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你是谁、能做什么、想做什么”这3件事和别人无关

2024-12-20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你认识谁、你的朋友是谁、你的父母是谁、你的孩子是谁,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

教育孩子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

上个星期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去采访了一所学校的校长。采访的照片在朋友圈被转发点赞。留言里,褒奖或不屑的都有,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所以我做了个统计的回复:重要的不是你采访到的是谁,重要的是你是谁。

这次采访也验证了我坚持的教育理念:

A. 从小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习惯,应该坚持

但我想补充的是,这个阅读,不是说你刻意计算给孩子读了多少本书、讲了多少个故事,而是经过早期的引导,让孩子自己真正爱上阅读、打开对未知世界的求知欲。

B. 从小和孩子一起运动的习惯,应该坚持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因为近几年自己比较喜欢偏静,连运动的倾向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能和男生一起踢足球打篮球,到近几年只做做瑜伽和坚持步行。而孩子的兴趣爱好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主要养育人的影响。

C.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创造想象的习惯,应该坚持

比如:当幼儿园布置一个手工作业的时候,孩子不会做来求助你帮他做,我一定会坚持让他自己先试试看;或者当孩子需要交一份画画作品时,我告诉小子你可以把你看到的和你脑子里所想的用你的笔和画来尽情展示出来。

D.允许孩子犯错、适当吃苦的习惯,应该坚持

比如:孩子端着自己吃完饭的碗筷拿去厨房时,不小心摔碎了,要让他知道是自己没拿好,而不是因为他还小;当暴雨天气的时候,不会允许孩子请假在家不去学校。

教育,看似两个字,落到实处真的是方方面面的细节。

②请不要拿你的“前任”说事

昨天在加班。午休时收到了这样一条微信:对了,请问你现在是什么职业?

我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出于礼貌,我回答了对方。然后对方又问:你认识我吗?你看来不认识我,百度喽

我觉得没有必要再对话下去。

不是所有人都认识你,哪怕你再有名。更何况,好汉不提当年勇。大师不问出处,名人不炫父母。

无用的和有用的,都可以留给你的孩子

说到我的工作,我的先生其实一直不怎么赞同,当然也不反对。他不赞同的原因很简单:真正做教育的人都不赚钱。他不反对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你喜欢,你喜欢就好。

我们俩在这方面的看法还是不谋而合的。换句话说,没有他和家这两个坚强的后盾,我也会为生计所迫。好歹现在,我还能做点“非实体经济”的事。

他一直说,讨了个老婆,别的不会,就是个诗词歌赋的穷书生。一开始我还有点不高兴,觉得被轻视了。后来也承认,一个家里不能所有人都活在精神世界里,我应该庆幸我们在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分工很到位。

我们俩也会分别传递给孩子“有用”和“无用”的东西,但不管怎么教,都不刻意,不是为了结果而做的过程,而是做了过程才有结果

别人的成就,请别挂在你的嘴边

“他是我以前的校长”在同一个星期里,我听到两个人说这句话。

这也许就是一个名字的影响力吧。人们有意或无意间都会想把自己和名人做某种联系。生活中有更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很多生意人喜欢在社交场合谈到自己的某个朋友是做什么的、自己的父母或者另一半在哪里高就,自己的孩子现在在哪个名校就读等等。

但有时候我们确实不是故意的。因为当我们谈到自己的伴侣或偶像时,难免会因为欣赏或彼此吸引而谈及对方的优点,也会因为个人情绪而说一些负面的看法。这种不经意的行为,有时候往往会被不熟悉的人误解,认为你是一个过于高调或浮躁的人。

但一个人对家人的任何态度与评价,都有可能被联系到你自己身上。

你是妈妈,但也别忘了你自己

自从生下小子以后,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好像女人有了自己的孩子后,都变成了某某孩子的妈妈,自己原本的名字逐渐被模糊。爸爸们虽然也有类似的情况,但相对要少一些。我自己在写每篇文章署名的时候,也习惯性地用思成妈妈这个名字。

当然,对学校里的老师来说无可避免,因为老师们都是记学生为主,在学生名字后面加个爸爸妈妈比记父母名字来的现实一些,方便很多。但习惯往往透露着潜意识

如果女人的精神上过分依赖于丈夫和孩子中的任何一方,对你、对整个家庭长远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要提醒自己:你还是你,孩子是孩子,孩子的父亲是孩子的父亲。你们3个人是一家人,也是彼此独立的。不要什么事情都绑在一起。

因为很多孩子成人以后表示:一辈子都活在父母的牵绊和道德绑架下,活得很辛苦,从来没有活出过自己想要的人生;而很多父母年迈以后表示:一辈子都在为另一半或儿女付出,如今老了却发现养儿防老根本就是自欺欺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