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2024-12-20 来源:要发发教育

  人生总是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才慢慢的成熟,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数和年龄,不然怎么很多人岁数大了,依然不明白人生的本质呢?使人成熟的经历和岁数。

经历的事情多了,自己扥内心也从年少时的桀骜不驯,年少轻狂,不知道天高地厚,自以为是,开始变得平静如水,开始慢慢的波澜不惊,遇到事情慢慢变的风轻云淡,开始从年少走向成熟,真正成熟的人不是特别多,并不不是每个人都会从经历的事情中感悟到道理的。

我说说我自己的例子大家就可以看出来,我家是农村的,小时候到县城来买衣服玩特别开心,觉得县城可真大,充满好奇,年少时是仰视县城得心理。

然后到了20几岁,正是青春年少,风华正茂,是最美好的年华,也是最叛逆的岁月,出去广州大城市,看到那么多的繁华,没见过的地铁,广州塔,大剧院,各种各样的新鲜事情,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外面的世界真大真繁华,开始对外面很喜欢,开始看不起自己老家,对老家是鄙视的俯视的心理。

然后经历一段岁月,回到老家,已经是历经沧桑,太多事情的打磨,心终于踏实下来,开始觉得老家也挺好,城市的好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心,如果你努力,在任何地方都差不多,所以最后以平视的心理看待老家。

这个过程走了好几年,有的人一辈子也没走完,开始看山是山,中间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还是山,其间人要经历很多事情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改变,和人的悟性有关的。

人生三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佛家讲究入世与出世,于尘世间理会佛理之真谛。人之一生,从垂髫小儿至垂垂老者,匆匆的人生旅途中,我们也经历着人生的三重境界。

人生第一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涉世之初,还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对许多事情懵懵懂懂,却固执地相信所见到就是最真实的,相信世界是按设定的规则不断运转,并对这些规则有种信徒般的崇拜,最终在现实里处处碰壁,从而对现实与世界产生了怀疑。

人生第二重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是水。红尘之中有太多的诱惑,在虚伪的面具后隐藏着太多的潜规则,看到的并不一定是真实的,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很容易地我们在现实里迷失了方向,随之而来的是迷惑、彷徨、痛苦与挣扎,有的人就此沉沦在迷失的世界里,我们开始用心地去体会这个世界,对一切都多了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单纯意文上的山,水也不是单纯意义的水了。

人生第三重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是一种洞察世事后的反璞归真,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境界。人生的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断的反省,对世事、对自己的追求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认识到“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要放弃的是什么,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在内了。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才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人慢慢懂得生活的本质,平平淡淡就是真,如白开水一样,虽然各种饮料很好喝,但是都不解渴也不健康,人年轻时候都是喜欢饮料,看不上白开水,到了一定的岁数后就会理解,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生活的本质,并没没有那么多五颜六色,都是虚幻的,都是空的,年少时看不懂生活,会被其迷失本性,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会理解,简简单单就是最好的生活。

生活如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奇,怎么让生活变得有味道在与你的心态了。

到了一定的岁数就会向往平静的生活,平平淡淡的和爱人走一生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很多人走到第二步就停止了,生活充满各种烦恼,很不开心,人生很不幸福,其实只要在进一步,就海阔天空了,其实你就是整个世界,世界就在你心中。

山还是那山,水还是那水。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