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勇气读书分享会 | 你是生活的创造者并非适应者

2024-12-21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勇气读书分享会第一期,周六晚上如约而至,作为001号分享员,今天和老师们交流的是2019年阅读的第一本书《洋葱阅读法》及读书笔记。

从羡慕到行动,从日更到打卡

为什么新年读书要以《洋葱阅读法》开始?为什么要用读书手帐的形式记录下来?其实是对锁新华老师的羡慕,作为一名新教师,他能够把自己跟着青椒计划一年走过的历程记录下来、画下来,一年过去之后在跨年读书会上和我们分享的时候太让我们惊艳和羡慕了!岁月留下来的就是丰盛,当我们回过头再去翻阅着一本本的记录的时候是非常有成就感。虽然自己没有锁老师画画那么漂亮,就借助了一些小贴纸来完善,给读书笔记也包了书衣,为自己新一年的阅读计划增加仪式感。

新的一年我们在一起读书、一起打卡,从这个活动中去体会老师们在读书打卡过程中经历和感受,去经历老师们所经历,互加计划是活动的发起者同时也是经历者。

2019年,我的阅读计划分为了两个板块,一方面是兴趣,另一方面是职涯。在简书上看到很多文章在写关于《洋葱阅读法》的读书笔记,个人也是想通过了解阅读的方法论,为新的一年阅读做好良好的铺垫和规划。

这一章的书里了解到读书阅读的本质,我觉得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做了一个思维导图,那从这边右上角开始看起! “阅读就是在可以利用的时间里以你自己的理解的程度去学习”。这一句话里面有三个核心关键词,最深层次的根源是人,是自己的一个阅读状态、阅读目的、时间精力、还有我们每个人的内容;第二个是阅读的对象,最后一个关键是输出,比如做一个分享、小组内的老师们和孩子们进行打卡分享,还有用PPT、用思维导图、用笔记便利贴等等呈现出来。

第二章“训练你的海盗大脑”,从逆时针的方向来看,了解大脑的偏好,精力管理状态,用好注意力,提升专注力。我们的专注力和注意力有哪些区别?注意力即找到自己适合看书的那个时间段,专注力就是在我们的特定时间里只用心去做一件事情,并且努力做到极致!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当我们开启了勇气读书会,阅读却只是被动学习到10%,听和看有20%,示范和演示呢是30%。当我们进入小组讨论实作演练后,教别人及时应用,主动学习就达到70%和90%。分享是反复的学习过程,在读书的过程中要不断去学习,然后还更重要要把这种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

这一张师在跨年读书会的时候画的,将勇气读书会上推荐的一些书目的名单简单的画了一下。有的老师会问我,做一篇笔记用多长时间?其实看书的时间会多一些、先快速阅读、再重点阅读和做笔记,就容易和很快了。做笔记很像小时候做手抄报一样,想到什么就整理成思维的框架记下来就行,,千万不要怕错,做错了怎么办,是不是要擦掉?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在落笔之前想好大概的框架、落笔,哪怕不大好也是讲错就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阅读体系,阅读体系可以通过四个方面:第一个是碎片阅读,比如经常刷公众号的文章、知乎等,需要做的是“提炼、链接、融合”的过程。第二个是快速阅读,我在做读书笔记的时候就是先快速阅读,然后再重点回顾和复习圈画的重点。

第三个是主题式阅读,简书的发现页里会通过大数据推送你喜欢阅读的内容,做主题式的研究。帮助建立我们的感性认知,建立起自己的一个书单,然后确定我们读书的框架,并带着这些我们想要去了解的内容寻找答案,主题阅读就是拓展我们阅读的广度。

第四个是深度阅读,从兴趣入门,到广度再到深度阅读。寻找各个书籍的一个联系,去探索冰山以及多场景实现多场景的应用。

也有一些老师是把看书的想法,直接记在书上。这种情况不大适合在后面整理知识晶体、再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最好的办法就是做成读书卡片,随即调用。

那阅读和读书笔记的本质其实是在帮助我们进行独立思考,帮助我们提升好奇心,并且拥有检索的能力。我们每读一本书,每学习的一个自己不熟悉领域的知识,都可以被称为知识晶体。可以帮助自己形成思维模式思维结构,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如何做读书笔记呢?本书中介绍了逻辑链,最重要的是将学习内容“可视化”,用一些APP去帮助自己收集和整理,只要很容易的去找到这些知识即可。

你是生活的创造者并非适应者,亲手创造一份美好和可回顾的2019年读书笔记,就在每天的读书和打卡中,期待老师们的分享。

勇气读书会-第一期

#读书 #手帐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