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目标】
加深数组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评估结果】
经过梳理,对数组概念更加清晰化,后面继续做题巩固。8分
【过程分析】
1、一直对数组的概念懵懵懂懂,第一次接触,是课程中讲到TRANSPOSE转置函数,老师说这是个数组函数,需要以Ctrl+Shift+Enter组合键输入公式,另外对于数组的感念就是{}了
2、后来再接触数组的概念,是SUM(SUMIF({})),合并同类项
=SUMIF(E:E,"吊轴",F:F)+SUMIF(E:E,"拉杆",F:F)
=SUM(SUMIF(E:E,{"吊轴","拉杆"},F:F)),这个公式就是除了{}里面的条件不同,其他的都进行了合并,注意一定要有SUM求和,否则结果只计算第一个条件。
3、第三次接触数组概念是学习VLOOKUP的模糊查找时
题目是:需要按照等级划分规则,将成绩划分到其对应的等级中,成绩等级的划分必须为升序
=VLOOKUP(B2,$I$2:$J$5,2) 而用F9展开公式时就变成了数组 {0,"D";60,"C";80,"B";90,"A"}
=VLOOKUP(B2,{0,"D";60,"C";80,"B";90,"A"},2),就不需要引用区域了
4、在学习万能函数SUMPRODUCT时,觉得这就是个数组型函数,都是一组对一组的
SUMPRODUCT(array1,[array2], [array3], ...)
数组参数必须具有相同的维数。否则,函数 SUMPRODUCT 将返回 #VALUE! 错误值 #REF!。
计数 =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条件n))
求和 =SUMPRODUCT((条件1)*(条件2)*…(条件n)*数据区域)
5、在特训营的过程中,学习SUM函数时,有队员问了我如下的题,我惯性地就说后面学到SUMIF/SUMIFS时就好理解了。可对方告诉我老师说用数组的概念可以解答。这也是我想起来,当初遇到这道题的时候,也是冥想了很久,怎么解,后来学了SUMIF/SUMIFS就逐渐忘却了。只是有个疑惑在心中,为什么老师要把这道题放在IF的习题里?而今又一次触及于此,原来是可以用数组的概念解答,于是请教了暖男番茄,才恍然,果然EXCEL的魅力就是多种方法,殊途同归
=SUMIF(B23:B29,"男",C23:C29)
【总结规律】
1、函数的学习必须靠经验的积累,没有捷径,多做题,多体会
2、数组概念好像和矩阵有些相同之处,还是要继续多加揣摩和领会
3、EXCEL的思维模式很是强大:似乎要榨干脑细胞啊,尤其是头脑风暴似的多方法多角度解题
4、为了写这篇文章,我所有的题目都重新做过一遍,感觉果然是豁然开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