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游园不值的诗意范例6篇

2024-09-29 来源:要发发教育

游园不值的诗意范文1

阳春三月,刚刚下过小雨,天色初晴,明媚的春光唤醒了诗人浓浓的游兴。他来到一家紧闭柴扉的庭院外,轻轻地扣响了柴扉,许久却没有主人的回映。是主人没有听见,还是主人不在家中,或是主人的清幽怕人打扰了。访友不遇不免令人惋惜,诗人却不想因此而破坏了乘兴而来的兴致,即使不能亲眼见到这满园春色,那探身出墙的一枝红杏不正把春的信息告诉我了嘛!

在这里诗人一步步引领我们进入这样的一个情景中,从乘兴而来到紧闭的柴扉,从“小扣柴扉”到“久不开”,从“满园春色”到“一枝红杏”,原来是开头的一个“怜”字就表达出了诗人和主人家对这样勃勃春色的向往和珍惜。同样我们从一个“怜”字和一个“小扣”的“小”字可以想象出诗人和主人家都是两

游园不值的诗意范文2

关键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则越来越快,而外来思想的不断侵入,导致许多医务人员的生活态度、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开始出现偏差的情况,导致医患矛盾不断加剧,医院的形象受到了巨大的影响[1]。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就成为各个医院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政治思想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医务人员重视程度不足

大部分医务人员对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片面的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属于医院组织管理机构的工作。与此同时,医院许多管理者也存在忽视政治思想工作实际效用的情况,存在过于偏重追求医院经济与业务的情况。此外,对“政企分开”的理解错误,导致医院内部存在“党政分开”的错误理念,部分医院甚至存在日常医疗业务与思想政治工作脱离的情况。

(二)政治思想工作方法过于陈旧

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医院部分管理者已经习惯了浓郁的特权理念与命令思想,政治思想工作仍然沿用传统的开会批评、学文件以及读报纸等模式,管理者在针对医务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时候,往往都是以行为管理为主,忽略了用情管理与说服教育,导致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并不理想。

(三)医院政工人员缺乏激情

随着医疗行业改革步伐的持续深入,医疗工作中存在的各种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新医改背景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任务与责任也就越来越重大,相应的压力也在不断增长。然而,因为医院对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许多政工人员却存在工作缺乏激情,积极性不足的情况,甚至存在被边缘化的情况。

二、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优化方法

(一)提升医务人员重视程度

要想提升医务人员对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程度,就必须要加大政治思想工作的宣传力度。医务人员是为广大患者进行服务的主体,其不仅是新医改任务与政策的践行者,同时也是医改政策的宣传者。因此,在宣传的过程中必须要密切围绕新医改各项方针政策来进行,使得广大医务人员能够正确理解新医改的文件精神与政策内容。医院进行的宣传工作主要包含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两个方面:对内宣传应当注重医院文化内涵建设,积极培养并传播医院的特色文化,以此来提升医护人员的凝聚力,使得医院内部能够形成良好的医风医德;对外宣传应当注重彰显医院的医疗特色,积极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通过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的充分结合,促进医务人员责任意识、政治意识以及大局意识的共同提升。

(二)改革创新医院政治思想工作机制

传统的医院政治思想工作方法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医院发展的相关需求,这就需要各个医院积极改革创新医院政治思想的工作机制,采用以党支部为核心、依靠工会组织、以及各个科室骨干和宣传组织人员作为主线的方式,将各级责任体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2]。在政治思想工作开展的同时,应当充分参考各个医院的实际状况,积极进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教育工作,同时要加强交流沟通,掌握医务人员的思想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不断优化政治思想工作的方法。;针对青年职工群体,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重点应当注重经济福利调整、职业生涯规划等。

(三)优化考核体系调动政工人员积极性

政治思想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提升政治思想工作的地位,将其纳入到年度考核工作当中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各个医院进一步明确各个科室的对应职能,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使得相应责任能够落实到个人。针对医院政治思想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必须要进行及时的处理与分析,同时遵循奖罚体系,给予对应的奖惩。与此同时,医院还应当不断健全考核制度与指标,保障政治思想工作评价机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以准确反映出广大医务人员的思想情况,以便于政治思想工作能够进行针对性的优化[3]。

医院应当为政工队伍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工资福利体系,充分结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使得政工人员能够在精神层面与物质层面得到满足,切实提升政工队伍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为主动的参与到医院经营管理工作中来。与此同时,医院还应当通过加大培训教育力度与积极引入人才来提升政工队伍的综合素质,进一步夯实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人才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处在当前新医改步伐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也必须要进行积极的改革创新。这就需要各个医院正视当前政治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改革创新医院政治思想的工作方法与工作机制,促进医疗事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艳军.新形势下提高事业单位政治思想工作效率的方法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04:25-26.

游园不值的诗意范文3

新课程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事实上,儿童具有潜在的学习欲望,就在于教师能否去激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以一种主动的精神去汲取知识、运用知识。

《游园不值》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诗中描写诗人春日游园观花的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全诗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景中含情又景中寓理,既能引起读者的许多联想,又能使其受到哲理的启示,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一、激趣导入

师:春天到了,春姑娘迈着轻轻的脚步走来了,现在正是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你们眼中的春天,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生:春天来了,小鸟在空中飞舞,小草发芽了,小孩子在树下玩耍。

师:是呀,可是春天美在哪里呢?

生:小鸟在枝头在叽叽喳喳地歌唱。

生:春天来了,鲜花盛开,绿草如茵。

生: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着。

生:柳树发芽了,露出嫩绿的叶子,看着这碧绿的柳枝,不禁让人想起贺知章的诗《咏柳》。

师: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他的诗,感受一下春天的美。

生齐背: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师:春天是美丽的,是诱人的,令人陶醉。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用诗文来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赞美春天的诗――《游园不值》。

生读题。

【评析:古诗云:“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读罢上述教例,给人的感觉真可谓是自然而然,没有一丝矫揉造作之感。不是吗?春季谈春,见证春天,用古诗来感受春天美好的意境,正适合时宜。老师的语言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学习一首赞美春天的诗,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足见教者开场艺术之高、之妙。】

二、自读诗文

。有谁了解他?

生:我知道叶绍翁是南宋时期的诗人,字嗣中,号清逸。

生:我来补充,叶绍翁最擅长七绝,著有《四朝闻见录》。

师:自由朗读全诗,能不能做到通顺流畅。

生朗读后指名读。(谁来读一读,我们一起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第一位读后,评价:

生:老师,总体上他读得不错,但刚才他读错了一个字。“扉”读第一声,不读作第三声。

第二位读后,再评:

生:他读得字音正确,也比较流利。

生:老师,我觉得他们读得太平淡了。?

师:好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生读。

师:读得真好,不仅把字音读准了,而且抑扬顿挫,很有韵昧。同学们,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生比赛:

师:听你们读得这么热烈,老师也想读一读。

师读。

师: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老师读得很有感情,情绪饱满。

师:谢谢夸奖!不过,今天吴老师的声音有点沙哑,没有你们的声音好听。我相信,你们中一定有比老师读得还要好的。有信心超过老师吗?

生挑战。

评析:好一个自读诗文!虽是自读初读,却已是声情并茂,抑扬顿挫,韵味十足,可见教师点拨艺术之高。在这段教学当中,教者没有充当裁判、教练,而更近似于一位文艺节目的主持人,让他的学生在尽情展示,自由评点,激情赛读,“这边歌来那边舞”,甚至连老师也不甘示弱――“粉墨登场”一回,最终引起了学生的挑战。这一片段表面看很热闹,热闹之余,我们不难看出教者的“匠心独运”――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只有充分地读,读出情,读出味,才会帮助学生去品味、欣赏,从而更深地去感悟古诗。

三、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比老师要棒多了。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从诗文中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就是说,有一枝红杏从墙里伸到墙外来了。

师:对,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课文中的插图,画中的杏花开得多艳呐,它已经越过墙头。

生:我读懂了“春色满园关不住”,这句说这满园子里春色是关也关不住的。

师:对,这句浅显易懂,表述方式和现在的一样。

生:我懂了“小扣柴扉久不开”中的“小扣”一词,它指的是轻轻地敲打柴门。

生:我知道“柴扉”就是指柴门。

生:我懂了“久不开”的意思,是说很久也没有人来开门。

师:为什么很久没有来人来开门呢?

生:可能是主人不在家吧。

生:因为他轻轻地敲打柴门,所以主人听不见呀。

生:也许是因为主人在睡觉,没有听见敲门声。

生:也许是主人在园子里欣赏春色,被园的花草树木陶醉了,因而没有听到敲门声。

师:你们的想象可真丰富,那么,诗人心中是怎么想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一句诗。生读。

生:老师,什么是屐齿?

生:我知道,屐齿是指木头做的鞋子下面的横条。

生:我想大概是鞋子底下的纹路吧。(抬起脚,演示给同学看。)

师:对,不过诗人穿得不是我们这样的鞋子,他穿的是一种木头鞋。请大家观察一下插图。

生:我知道这句是“苍苔”指的是青苔,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苔藓。可是我不知道这句中“应怜”是什么意思?

生:我查了资料,我知道这里的“怜”不是指现在的可怜,而应该解释为“爱惜”。

师:对,你能通过查阅资料来理解,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这里的“怜”是喜爱,舍不得的意思。因为是诗人自己的猜想,所以他用了“应”字,这里解释为大概、可能。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生:主人舍不得屐齿印在他的青苔上。

生:大概是主人舍不得我的屐齿在他的青苔上留下印迹。

生:他们说得还不完整。应该解释为:大概是因为主人爱惜自己的青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吧。

师:看来同学们都理解了这句诗。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小扣柴扉久不开”了吧,你们能用“因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为……”这样的句式来回答吗?

生:大概是因为主人爱惜自己的青苔,怕我的鞋子踩坏吧,所以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很久也没有人来开。

生:之所以我轻轻地敲打柴门,好久也没有人来开门,也许是因为主人怕我的木底鞋踩在他的青苔上。

【评析:“诗人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如何让学生入境呢?《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没有对话就没有沟通,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学。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对话来感悟、来体验。上面的教学中,在整体感知古诗后,教者就让学生与文本、诗人直接进行了对话,理解了古诗的大意,悟出了诗人由扫兴到高兴的情感迁移,让学生入情入境,学生俨然已成了诗人,从而真正悟出了古诗的内涵。

四、领悟诗情

师:诗人满怀喜悦去朋友家观赏美景,结果却没有见到主人。现在你知道《游园不值》的意思了吗?

生:游园不值就是指想去朋友花园游玩,结果没有碰到主人,扑了个空。

生:没有遇到主人,吃了个闭门羹。(学生大笑)

师:对,说得很形象,诗人兴致勃勃地来,却碰了个钉子。你们想,他此时的心情怎样?

生:他肯定是非常失望。

生:他感到非常扫兴。

生:他的心里肯定在埋怨,这个朋友真不讲交情,不够义气。

生:我觉得他朋友真够小气的,美景是让人欣赏的,何必自己一个人独占呢?

师:诗人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本来十分扫兴,无意间抬起头,却发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枝红杏带给了诗人意外的惊喜,不由发出感叹。

生齐答: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一起再读全诗。

学生朗读全诗。

。在古诗《游园不值》中,诗人流露出了其前后两种不同的感情,但这样的感情变化教者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学生的读和悟去体会的,难怪学生一个个形象地揣摩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因为此刻他们已完全置身于诗中,完全领悟了古诗所蕴涵的感情,完全成为了诗人自己。】

五、品评诗文

师:诗人叶绍翁很巧妙地把自己一次游春的经历用凝炼的诗句描绘出来,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喜欢之情。读了这首诗,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说原因。

生:我喜欢“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这句话告诉我们春天已经到来了,红杏已经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向人们报告喜讯呢。

生:我喜欢“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这句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不会因为你的吝啬小气而推迟到来的脚步。

生:我也喜欢这句,春天的美景是关不住的,季节的轮换也是谁也挡不住的。

【评析:《语文新课程》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尽管学生已经领悟了诗情,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古诗句中还是有他的“最爱”,学生的“最爱”也正是其感受最深的地方,这一环节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六、拓展学习

师:刚才,我们一边学习读书,一边揣摩;一边读书,一边体会,不仅学懂了古诗,而且还把古诗读得有滋有昧。大家愿意试着用这种方法再学习一首描写明媚春光的古诗吗?

生齐:愿意。

师出示朱熹的《春日》。

生齐读: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师:同学们可以通过多读、多揣摩的方法,反复练习读古诗,看谁能用最短的时间学会它。

生读诗,小组讨论交流。

师:在诗歌的百花园中,描写春光的诗歌还有许多许多。下面就请大家边听音乐,边欣赏着美丽的春光,想想:你还能回忆起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或者是想说哪些赞美春天的话?

生回答:杜甫的《绝句》,白居易的《忆江南》,杜牧的《江南春》,贺知章的《咏柳》。

师:现在,你最想朗诵的是哪一首古诗?就请你站起来背诵。

生背诵。

【评析:《新课标》指出:“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我们的语文不要局限于课堂40分钟的文本资源,要善于开发、引导学生去拓展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走进更广阔的学习时空。所以,在学完古诗后,教者将学生带进了古诗的王国,让他们尽情地去回味,乃至着迷,达到了语文课堂所追求的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的境界。】

七、语文实践

师: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使得我们大家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课下请大家继续收集有关古诗或者创作赞美春天的诗歌,下次我们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内容就是召开《春之歌――诗歌朗诵会》。

【评析:课将停,意犹存。学生还沉醉在古诗的美好意境之中,此时此刻的他们已完全陶醉了,他们不希望课堂的结束,希望仍然停留在这一美好的时刻,让他们尽情地欣赏品味。教者以此为契机,给学生一个再次欣赏的机会――诗歌朗诵会,又一次给学生增加了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正如《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言:“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总体赏析】

一直以来,我们教学古诗的步骤大致为:说诗题、解诗意、设诗境、悟诗情的四段式。今天教者独辟蹊径,以对话贯穿教学的始终,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吸引学生对古诗入迷的做法,上出了一堂令人拍案叫绝的好课。

游园不值的诗意范文4

关键词:古诗教学;生命气息

一、以诗解诗,善用对比勾连

。南宋诗人翁卷的诗《乡村四月》描绘了江南农村春夏之交的独特风光。 前两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表面上看,这两句诗很朴素很平常,但是闭眼一想,就像一幅画一样:

江南四月,子规声声,烟雨蒙蒙。这是万物生长的时节。漫山遍野,草木皆已返青,满目葱茏,生机蓬勃。稻田、水塘、沟渠全都是满满的雨水。要是天气晴朗,视线清晰,很多杂色的东西也会看到,诸如房屋村舍、小桥幽径等等。现在雨雾蒙蒙,迷蒙之中,映入眼底的只有那些大块大块的主体色调。色调是清新的,视野是开阔的,乡村四月雨量充沛、草木吐翠、万物生长的特点得到很好再现。

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诗意美感?不妨找出同样写乡村题材的雷震的《村晚》,进行对比学习。在对比中,领略诗歌的表达艺术、美感特点。《村晚》开头两句是:“水满池塘草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虽然都是“水满草满”,但是,“陂”比不上“山原”的体量,“池塘”比不上“川”的浩荡。因此,池塘里的水没有川里的水盛大,陂上的草没有山原上的草无边无涯,也就是当然的了。还有,写草说的是绿,写水说的是白,更能够突出草木的茂盛和水势的浩渺。由此以鲜明的色调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很大的想象空间。“水满池塘草满陂”,完全是写实,实写,缺乏这样的艺术张力,不能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再看第二句,“子规声里雨如烟”,是写动态,有布谷啼叫,有细雨飘洒。布谷有催耕鸟之说。在烟雨蒙蒙中,它边飞边鸣,发出的音节有如在说“割麦插禾、割麦插禾”。《村晚》第二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仍然是静态的景物,静止的画面。翁卷的诗上下句相连,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把乡村景象写得充满生机活力,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乡村气息。这些都是雷震的那首诗不能比及的。在对比中,学生对诗歌的表达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进而就能走进诗歌,热爱诗歌。

二、探讨语词,注重文化内涵

很多语词被赋予特定的文化内涵。如落叶、明月、长亭分别有伤时、思亲、惜别的思想感情在里面。因此,落叶悲秋,望月怀远,长亭送别,也就成了古代诗人们常常吟咏的主题。今天,我们学习古诗就要从探讨语词的文化内涵入手,这是读懂诗歌真意的前提,由此才能知道诗人心之所系,情之所钟,意在何处,从中还可获得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密码。

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写的是诗人拜访朋友,朋友不在家,没有人给他开门这件事。那为什么要说“应怜屐齿印苍苔”呢?这其中“苍苔”一词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

“应怜屐齿印苍苔”,从字面上讲是猜测主人不开门的原因,真正让诗人属意、上心的恐怕是园子里的自然景色――满园青苔多绿,园子环境多静啊。青苔是附地而生的绿色苔藓植物,远离从骑杂沓和人世喧嚣。李白有“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韩愈也有“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一句。在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地方,青苔是长不起来的。爱清净的文人雅士往往喜爱青苔。刘禹锡的《陋室铭》描绘陋室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成了幽居环境的美好点缀。诗人此次访问的园子,正是一个清净的所在。“应怜屐齿印苍苔”,隐含这样的信息:朋友的小园,苍苔青青一色,如同绿色的地毯,上面没有木屐的齿痕。因为没有屐痕,非常的完美,所以怕木屐在上面留下痕迹。主人就居住在这样一个人迹罕至、长满青苔的园子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乐于生活在这样一个清静的园子里,主人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从中不难想见一二。

进一步想,怕踩坏青苔,竟然成为主人不来迎客开门的一个理由。不论是真是假,有此一说,值得一说,足见苍苔多美,多么招人爱怜。说的是主人爱惜青苔,实际上是诗人自己爱惜青苔。正是诗人自己喜爱了,由自己爱青苔,想到主人也爱苍苔,以己度人才有那种猜测:“小扣柴扉久不开”,不是别的原因,大概是爱惜苍苔,害怕“屐齿印苍苔”吧。不是自己心生爱慕,哪能产生这样一种奇异的想法呢?

试着把原诗句变化一下,改成直白的表达“应是朋友今不在,小扣柴扉久不开”。诗意和诗情不存在了,只有具体的“游园不值”的交代,没有环境色彩和人文情调。两相对比,可以体会出“苍苔”带来的浓郁的诗情。

三、拓展想象,感受生命气息

张继的《枫桥夜泊》,从字面上理解很容易,要体味诗人愁思难遣、彻夜无眠的心境很难。而不入境,难出味。教学时,可以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意境,展开想象:

(播放钟声)听……在这幽冷清透、万籁俱寂的时刻,在诗人夜深未眠,愁肠百结的时候,寒山寺的钟声突然悠悠响起,一记记撞击着诗人的心坎。

千百年来,在夜半钟声的回响中,有多少繁华似落花流水,有多少荣辱得失随风而逝。千百年来,夜半钟声应和多少旅人的愁思,敲打多少世人的无眠。苍老缅邈的钟声,如老友的絮语,诉说岁月的沧桑。在茫茫宇宙中,在这静静的午夜,这是心灵的邀约,无言的对语。诗人在萧瑟凄清的寒夜,在忧郁落寞的旅途,应该有许多心里话想倾诉,少不了一番“我身何在,我身何往”的心灵叩问。在这静谧的午夜,没有人打扰他们的交流。同学们能设想诗人都想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学生先动笔写,然后在班上交流。待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听静夜之钟声,唤醒梦中之梦。”(语出《菜根谭》)钟声那恒久的韵律,具有一种净化心灵的力量。钟声一下一下响着,在天宇间回响,也在诗人心中回响。这是苍天对人生烦忧的解答,对人世失意的问候,对人生落寞的抚慰……意念在钟声中消散、升腾,思虑在钟声中澄澈、通透。孤独的旅人,和悠远神秘的万有世界有了心灵的应和。有人说,“张继的枫桥一愁,愁出深深的情怀,愁出无穷的力量,愁出无限的人格”。其实,赐予枫桥一愁如此魅力的,正是夜半的钟声啊。

游园不值的诗意范文5

那么,怎样在古诗文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显然,在语文教学中,培育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是“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下面结合我长达六年的古诗文诵读教学,谈谈笔者的看法:

一、配乐吟颂,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主要通过美的形象去调动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及个性、爱好等心理功能,做到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古诗文,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是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它高度精练、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美。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在古诗教学中将音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欢快优美或激越高昂的旋律中反复吟颂,把学生带到诗的意境中去体会,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诗歌作品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

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一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描写了春光烂漫的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趣。满路的鲜花,飞舞的彩蝶,婉转的黄莺鸣叫声,配上民族乐曲中轻快的小调,让学生合眼吟颂、欣赏,就能让学生与诗人一起感受到春光在视觉和听觉上给予的无限美感。

李白的名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则通过雄浑的音乐带给学生一种气势磅礴的美。。

二、推敲词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特征反映之一的文化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古诗中有些字词的意思与今已大相径庭,所以,在古诗教学中很有必要反复推敲。

。?学生马上回答,想像到了满园的春色,想像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出这是诗人游园得到的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因此,诗人会感到怎样?学生就明白这里“不值”应理解为没有遇到。通过这样一番推敲,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能力无疑得到了提高。

三、借助画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赏画、绘画能力

诗,是语言的艺术;画,是线条色彩的艺术。诗画历来不分家,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不仅是一首描写春色的好诗,更是一幅生机勃勃、情味隽永的春色图。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搞清如此美丽的春色图上画了哪些景物?依次为: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西岭、雪、船。。。次句写远景,由近及远,由低到高写天上的景物,仰望鹭上青天。第三句远眺西岭千年积雪。末句又由远及近,写到家门外的千帆待发的船。然后深钻,明确各景物的特点,并体会图画的色彩美。接着让学生动笔画一画诗所表达的内容,将美术教学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选其中画得较好的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出来,从而将教学推入一个。学生不仅能说出诗意,而且通过析画、绘画、赏画,使诗意、画意相得益彰。

四、扩展想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言微旨远的古诗历来以“言已尽而意无穷”为佳。因此,教师在古诗教学时,应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句咀嚼精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如教学苏轼《题西林壁》一诗时,为了培养学生体味含而不露的文字能力,通过诱导学生寻求句外句,悟出诗人“不说出”的哲理,设计问题。如果把上句“不识”换成“要识”,即要识庐山真面目,想想下句该怎么说?学生就能立刻回答出“就得走出庐山”或“要身在庐山外”,然后问这两个句外句说明了什么?你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通过这样的问题设计,就能扩展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想像,使他们获得诗人认识事物的观点、方法。

五、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

。学生所处的时代与诗人所处的时代相差很远,他们不可能理解古时的许多事。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再现当时的环境,介绍当时的地理位置。这样,学生易于明白诗中的方位,诗意自然易被学生理解。

。课件出示当时的地理位置,黄鹤楼在西边,孟浩然要去的扬州在东边,所以用了“西辞黄鹤楼”。

游园不值的诗意范文6

一、巧用音乐,激活“诗情”

在古诗中,有很多作品都是流传千古的绝唱,可以说古诗与音乐有时候往往是合二为一的。。

1. 乐曲烘托,感受诗情。古诗具有音乐美,主要体现在古诗的节奏十分强,韵律也十分和谐,可以说一首古诗读起来就是一曲音乐。古诗与音乐是相通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古诗的内容特点给古诗选择相应的乐曲进行烘托,从而渲染古诗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诗性。 例如,李白的《赠汪伦》这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是,现如今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因此,学生是很难感受到诗人在诗中表达的这一情感的,特别是在友人离去以后“恐难相见”的依恋之情学生更是难以体会。因此,在教学中,我利用《送别》这一乐曲为依托,把学生带入了“长亭外、古道边”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的悲凉意境。。

2. 背景配乐,表现诗情。音乐是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让诗歌走进音乐的殿堂,让学生在有声的世界里焕发出一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诗性美。因此,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古诗配上一定的背景音乐,从而深刻地表现出古诗的诗情。例如,在教学孟浩然的《春晓》这首古诗时,我通过上网查找到网络热播歌曲《水调歌头——中秋》为其配乐,这样,就在背景音乐的支撑下,这一首古诗又别有一番风味在学生的心头。学生在《水调歌头——中秋》这一背景音乐的配乐下,对《春晓》这一首古诗进行了反复吟唱,在反复吟唱的过程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诗人在这一首诗中所表达的“惜春”的情怀,他们的情感也立刻被感染了,很快地进入到了古诗的情感世界,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复制”画面——体验画意

一首古诗虽然只有短短几十个字,内涵却十分丰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明了古诗具有丰富的意境。但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差,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诗中美丽的画面“复制”出来,从而刷新美的意境。

1.电脑绘图知诗意。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散发着无穷无尽的韵味。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初知古诗的大致内容以后,利用电脑绘图来表达古诗的优美意境,从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与古诗进行深入对话。 例如,在教学古诗《游园不值》的最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两句诗所体现的意境美。我让他们在自己的电脑上尽情画,然后细心修改。学生发散性思维,突破时空的局限,用现代的春天画来表现这两句诗的内容,不仅有陆地上春天的表现形式,而且还有奇思妙想,描摹出园中海底的春景图。于是一幅幅精彩的富有创意的电脑创作画绘成了!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