证明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的讨论主题,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的开始结合自己的知识来验证二氧化碳的存在,有个小组学生将燃烧的木条放在的汽水瓶口,想通过燃烧的木条熄灭来证明二氧化碳的存在.这时教师的否定可能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于是可以从侧面进行鼓励,让学生思考自己思维上是否有漏洞,小组成员兴奋的说:“氮气也可以使燃烧的木条熄灭.”一句话提醒了学生实验的不严密性,在学生受挫后,教师就要适时的给予鼓励,让学生思考这个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亲切的指导使学生对新的探究充满了信心,及时地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同时深入到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探讨上,最终通过对二氧化碳性质的学习,选择了使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通过这样的激励,使学生不再受思维的限制,可以转而利用别的性质来解决问题,激励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结语

篇4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 范例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171-01

1 引言

。。方法之一就是注重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范例教学是一种把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几个方面出发,探讨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 范例教学的优点

;(2)可以将枯燥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形象,提高学生的联想和类比能力;(3)与学生实际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4)有助于学生对化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5)为学生制造更多的研究空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应用范例教学的原则

3.1基本性原则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范例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遵照基本性的原则,注重对一些化学概念和规律的传输,进而充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例如,在对学生传授“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时,其中“最小”的含义是在化学变化中不再发生变化的最小微粒。结合具体的事例分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再如,在讲述单质和化合物各个化学概念时,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们注意纯净物两者的共同要求这一点,而后通过其元素组成来区分到底是单质还是化合物。若不进行相关的提示,学生们在理解和应用时往往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低级错误。所以,教师在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选择时,一定要慎重,尽最大可能选择那些典型的实例来辅助教学,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本领,进而高效的培养学生掌握和消化知识的能力。

3.2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是指要从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智力开发的程度出发来安排教学活动,寻找学生的兴趣所在,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经验和生活实际多加注意和考虑。教师安排的课程要与学生的年龄和个人兴趣相一致,制定适应学生实际发展的计划,进而使课堂教学更高效的开展。例如,在讲述“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难度有所差别的基础练习题,这样能力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应用的锻炼机会。再如,在向学生们传授“纯碱”这种物质时,教师可以把其变成学生们容易理解的化学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这样就可以使学生们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下掌握这个知识点。

3.3尊重学生兴趣的原则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所在,依照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安排教学,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所选的范例一定得是对学生极具意义的,并且与学生的个人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第一次向学生们介绍催化剂时,把催化剂形象的比作现实生活中的中介就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接受知识点相对简单。所以,在安排教学中的实例时,教学要多参照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和吸收化学知识点。

4 范例教学在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4.1注重提高学生对于化学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

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曾经说过:“化学既是关于自然的科学,又是关于人的科学”。随着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两着正在趋向一致。所以,目前我们所学的化学一方面作为认识生命过程和进化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人们得以生存下来的手段和获取自由的方式。”物质作为化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对于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和物质间相互转化的规律和手段进行深入研究。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以更具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和实验手段对自然过程和物质进行人工模拟和合成,因此,当今人们的生活已与化学紧密相关,可以说早已离不开化学。例如稀盐酸可以和氧化铁反应,因此生活中常用稀盐酸来除铁锈。二氧化碳既不可燃也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常用二氧化碳进行灭火。鉴于化学的重要地位,学好化学大有裨益。

4.2注意创设符合学生兴趣的范例

兴趣对于学生学习一门学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是生理和心理会发生较大改变的阶段,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学生的这个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和对学生的兴趣所在进行充分的调研,在引入教学范例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创设符合学生兴趣范例和情景,进而使学生对于化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提高学生化学学习的效率使学生更高效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点。

4.3注重教学反思

在开展化学教学活动时,学生对于教师的讲课方式和化学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掌握情况都会通过其课上的表现来表达,教学在课上要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来适时了解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和理解程度,在课程快要结束时,可以采取问答形式对学生这堂的实际情况进行大体了解,也可以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来找寻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自身也可以向其他教师请教,对其他教师应用的较好的范例和教学方法进行借鉴和应用,来很好的提升化学教学水平。

5 结语

化学在我们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我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息息相关.所以,对于初中生来说,学好化学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同时,还应加强对于范例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切实提升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范例教学;概念界定;实践;认识

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兼顾几个统一,即:教学和教育的统一;问题的学习和系统知识的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统一。怎样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实现以上目标呢?笔者认为,范例教学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模式。

一、范例教学的概念界定

范例教学最初是由联邦德国历史学家H・海姆佩尔提出来的,目的是通过“典型的离子”“好的例子”“特别清楚的例子”的教学,来减轻学生的负担,发展学生的能力,这与我们新课改提倡的教育教学目标相吻合。范例教学丰富了我们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活力,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明白。

与传统教学相比,范例教学使课堂学习的线条更清晰、目标更明确。如: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教学,教师通过若干个典型的例子,将要教给学生的规律和书写技巧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教师的案例示范中总结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学习较难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思维步骤,通过由“个”到“类”的迁移应用,让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达到最终学习目标。

二、范例教学的实践

在范例教学中,我们可以以布鲁纳(Btuner)的知识构建观点和皮亚杰(Piaget)的认知发展论为理论基础,以信息加工为主要策略,通过“教师呈现范例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学生选择范例验证知识”和“学生运用知识创造范例”三个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多种智能的训练,包括:观察、分析、比较、分类、记忆、推理、判断、想象、创造等,帮助学生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知识构建,促进认知能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范例教学模式中的师生活动见下表:

流程一:初识原电池

在新课教学中,原电池原理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教师的讲授式教学虽然能让学生接受,但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原电池反应的本质。。

流程二:再识原电池

通过流程二中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引导学生着重观察得出原电池的构成要件,进一步理解了原电池的放电过程。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中,虽然通过教师罗列原电池的组成结构,学生也能很好地记忆和掌握,但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建构能力的培养。

通过上述流程一和二的教学,教师用“锌-铜-硫酸铜原电池”这一“个例”向学生示范了原电池为什么能放电和怎样才能放电这些化学电源的最基本的知识,也教给了学生最基本的观察、思维方式,为学生后续阶段的自主应用打好了基础。

流程三:应用原电池

范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学生在“个例”学习之后,能举一反三,实现学习的迁移和知识的实际应用。流程三通过学生应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原电池、对生活中的化学电源的再分析,将本节课中的范例作了“类”的迁移,实现由“学化学”到“用化学”的转变。

三、对范例教学的认识

1.范例教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课业负担繁重、课堂效率低下,许多课后练习也属于机械式的重复劳动。范例教学则通过具体的事例,以点带面,将基础知识系统化,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整合,学生通过范例的实践,理解和掌握知识并知道了如何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如何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形成学习迁移能力,达到少课时、轻负担、高质量的要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上述案例中,教师在对锌-铜-硫酸铜原电池放电的原理与原电池的组成结构的范例教学时,摒弃了零乱、复杂的记忆性知识,将原电池最本质的知识(即原理和组成结构)有序地教给学生,让学生对原电池有了一个比较系统而清晰的认识,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范例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因此,教学应首先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才是使学生掌握广博的知识。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重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传授,学生则依赖于教师和教材,死记硬背那些零碎无系统的书本知识,导致学生负担加重,教学质量不断下降。采用范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改变这种“学不能用”的状态,将教材中根本的、基础的、本质的内容通过范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上述案例中,学生通过范例的学习,理解了原电池的原理,并通过自主设计原电池和理解生活中的化学电源(锌锰干电池)的方式将所理解的知识进行了应用,这是范例教学中能力教学功能的体现,即通过范例教学,帮助学生发展自身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今后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和科学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3.范例教学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范例教学具有开放性,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由点到面的开放式的教学,它不同于封闭式的、条条框框式的传统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开放的视野。而且,这种点面结合的教学思路,开放视野的形成,可以激发学生对那些与范例相关的内容作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利用掌握的一般指导认知特殊的事物,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在课堂上,而是延伸到学生的整个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不再囿于单一的学科,还将触角伸向其他知识领域;不仅善于接受知识还学会了自己去探究知识,从而习得社会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尽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因为设计范例而增大了备课难度,增加了备课时间,也出现了由于教师自身水平和见识的不足而带来的范例资源匮乏,但从长远来看,只要教师能坚持应用范例教学,用心积累范例素材,完善范例教学的理念,范例教学的优越性一定能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刘雍潜.学与教的理论与方式[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篇6

一、有价值的范例,可以为幼儿的创作提供强大的支持。

范例可以是儿童的,也可以是成人的;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局部的。其选择的标准重在紧紧围绕活动目标,以帮助孩子主动学习、积极探索为准绳,能给幼儿更大的想象发散的空间才好。我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实践摸索总结出:

1 。

幼儿受其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对自己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绘画或制作的兴趣。。例如大班孩子周末到郊外进行了野营活动,返回后我播放了他们野营活动片段的录像,孩子们的激情立刻被再次点燃,于是我进一步引导孩子寻找记录这次活动的方案,孩子们经过讨论最终选择了绘画的方法。接着出示典型的活动照片启发孩子们确立绘画的主题,引导他们观察近大远小的视觉效果等,在此基础上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画法表现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内容:拔莴苣、采茶、游水库、野营的晚上、睡前洗漱活动、联欢活动等。孩子们开心极了,因为范例(录像、照片资料)的出现引发了他们对已有经验的回忆,扩展了他们的认知广度,并帮助幼儿习得了表现的技能。

2 选择儿童作品能调动幼儿的绘画情绪。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绘画技能技巧相对较弱,所以一般选择成人作品较多。主要体现了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能帮助幼儿很快学会操作,解决绘画重点。经验证明:恰到好处的运用儿童作品,教学效果更明显,更能调动孩子的作画情绪。因为孩子的心智是相同的,同伴的作品更容易引起共鸣,激励孩子去主动创作。例如:在美术活动“有趣的野营”中,我在大二班幼儿绘画活动后,选取了几张有代表性的幼儿的作品做范例,引导孩子学习画近大远小的画面层次感。。

二、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范例呈现的时机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有效学习。

适时适量的呈现范例,会起到画龙点睛、指点迷津的作用,可以更好的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帮助幼儿开阔视野:

1 把握范例呈现的有利时机。

有些范例呈现不适时,会影响、限制孩子的创作。如果出示过早,他们便会不知不觉得跟着模仿,出现“千人一面”的局势。所以活动前教师必须进行认真思考范例应该在何时呈现?呈现的范例能帮助老师解决什么问题?如在小小班美术活动:“手印画”中,孩子能想一些东西但表现不充分,一开始直接出示范画肯定约束孩子的思维,得不偿失。放在孩子添画后较好,可之前又怎么解决孩子技能技巧的学习呢?考虑再三,我决定请孩子尝试添画后,又出示范画。此时选择的范画是老师的作品、是高于幼儿水平、提升其欣赏水平的作品,起到了提升孩子已有经验的效果。

2 把握范例呈现的数量。

篇7

论文摘要:计算机技术更新发展迅速,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不仅要学习计算机知识,更要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应用范例教学的理论,精选“基础性”和“基本性”的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规律性的计算机知识,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然而,计算机知识内容的更新之快是任何其他学科所不及的,新概念、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成果层出不穷,使得学生在校学习的内容很可能在若干年之后就已经被淘汰,例如学生在学校时学习的内容是word2000,而当他们工作时使用的可能是word2003或其他更高级的版本,甚至是其他文字处理软件。因此计算机教学如何能使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后,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成为困扰计算机教学的难题。 

一、范例教学理论 

范例教学是德国著名的教学流派。在20世纪50年代,联邦德国的教育为了能跟上世界科技发展和“知识爆炸”的步伐,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不断扩充学校教学内容,搞“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其结果是教学内容越来越庞杂臃肿,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限制,智力活动和创造精神被扼杀。显然,这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背道而驰的,是不可能培养出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人才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联邦德国开始从课程改革入手进行了教学方法的改革,从理论和实践对范例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发展,使范例教学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教育改革理论流派之一。范例教学的基本思想是通过精选具有本质的、典型的、原则性的及结构化的知识和规律,在教学中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使学习者主动积极地通过思考进行学习,学习者不仅能获得知识和技巧,还能获得继续学习的能力。范例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事例进行教学与学习,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 

二、范例教学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意义 

当下,面对不断更新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教师往往会采用增加课时,扩充教学内容的方法,这必然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扼杀学生的创造精神,最后形成只会死记硬背的书呆子和只会机械操作的“机器人”,这样的毕业生不可能胜任将来的工作,与联邦德国在20世纪所犯的错误是一样的。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学生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既需要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方法,更需要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规律,使之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以此来应对迅速更新发展的计算机知识,这与范例教学的精神是一致的。因此,如果将范例教学理论应用在计算机教学中,困扰计算机教学的难题将迎刃而解。 

三、范例教学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目前,关于范例教学理论的应用多停留在如何上好某一节课上,或者许多教师将范例教学理论等同于一般医学院和法学院所进行的案例教学,没有从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学习能力方面进行应用。 

在范例教学理论中,“范例”的意思是“例子”,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好的例子”、“特别清楚的(言简意赅的)例子”、“典型的例子”。在教学中,范例既是一个“个”的阶段,又是一个向“类”迁移的台阶、起点,范例能否达到“典型例子”的目的,取决于范例的选取,范例的选取是范例教学成功的关键。 

1.计算机教学中范例的选取 

范例的选取要符合三个原则。 

(1)要具备基本性。所选取的范例应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即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和基本科学规律。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兴趣,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规律,获得知识迁移能力。 

(2)要具备基础性。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要适应他们的学习经验,要切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即教学内容对受教育者来说是最基础的东西。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3)要具备范例性。要教给学生经过精选的“基础性”和“基本性”的知识,而不是全部带有“基础性”和“基本性”的知识材料。这些精选的知识材料,应发挥范例的引导、样板和迁移的作用。使学生借助这些材料,通过与“范例”的接触,训练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并有助于他们举一反三地进行学习迁移和实际应用。 

2.计算机教学中“范例教学”的实例 

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具有相似的界面,其操作方法一致,工具图标相同,如果采用范例的方法进行教学,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还可以使学生学习其他软件变得很容易,为将来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复制”与“粘贴”是计算机应用中最简单、最常用到的操作,因此该操作也是教师和学生最容易忽视的操作,但该操作却是计算机应用中最重要的功能,在一些复杂的图像图形处理软件中,“复制”和“粘贴”功能的应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工作区中内容的“复制”与“粘贴”为例来分析计算机教学中的范例教学操作程序。 

(1)范例性的阐明“个”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要精心选取典型的、能够说明本质的范例。。。通过反复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word软件中的此功能,完成“个”的阶段。 

(2)范例性的阐明“类”的阶段。这一阶段,就是对在“个”的阶段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类。例如,根据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个”所获得的认识,引导学生在excel软件和powerpoint软件中按同样的方法进行“复制”与“粘贴”的操作,完成从“个”到“类”的迁移,使学生掌握“类”的操作方法。 

(3)范例地掌握规律和范畴的阶段。教师可以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这一阶段进一步对“类”进行验证。例如,教师让学生利用上一阶段得出的结论在其他应用软件中进行操作,如让学生在photoshop、flash,甚至其他更加陌生复杂的软件中进行操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应用中的共性,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4)范例性地获得有关世界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阶段。通过这一阶段,学生不仅了解了客观世界,也认识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行为的自觉性。例如,通过以上阶段的学习之后,引导学生形成自觉地将学习过的不同的软件进行比较归纳的习惯,提高学生们的计算机知识的迁移能力。 

四、总结 

范例教学不仅能提高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效果,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将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丽,许晞.高职第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内容体系建构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电脑,2008,(2):29-30. 

[2]张敬环,任瑞仙.信息技术课程范例教学模式初探[j].科技信息,2007,(33):61-65. 

篇8

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它不同于一般的中学补习班,也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教育是为更多的少数民族青年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深造架起的“桥梁”,它起到了大学预备、承前启后,使预科生在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的过渡作用,它是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民族预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不仅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培养提高预科生思想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通过对预科生的培养和训练,使其具备良好的学习和运用知识的素质、能力,以适应今后人生道路中的学习、生活。

一、教学反思

目前,预科阶段开设的课程中《计算机》课程是主要课程之一,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学生要达到操作使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但从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在学生的小学、中学阶段就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和简单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尤其是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容学生已经不同程度地有所掌握。而我们在重复授课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出现学生没兴趣学,上课不专心,提出“我们再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的现象,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智力活力和创造精神被遏制,甚至出现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的恶性下滑。而到了期末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一些片面、零碎的知识,对学习的内容既不重视理解,也不重视进一步的应用。这不仅没有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反而使部分学生原有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恶性发展。显然,这与预科教育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是背道而驰的,是不可能培养出适应高等学校需要的少数民族预科生的。

二、教学改革

预科《计算机》课程的教材是选用针对高校预科的专用教材,如上好基础课程将学生的新旧知识融合、创新,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的目的。我们应从计算机课的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入手,以课程改革带动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改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培养的问题,即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教育中知识和能力的辩证统一问题。只有进行课程改革,把学生从厌腻、不屑的学习状态下拯救出来,才可能为主动积极地学习,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范例式教学”在教学中体现的作用

1.“范例式教学”就是根据好的、特别清楚的、典型的事例进行的教学与学习。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采用“范例式教学”可以实现“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相统一”、“掌握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原则。

(1)“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相统一”就是一方面要求针对学生存在的和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把每一个教学范例制作成一个课题,从课题出发组织教学。另一方面,一个个课题又是系统的、学科知识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将反映与其他课题在该学科整体中的相互关系,乃至反映整体本身。经过精选的范例是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是学科中某一课题本质的体现。。如在Word文字处理软件“图文混排”制作技巧的教学中,我将历届学生制作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学生,教给学生经过精选的“基本性”和“基础性”的知识,改变学生观察知识的眼光和视角,开拓视野,激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进行学习迁移和实际应用的能力;通过对“范例”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和归纳推理的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工作的能力。

依经验可见,在教学中,随着一个个范例的学习,学生既解决了问题,又掌握了学科的系统知识。这种教学虽是从“范例”出发,但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却不是零星的、孤立的,而是典型、系统的。。

(2)“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也称为“实质训练和形式训练相统一”。这一原则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教师把传授知识与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思想方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结合起来,实现既用知识技能武装学生,又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也获得发展。

(3)“主体与客体相统一”。主体是指受教育者――学生,客体是指教材。它们的所谓统一,就是要求教师既要熟悉和掌握教材,又要了解和熟悉学生,熟悉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知识基础、个性特点等。在教学中只有把两个主要教学因素结合起来考虑,只有做到了主体与客体相统一,才能使讲授的知识变活,并使学生学得活。如在Excel电子表格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我重新组织教材结构,以范例教学贯穿始终,改变枯燥的菜单讲解。这样,学生的兴趣才能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被调动起来。

2.采用“范例式教学”还可以实现通过组织性学习,培养学习者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根据范例使学生由“个”所获得的认识,证明所有同类型的“个别个体”。通过从“个”过渡到“类”的认识,进一步达到认识更本质的关系――规律性的认识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自主学习能力和获得自觉进行继续学习的自学能力、判断、批判的认识能力,让学生学会像某一特定的专业人员一样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这是传统教学方法不能涵盖的。

3.“范例式教学”以“精讲多练”的原则克服了教材内容的烦琐庞杂。同时,教师的角色也不再被视为现有的知识和固定技巧的传递,而是对学生主动学习的教育辅助。进行范例学习不是使学生复制性地接受细节的知识和技巧,而是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辅助下,借助精选出来的“范例”主动地掌握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能力和态度,从而理解、解决相同或类似的现象和问题,并能继续进行学习和探讨。具体来说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

(1)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师选的例子必须是对学生有意义的,与他的经验有关,使学生觉得重要和有趣,否则就不可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学的每一个步骤,要同他们已经得到的经验及心理发展阶段水平相吻合,同他们的知识发展水平、审美水平、道德水平,以及他们的兴趣、思维方式、社会活动方式相适应。“范例”精选得好,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

(2)帮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范例学习的核心是要体现学生的积极和主动学习,范例式教学是对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的帮助。“范例式教学”中教师把问题留给学生,看成是对学生自己理解、发现、学习的帮助。其次,在“范例式教学”中,教师要具备“高度的耐心”,让学生从学习中尽可能地自己发现从特殊的或少数的范例中举一反三的途径;在学生学习有失误或遇到挫折时,应帮助他们冷静仔细地寻找原因,认识失误和挫折所在,从而明确掌握基本知识的正确途径,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范畴性的知识及其内部逻辑结构,鼓励学生培养彻底学习的勇气和耐心。另外,通过范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从中获得认知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表达、讨论技能,增强面对困难的自信心,逐渐学会处理众多的疑难问题。

总之,进入21世纪以来,宁夏高等教育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民族预科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教学新观念、新模式给民族预科教学改革带来了新视野,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将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促进我们努力培养大批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洪宗礼 《你看他(她)像谁》 情景语境作文教学 经典范例

1988年,洪宗礼先生的作文教学《你看他(她)像谁》[1]横空出世。对于该课的研究,韩雪屏先生先后发表了《一堂充满教育睿智和教育爱的课》、《真实・充实・教育爱》,曹兰发表了《在引写中达成“链”的精彩》,分别从教育心理学、对话教学、语文教育链等理论视角阐述了该课的价值。这些看法自有其道理。但似乎还缺少一种宏观的写作教育发展的国际背景。本文试图将该课放在国际写作课程范式转换的视野里,观照该课在我国作文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价值,从中发现该课作为早期情景语境作文教学课例,堪称引领我国中学作文教学范式转变的经典之课。

一、从作文教学范式转变看课例的价值

文章中心重在结果,意在写出好文章。其教学内容主要是主题、结构、语言等,写的文章注重文采,强调要有健康的主题。文章中心的问题在于缺乏语境意识,写作过程指导简单,主题单调,空话、套话、假话和大话充斥整个文章。

。。其中每一步骤的完成都有一定的方法供学生选择。但和文章中心一样,缺乏语境意识,学生写作积极性不高。而且不管什么文体都是同样的写作过程,容易导致写作教学程式化。

到了读者中心(交际语境作文)阶段,则力求避免上述两个范式存在的问题,强调写作是特定语境中的书面表达交际行为。。在交际语境写作范式中,写作成了一种有目的、有读者对象的言语交际行为,是一种生活需要,因而学生写作积极性空前高涨。

目前,西方各国正走进读者中心(交际语境作文)范式。而在我国,尽管三大范式都有存在,但仍以文章中心为主导,与西方国家处于交际语境作文范式阶段相比,至少落后了三十年。

洪宗礼先生的《你看他(她)像谁》,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正是世界作文教学开始出现交际语境作文范式苗头的时候。该课运用情景语境教学法,指导学生写作,恰与世界同步。其贡献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洪先生所处的时代,交际语境写作思想还未传入我国,在洪先生的“引写”理论中,只是提到情境引写法,也未提到交际语境写作。。李吉林的情境,是要人为创设典型场景,并非自然情境。而洪先生的情境,首先是一种自然情境,即情景语境。也就是说洪先生的情境引写,已经孕育着交际语境写作的做法,是一种情景语境写作。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你看他(她)像谁》创造性地预示着、孕育着中国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场革命――交际语境写作范式悄然来临。

因此,当我们读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中有言:“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3],“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4]这些语境写作教学思想时,我们不得不佩服洪先生的写作教学实践之早,认识到洪先生的作文教学早就进入了交际语境写作时代。

将该课例置于世界作文教学范式演变的大背景之下,我们可以发现我国作文教学的创造性实践并不比西方落后。

二、利用情景语境因素激活写作欲望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这一书面表达过程是在特定语境下进行的一种双向互动的对话过程,是具有特定读者对象、特定的时空背景、具体的写作目的和功能的书面语言表达行为,因而“写作思维的每一步,必须考虑将自己思维出来的文章材料、内容让读者、时空背景进行‘审核’,如果不能被读者、时空背景所接受,就要进行调整和撤换。。

在《你看他(她)像谁》中,洪先生着重运用了情景语境教学法,注意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提供真实的写作任务和真实的读者对象。

情景语境教学法是利用情景语境理论来指导教师教的语文教学方法。课堂情景语境包括课堂交际目的、交际话题、交际对象、交际关系、交际时间、交际地点、交际氛围和交际过程中的附着符号束等因素,它们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都有重要影响[6]。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课堂交际目标,将学习任务变成特定情景中学生的语文生活的真实需要;把握课堂交际话题,使教学内容具体、真实、集中;了解课堂交际对象,始终做到因材施教;确立恰当的课堂交际关系,使民主、平等、宽容的交际关系成为课堂交际的主旋律;顺应课堂交际时间,使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课堂交际时间要求相一致;利用课堂交际空间效应,调整师生人际距离,发挥空间物的理解和启示作用;揣摩课堂交际氛围,使情感表达与课堂气氛相一致;运用附着符号束,恰当地选择教具并适时地使用,正确使用态势语。

根据情景语境教学法,写作教学应自觉遵守情景语境的有关要求,坚持动态生成原则,主动地利用和发挥情景语境因素的相关功能对教学活动产生的正面影响,根据情景语境的客观需要进行表达训练,帮助学生确立任务意识和读者意识。

在《你看他(她)像谁》中,写作目的、读者对象、写作话题均源自于课堂情景。该教学借助于课堂情景语境因素,从而将写作变为学生的需要,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先看实录开头:

师:请坐下。同学们,本次写作训练我们要写一个人。写谁?(停顿,微笑)要写的人应在你们当中。

生:(悄悄议论)是谁呀?

师: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他(她)。

生:(讨论纷纷)会是谁?究竟是谁?

师:(板书作文题)

“人物速写”

你看他(她)像谁?

――为本班一位同学画像

写谁?清楚了吧。。

生:(笑)哦,原来这样。

洪老师一开场便吊起了学生的写作胃口:“同学们,本次写作训练我们要写一个人。写谁?(停顿,微笑)要写的人应在你们当中。”在学生急切想知道究竟写的是谁时才出示作文题目。而正是这个作文题目,引出了写作的任务和读者对象。

首先,《你看他(她)像谁?――为本班一位同学画像》点出了写作任务:通过写作让人猜到写的是谁。这种通过口头或书面描述让人猜猜究竟是谁的做法,是生活中常见的交际方式。这样,本次作文与生活接轨,成了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需要,也成了学生为了做事必须完成的交际行为。

在日常写作教学中,任务不清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写,感受不到写作的乐趣和价值,因而习作成了没有目的的一种受折磨行为。而洪先生的做法,命题中隐含了写作任务,将描述同学行为和外貌变成了一种实实在在的需要,使学生意识到写作就是在做事。

其次,这一题目本身还隐含着读者对象:现场的本班同学。写作本是一种交际行为,是要有真实的读者对象的。读者是写作情景语境中的交际对象,他不仅以阅读主体的身份存在于文本之外,而且以“隐含读者”的方式潜藏于文本之中。读者对象制约着学生在习作时注意选择不同的语体和语言的表达方式。

洪先生的命题充满读者意识。。。 注意不同的写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洪先生的命题,让人看到习作的读者对象就是现场的同学,是现场的同学读后猜测写的究竟是谁。这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另一方面也对学生的作文表达样式、结构、语言及表现手段产生影响。

20世纪80年代,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提倡读者意识的并不多见,而在教学实践中如此自然地令人感受到读者对象是谁的,则更是少见。那时的作文,没有读者对象,没有写作目的,因而学生写作兴趣很低也就不难想象。

因此,写作教学应该让学生明确“我们为谁写作”、“作文写给谁看”,要规定种种现实的或假想的读者。这是《你看他(她)像谁?――为本班一位同学画像》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

再次,《你看他(她)像谁?――为本班一位同学画像》还体现出写作话题的真实性。该文写作话题是为本班一位同学画像,即现场情景中的某位同学。。。这就为学生的有话可写提供了基础和方便。当然,这样说并不是就可以随便写,拣进篮里就是菜。具体的写作内容还受到写作任务和读者对象的制约。。否则,同学就无法猜出写的是谁,写作交际的任务就无法达成。

由上可见,本次写作提供了真实的写作任务、真实的读者对象和真实的写作话题等情景语境因素,让此次习作有充实的内容可写,写了还有用,因而可以在最大限度的范围内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三、根据情景语境作文需要学习写作知识

我国写作教学的问题之一是教师不知道教什么。一般的作文教学教的知识就是抽象的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文体知识,以及如何审题、选材、结构、表达等知识。这些由于过于抽象而脱离具体的写作语境需要,因而对学生写作指导意义不大。教师的教一般也就是出个题目,指导学生审一下题目就算完结了。这正如王荣生所言,中小学几乎无作文教学,中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处于不作为状态。

洪先生的作文教学不是这样的。洪先生强调写作教学要通过知识引写,重视引进合宜的写作知识,特别是与具体的写作语境相关的写作知识。在本课中,教师突出的是和具体的写作情景语境相关的人物速写知识。

通过人物描写让现场的同学迅速猜到写的是哪位同学,这里的写作任务和读者对象决定了写作的文体样式最好是人物速写。因而教师在本节课将写作知识定位为人物速写规则教学就有了合理依据。换句话说,这样的知识教学就成了一种真实的需要,而非可有可无的点缀。

当然,洪先生教授写作知识,并不是通过灌输、讲授来硬教给学生,而是根据学生的现有起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背景,结合所学的相关课文,通过学生的自主归纳,总结出相关规则。学生先是明白“人物速写”是用简练的笔法寥寥几笔就把人物的主要特征迅速勾画出来。接着在相互讨论中明确人物速写的要领:目力――敏锐的观察力;心力――深刻的思考力;笔力――运用简练的语言迅速描写人物的表达力。为了能够具体运用这个规则,教师又让学生现场描述戴同学讲故事的情景,具体感受如何运用这些写作知识。这样,由现象到抽象再到具体运用,学生通过归纳、概括、迁移掌握了相关写作知识。

这里,洪先生的做法至少给我们带来三点启示:一是作文教学必须教给学生写作知识,没有写作知识作支撑的写作教学质量很难保证;二是写作知识必须与特定的写作语境相一致,特定的写作语境决定了学习什么样的写作知识最有效,决定了什么样的写作知识才是学生最需要的;三是写作知识的提取需要学生参与,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写作知识才能发挥效应。

四、根据课堂情景进行情景评价

作文评价对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传统的作文评价大都缺少语境意识,不顾写作目的、不顾读者对象、也不顾具体作文,致使这一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但在该课中,洪先生创造性地根据课堂情景运用情景评价法,当堂评价学生作文,避免了上述问题。情景评价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学生作文进行随机口头评价,直接了解学生写作的动机、目的以及用语的依据,具有即时、亲切感强的特点。我们来看评价姚逊作文的片段。

在这个评价片段中,出现了突发事件,那就是被写者李响对文中写到他缺颗门牙非常生气,当堂和姚逊顶撞起来,顿时课堂气氛紧张起来。对此情景,洪先生沉着冷静,走到姚逊、李响的桌旁,面带微笑,语气和缓地对他们说:“别急,别争,请你们先坐下。我想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同学们也评价不一,有认为确实不好,有损同学的形象;有认为写得好,写出了人物的特征。。。这不仅令李响与姚逊同学握手言和,而且还在写作中加深了友谊。在评价过程中,洪先生紧扣人物速写的基本要求,从目力、心力和笔力三个方面引导同学互评、自评,准确判断学生的写作情况,在评价中能够以诚待生,坦诚相对,不说假话,不说没有根据的话;最小限度地贬低学生,最大限度地赞扬学生;力求,减少分歧,促进相互理解;高度信任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待生,对学生呵护有加,使评价既富有针对性,在评价中进一步巩固写作知识,又显得真诚自然,促进课堂和谐发展。

不仅如此,洪先生随机现场评价能够因材施教,巧借自己发出的声气息与面向身势,做到评价语言和声气息一致,评价语言和面向身势一致。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生情怀,达到“一切尽在不言中”的评价效果。

综上所述,在洪先生的《你看他(她)像谁?――为本班一位同学画像》一课中,情景语境教学法运用得那么自然无痕,令人获益无穷。尤其是当我们把这个案例还原到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去,更能感受到该课例的价值与意义。

参考文献

[1]洪宗礼.洪宗礼文集6.[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164-174.

[2]荣维东.谈写作课程的三大范式.课程・教材・教法[J].2010(5).

[3][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12.

[5]马正平.高等写作思维训练教程[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

篇10

要想提高小学作文水平首先就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下手。本篇例举了关于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的范例来展示参考文献的写作规范格式,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参考文献的写作方法。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靳健;;我国小学、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百年变迁[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石录;;反思小学作文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5期

[3]王芳;;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小学三、四年级写作标准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4]王铭;;谈小学作文教学理念的转变[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11期

[5]董俊英;;;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1期

[6]尚凤英;;论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J];科技信息;2007年09期

[7]杨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学生习作的几点尝试[J];科技信息;2008年27期

[8]潘杏丽;;小学作文教学的忧思与探究[J];科学大众;2008年11期

[9]李桂平;;小学作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7年02期

[10]蔡名华;;创设情境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课堂实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05期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高凤妹;新课程理念下的写作命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鲁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王琪;小学作文“先放后收”的基本理念与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周世国;小学作文迁移训练与作文主体性开发教学策略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杨柳;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6]赵东阳;小学作文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7]杨瑞;小学生习作“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张文彬;小学生作文中审美体验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小学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1]万增奎;教育行动研究的构思与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李志远,梁毅刚,李素英;论大学管理类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郭鸣宇;学习动机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闫蒙钢;高师化学系学生职业素质结构的调查与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5]张雪峰;陈丹;;《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国化改革的尝试[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杨厚芳;;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教材和教学——体育课改有关问题的思考与实践[J];安徽体育科技;2012年03期

[7]袁勇;云瑞江;;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8]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