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据传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裹。红包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年俗文化送红包和收红包都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祝福,看看下面这些来自艺酷平台的,让人眼前一亮的红包设计,能否挖掘你积淀已久的乡愁
当然,为了照顾大家需求,我们也推出了创客贴的呆萌模仿版,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图片下方链接直接使用模板——点击绿色按钮使用哦
天津版 呆萌版
说起天津,能想起很多,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泥人张,杨柳青年画… … 但天津话似乎“更哏儿”。2017丁酉鸡年, 国人以六为顺, 六只可爱的小鸡,说着天津方言,和谐,快乐,接地气。以天津特色组成的绚烂公鸡体现“哏儿都”“哏儿“在哪里!一首藏头诗: (津府故里享太平, 门外墨秀送安康, 祝酒迷香亲如故, 福泽凤凰开泰祥)既是天津人对天下同胞的祝福,也是海外游子对家乡的依恋,乡音,乡愁已融入血液。祝愿华夏儿女,平安,幸福,快乐着!!!
辽宁版 呆萌版
在东北农村生活过的人,大都听说过“熊瞎子掰苞米”的故事,身强力壮的熊瞎子进到了苞米地里,恨不得把所有的苞米都吃在嘴里,夹在腋下。嘁哩喀喳,一路走来,掰一个,吃一个,夹一个,丢一个。最后到了地头,才发现辛辛苦苦忙乎了一场,除了吃到肚里的,结果还是丢得多,捡得少。熊瞎子的智商,当然搞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原委。但聪敏至极的人类有时候也会“揣着明白犯糊涂”,时不时地要来上一番类似的“瞎折腾”。
人生在世,面对大千世界花花绿绿、千姿百态的缤纷万物,常常会感到眼花缭乱,头晕目眩,不知所措。在形形色色的诱惑下,那些原本隐藏于人性骨子里的大小欲望,就会不由自主地冒出来,搅得人心乱了方寸,难以自控。这时,有些人的心态就如同熊瞎子一样,恨不得什么都拿到手里,什么都占为己有。所谓的物欲横流想来就是这样一种情景。
山东版 呆萌版
山东“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灵感来源于儒家文化的“仁”字。“仁”,从人从二:从人,表示一个站立的人;从二,表示:1,复数。指“不仅是我一个人,还有我以外的很多人,将心比心对待每一个人。2,代表天、地,指做人要效法天地。仁字从二不从三,即要化掉人心,怀天地心。3,为上。代表崇尚、提升、升华。以两个圆形置换“仁”中的“二”,采用均等互置的版式构成,同时两个圆形又以日月交替之式贯联整个红包封面。
湖南版
毛泽东来自湖南,是湖南的代表性人物,而人民币上的头像正好是毛主席,于是红包巧妙地采用镂空设计,当百元人民币装入红包的时候,正好露出毛主席的头像,寓意毛主席向全国人民拜年的美好祝愿。设计形式简单直接,新颖有趣。
哈哈,但我觉得用一个我大中国地图的吸附框更妥当
甘肃版 呆萌版
利用飞天作为主形象,展现灵动秀美的甘肃印象,以敦煌壁画为背景,色彩利用敦煌壁画提取出的三色进行设计,以自由不拘的版面设计,体现甘肃人粗犷与细腻,豪放而好客之情。红包背面利用嘉峪关的建筑线型,与鸡叫拟声“O”组成“春”字。
另外还有更多省份的红包设计,可以去艺酷看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