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的相
2. 间隙化合物:当非金属原子半径与金属原子半径比值大于0.59时,形成具有复杂晶体
结构的间隙型化合物
3. 固溶体:是以一组元为溶剂,再其晶体点阵中溶入其他组元原子所形成的均匀的混合固溶体,并保持溶剂晶格类型而形成的相
4. 配位数:晶体结构中,与任意原子最近邻并且等距的原子数 5. 致密度:单位晶胞中原子所占的体积的百分数
6. 金属键:有金属中自由电子与金属正离子相互作用所构成的键合称为金属键
7. 空间点阵:指几何点在三维空间的做周期性的规则排列形成的三维阵列,是人为对晶体结构的抽象
8. 多晶型性:当外界条件(主要指温度和压力)改变时,元素的晶体结构可以发生转变把金属的这种性质成为多晶型性
9. 形核功:形成临界晶核所需的能量,即临界形核功
10. 晶胚:当温度降到熔点以下时,在液态金属中存在结构起伏,既有瞬时存在的有序原子集团,它可能成为均匀形核的“芽胚” 11. 临界晶核:半径为r*的晶核r*=-2r/∆Gv 12. 动态过冷度:当液固界面温度低于熔点时,使固相界面原子向液相中迁移速率大于液相原子向固相迁移速率,使晶核表面向液相推进而具有的过冷度
13. 光滑界面:固液两相截然分开,固相的表面为基本完整的原子密排面,所以微观上看界面是光滑的。但从宏观看,他往往由不同位向的小平面所组成的,故成折线状,这类界面也称小平面界面 14. 粗糙界面:在固液两相之间的界面从微观来看是高低不平的,存在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层,在过渡层中约有半数的位置为固相原子所占据。但从宏观上看,界面反而很平,由于过渡层很薄,这类界面又称非小平面界面 15. 伪共晶:非平衡凝固条件下,某些亚共晶或过共晶成分的合金也能得到全部的共晶组织,这种由非共晶成分的合金得到的共晶组织称为伪共晶
16. 不平衡共晶:在不平衡凝固时,由于固相偏离平衡位置,不但冷到固相线上凝固不能结束,甚至冷到共晶温度下还有少量液相残留,最后这些液相转变为共晶体,形成所谓不平衡共晶
17. 离异共晶:共晶体中的α相依附于初生α相生长,将共晶体中另一相β推到最后凝固的晶界处,从而使共晶体两组成相相间的组织特点消失,这种两相分离的共晶体称为离异共晶
18. 上坡扩散:溶质原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表明扩散的驱动力是化学为梯度而非浓度梯度
19. 均匀化退火:将产生偏析的铸件加热到低于固相线下100-200◦C的温度范围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温使原子充分扩散,以获得成分均匀的铸件。这种方法称为均匀化退火 20. 反应扩散:伴随有化学反应而形成新相的扩散
21. 柯肯达尔效应:因相对扩散系数不同而引起原子对接面移动的不均衡扩散现象 22. 自扩散:不依赖于浓度梯度,而仅由热振动而产生的扩散 23. 互扩散:伴有浓度变化的扩散
24. 成分过冷:在合金凝固过程中,液相中溶质的分布发生变化而改变了凝固温度,将界面前沿液体中的实际温度低于由溶质分布所决定的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过冷,称为成分过冷 25. 平衡分配系数:一定温度下,两相平衡分配系数是液固成分之比,即K0=Cs/Cl
26. 区域熔炼:利用稳态凝固产生宏观偏析的原理进行金属提炼的方法
27. 有效分配系数:结晶过程中固体在相界处的浓度Ke=结晶过程中固体在相界处的浓度/剩余液体中的平均浓度 28. 直线法则:二元系统两相平衡共存时,合金成分点与两平衡相的成分点必须位于一条直线上
29. 重心法则:处于三相平衡的合金,其成分点必位于共轭三角形的重心位置
30. 连接线:三元系中两相平衡时自由度为2,温度给定后仅剩一个自由度,即只有一个平衡相成分独立可变,另一平衡相成分随之变化,两平衡相的成分存在着对应关系,连接对应成分点的直线叫做连接线
31. 单变量线:三元系中,平衡相的成分随温度变化的空间曲线
32. 滑移系:晶体中每个滑移面和该面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 33. 临界分切应力:滑移系开动所需最小分切应力
34. 复滑移:两个或两个以上滑移系同时或交替进行的滑移
35. 交滑移:当某一螺型位错在原滑移面上运动受阻时,有可能从原滑移面转移到与之相交的另一滑移面上继续滑移的过程
36. 双交滑移:如果交滑移后的位错再转回和原滑移面平行的滑移面上继续运动的现象 37. 孪生:晶体受力后,以产生孪晶的方式进行的切变过程叫孪生
38. 加工硬化:金属经塑性变形,其力学性能发生明显变化,即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下降,这一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39. 形变织构:多晶体变形过程中出现的晶体取向择优的现象
40. 位错点阵阻力:位错在晶体中运动,每移动一个原子间距必然越过一个能垒,因此位错本身受到一种阻力,成为点阵阻力 41. 回复:指经冷变形的金属加热时,显微组织改变前所产生的某些亚结构和性能变化的阶段
42. 再结晶:经冷变形的金属在足够高的温度下加热时,通过新晶粒重新形核和长大的,以无畸变的新晶核逐渐取代变形晶粒的过程
43. 动态回复: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回复过程
动态再结晶:再结晶温度以上变形和再结晶同时进行的现象
44. 二次再结晶:当变形程度很大时或在较高温度下某些晶粒异常长大
45. 储存能:金属塑性变形时,外力所做的功除转换为热量外有一小部分被保留在金属内部的能量
46. 退火孪晶:某些FCC结构的金属或合金,经再结晶退火后其组织中常常出现栾晶,这种在退火过程中形成的栾晶,称为退火栾晶
47. 流线:热加工过程中由于夹杂物、偏析、第二相和晶界相界等随着应变量的增大逐渐沿变形方向延伸,在经侵蚀的宏观磨面上会出现流线
48. 全位错: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全位错 49. 不全位错:柏氏矢量不等于点阵矢量整数倍的位错称为不全位错。 50. 单位位错:把柏氏矢量等于单位点阵矢量的位错称为单位位错 51. 扩展位错:通常指一个全位错分解为两个不全位错,中间夹着一个堆垛层错的整个位错形态。
固定位错:不能在滑移面上进行滑移运送,但能通过点缺陷运动沿层错面进行攀移使层错面扩大或缩小
面角位错:将形成与两个{111}面之间的面角上,由三个不全位错和两片层错所构成的位错组态称为面角位错
52. 柯氏气团:通常把溶质原子与位错交互作用后,溶质原子在位错周围偏聚以降低体系畸变能形成溶质原子气团
53. 铃木气团:溶质原子在扩展位错的层错聚集以降低层错能
54. 应变时效:如在卸载后停留较长时间(或短时加热)使扩散能够发生,则溶质原子又将重新聚集在位错线周围,形成柯氏气团,此时加载,屈服现象又会出现 55. 位错密度:单位体积晶体中所含位错线的总长度 56. 层错:正常堆垛顺序被扰乱出现堆垛层错
57. 多边化:由于能变形后同号刃型位错在滑移面上塞积而引起点阵轻微弯曲。在退火过程中,通过刃形位错的攀移和滑移,使同号刃形位错沿垂直于滑移面的方向排列成小角度亚晶界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