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 中国市场2015年第13期(总第828期)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吴汉平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宜昌443002) [摘要]关于唯物史观当代价值的探讨,就是对其是否符合目前时代发展的理论需求以及实践需求的探讨。唯物 史观对于世界观、方法论以及开放式的系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价值。世界观的价值,关键在于唯物史观对人类社会 发展中存在的规律性以及整体性问题的思考。唯物史观的价值源自于理论自身,方法论是源于世界观的观察以及处理问 题的态度及标尺。唯物史观的生命力还源自于开放的理论系统,其理论内容以及理论视觉是开放的,进而具备不断完 善、不断更新的机制。 【关键词]唯物史观;当代价值;马克思;恩格斯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3.128 在历史的长河中,唯心主义历史观主宰着人们对社会 论是何种社会形态,在其所可以实现的所有生产力发挥出 来之前,是不会消失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其物 质存在环境中没有成熟以前,是不会产生的。 我国执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建社会主义制度及社 会主义改革,都是为了让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先进生 产力持续取缔落后生产力的过程恰好体现出人类社会的发 历史的意识,进而令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意识处在本末倒置 的状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产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 一场伟大的革命,其将唯心主义历史观彻底赶出,还原了 人们对社会现实意识的观点。其不仅引导了当前社会历史 的发展,并且对正确意识当前世界的新状况,处理目前世 界的新问题,引导当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顺利发展等方 面,都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目前世界中十 展,所以,中国共产党只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 展要求,就一定会获得长远的发展。也就是说,社会发展 的基本动力、社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本质是相统一的。 分珍贵的文化遗产,是目前世界发展的坐标,对人类社会 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唯物史观身为马克思主义理 论的主要构成内容,是看待当前世界的科学理论及方法, 是引导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效依据,特别是对中国社会 在全新的历史环境下,唯物史观也体现出时代特色以及发 展的需求,在新的历史环境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可以 获得良好的应用及发挥。 主义建设的实践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当 代社会现实产生了较大的转变,使得全球的局势越发复 杂。虽然唯物史观被理论和现实所挑战,但其所具备的重 2 唯物史观的创建是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先 决条件 理解唯物史观创建价值,不仅关系到唯物史观在马克 思主义哲学里地位的定位理解,还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 学变革的地位。依照以往的推广论所理解,马克思先打造 了辩证唯物主义,之后将辩证唯物主义带领到历史范畴, 进而引发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并非马克思先创 大价值以及与时俱进的品质依旧无法消除。 1 唯物史观是关系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一般规律 的科学 在马克思理论当中,人的首个基本实践活动则为物质 的生产活动。人类为了可以创造历史,一定要学会生存。 建辩证唯物主义并将其使用在历史范畴的必然结果,唯物 史观的创建在马克思哲学变革中的作用有以下几方面。 可是为了生活,就要解决吃、穿、住、行等方面的需求。 所以,首个历史活动则为生产符合这些需求的资料,也就 是生产物质生活自身,所以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为 了生活就要去完成。不难发觉,生产物质生活自身的社会 2.1 唯物史观的创建是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要所在 通过唯物史观的创建史可以看出,唯物史观的创建成 为了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的重点所在。自从历史产生了唯 物主义的理论之后,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得以产生。这也 实践,是所有历史的基准,也成为其他所有历史活动的必 备前提。这也体现出,人类历史活动的首要意义,则为进 行物质生产活动。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成为了人们在执行 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创建以及马克思实现哲学变革、开拓 哲学发展之路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完成哲学 物质生产活动过程的主要因素,生产关系受生产力所影 响,生产力被生产关系所反作用,并且,生产力不发展, 新的生产关系也就无法建立,即便在某些状况下创建起来 也无法得到巩固。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 基本问题,加快了社会的前进步伐。正如马克思所言,不 改革的重点在于,对国家政治生活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探 讨,在于将阐明社会生活的实质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 规律与评价、改变旧哲学,进而将哲学史上伟大改革的任 务完美结合,并在此具备自我评判、自我完善精神相互结 合的过程里完成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中的两个转变 。 艇2015.3 吴汉平: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 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身为无产阶级的领袖,两位在理论方面 城市文化 3唯物史观作为方法论的当代价值 方法论价值源自于理论自身。方法论是源于世界观为 基础构成的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态度、标尺以及原则。通常 探究的主要特征为与自身时代的现实生活紧密连接,正确 的方法是将理论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思想与 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变成了马克思、恩格斯 评判、改变,最终跨越思辨、远离实际的旧哲学的基本方 式。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而言,身为无产阶级的革 命领袖,两位面对的时代主题为社会生活给出的最紧迫的 实际问题,也就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问题。想要完成 这一伟大历史使命,就要将当前的阶级斗争以及眼前的历 史运动的真实关系,传输到人们的大脑当中,消除过去对 历史现象处于统治地位的错误的唯心主义思维。所以时代 而言,方法融会于理论当中,属于理论的有机结合。从某 种层面而言,把握了科学的方法,才可以掌握理论的精神 实质。 人类社会属于持续运转的有机体思想,在马克思主义 哲学里具有非常关键的地位,它为我们全面了解社会的内 部结构、生长机制乃至运动规律给予了科学的方法论。它 让人们像体会自然一般来观察人类社会历史,通过烦琐的 给予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最重要的任务为批判过去的唯心史 观,建立科学的唯物史观。 2.2唯物史观的创建成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实质及理论 核心 恩格斯曾经在书中对马克思伟大的人生给出了评价, 指出马克思的一生存在两项伟大发现,也就是唯物史观和 剩余价值学说。由此可见,恩格斯在此是在普通哲学方面 的意义上将唯物史观当做马克思伟大发现之一。并且对马 克思主义论的三个构成内容而言,具有哲学基础众人的主 体则为唯物史观,正是唯物史观的创建,才令社会主义从 空想变成科学,从理论迈向现实 。唯物史观的创建, 令唯物主义变成彻底的唯物主义,变成融会到所有范畴的 尤其是社会历史范畴的唯物主义,也被称之为新唯物主 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根本的新唯物主义哲学在理论内 容方面同旧唯物主义具有明显的差别。实践活动不但是物 质的,还是辩证的,属于物质性与辩证性的统一,且通过 实践活动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出世界乃至人与世界关 系的物质性以及辩证性,阐明了主体和客体、人类和自 然、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处在客观的普遍联系方面,永恒运 动与辩证发展之间。所以,客观事物的物质性内在具备了 客观事物的辩证性,客观事物辩证性又是通过物质性为条 件,唯物论以及辩证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所以通过科学 的实践观为基准的新唯物主义哲学攻克了旧形而上学唯物 主义以及辩证法相违背的矛盾,展现了唯物论以及辩证法 对于社会历史范畴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令辩证唯物主义身 为没有任何片面性的科学发展理论以及认识方法在社会历 史范畴被体现。而且,马克思因为将感性的现实世界,作 为实践来理解,因此人类存在及发展的历史,则为人对自 然持续改造,并令人类本身受到改造。因此,马克思则认 为,自然的历史以及历史的自然是相互束缚、相互结合 的,自然史以及人类史的两方面是互不分割的,只要有人 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则相互束缚。所以,人类社会和自 然界相同,也属于物质辩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具有不 按照人类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因素,自然观和历史观不仅唯 物且辩证地统一结合。所以在理论内容方面,新唯物主义 不但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结合的辩证唯物主义,还 是自然观以及历史观高度统一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通过科学的实践观为思想内容的统一 结合为一个整体 。 现象来展现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以此来掌握社会历 史运动的根本线索。唯物史观在方法论上提供给人们的观 察历史以及现实的态度,也成为积极能动的体会和改变现 实世界,令其更加符合人类生活目标的态度。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功能是最根本精神的拓展。唯物史 观作为人们了解社会历史的方式,本质上就需要我们将马 克思所创建的哲学原则、哲学精神以及哲学思维方式,依 照他所开拓的关注社会生活、人类命运、实践的哲学研究 方式继承下来。 4唯物史观作为开放系统的当代价值 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源于其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系 统,其理论内容以及理论视野是开放的,进而具有持续完 善、自我更新以及发展的机制。对于人类思想史而言,许 多思想体系乃至物质外壳即存在开放的系统,也存在封闭 的系统。而封闭系统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没有长期、广 泛、深入地同外界的物质和信息进行互换。开放理论系统 指的是,这一理论系统持续并广泛、深入地同外界执行物 质和信息的互换。开放的系统相对于封闭的系统最大差别 在于,其并非一次性完成就了结,而需在实践过程里持续 自我更新、自我完善。 唯物史观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唯物史观是当前为止 最具备实践性的思想理论系统。从马克思以及恩格斯的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创建了唯物史观之后,就被持续付 诸于社会实践,构成世界工人运动,构成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引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我国,李大钊在1919年的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将唯物史观进行系统的传播, 令唯物史观在我国的革命、建设乃至改革中获得了应用及 实践 J。唯物史观不仅仅从正面方向、关键方向体现了 人的本性与本质,人类社会的本质又具有一些抽象性,而 其关于人类社会结构、机制的理论形式也具备了立体性、 兼容性和张力,这些都给后人给予解读的空间以及发展的 空间。 5 结论 唯物史观身为意识社会历史的科学理论,从创建之日 起就依照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进而持续丰富本身的内容。 目前社会的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各个层面也产生了各种变 化。唯物史观所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所以,(下转P171) 2015.3艇 成嘉舟:PPP融资模式在我国环保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5.3结论 城市资源与环境 也应当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从上述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政府主导市场投资 (4.0604)的综合融资效率最高,市场化投资(3.5904) 次之,完全财政投资(1.7742)最弱。该评价结果反映 了PPP融资模式在环保工程项目中的优越性。 6.3政府定位难 PPP模式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领域,这必然对政 府自身的定位有着较高的要求,政府既要平衡好与市场主 体之间的关系,做到不“越位”也不“缺位”;同时要健 6风险与应对措施 PPP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机制变革,影响深远,但在未来 的发展道路上,也将面临许多风险与难题,必须得到重视。 全PPP模式的法规体系,保障项目顺利运行。这就要求 从国家层面设立管理机构,创新各部门管理机制,对PPP 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包括项目总体风险控制。目前我国尚 未建立完善的PPP模式管理体系,这方面的问题在未来 还有赖于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解决。 6.1过分依赖PPP模式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表示,财政部推 出PPP模式后,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很高,但一个误区也 随之出现,即认为PPP模式是化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 解决融资难题的万灵药,大有一哄而上的趋势。由此伴随 7结论 综上所述,PPP模式以其显著的自身优势,成为当前 中国环保工程融资方式革新的重要力量。然而,这一模式 而来的是一批条件不达标,却依然使用PPP模式的项目。 此外,还存在着项目因采用PPP模式而使得服务质量下 降的现象。应对此问题的一个解决办法是提高公众参与 度,同时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增加PPP项目的透 明度,把好项目质量关。 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维持其生命力,还需要政府的监 管,体系的完善,机制的创新,以及相关人员时刻保持清 醒的头脑。 参考文献: [1]杨文杰.基于PPP模式重庆市轨道交通投融资模式研究 [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Ol1. [2]张磊磊,江帆.生态城市建设与城市投融资初探——以中 6.2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难平衡 学者贾康指出,在PPP模式中,应当统筹考虑双方 风险,实现整体风险最小化的目标,但融资者更多的是考 虑个人利益最大化,矛盾难以避免。PPP模式是以社会综 合效益最大化为导向,合作双方过分追求局部利益是不应 被允许的,因为这一模式涉及更多的公众利益。这就需要 政府的灵活调控,在面对经济回报能力相对较弱的项目 时,政府可以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如保证最低经营收 新天津生态城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和科学发 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 会,2009. [3]张祚.基于层次分析法的PPP项目融资渠道选择探究 [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8—41. [4]袁永博,叶公伟,张明嫒.基础设施PPP模式融资结构优 入、给予适当补贴等;但在遇到收益过高的情况时,政府 (上接P129)当前对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的探讨则非常必 要。唯物史观持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在此后的历史 进程里,其必定会更为完善。唯物史观的当代价值以及当 化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91—95.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olo(4):lO8一lO9. [2]管锦绣,田辉玉.马克思技术哲学的人本主义技术观与唯 物史观的技术观之整合[J].理论月刊,2010(9):85—87. [3]魏薇,林美卿.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比较 [J].哈尔滨学院学报,2Ol1(2):118—119. 代历史使命会成为理论研究者此后研究的重点。对当代而 言,唯物史观所研究的不仅仅是秉持捍卫唯物史观的指导 地位,还是总结唯物史观的当代历史使命,将理论内容进 步丰富。最终令唯物史观变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 利思想理论武器以及行动方向。 一[4]崔希福.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论纲[J].北京工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11(1):54—56. [5]刘志洪.马克思思想成熟时期对其他唯物主义含义的理解 [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10(6):120—122. 参考文献: [1]杨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多元视阈及当代价值[J]. [作者简介】吴汉平,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2015.3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