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小王子》中的隐喻

2024-06-13 来源:要发发教育
浅析《小王子》中的隐喻

摘要:2016年苏州大市初中语文名著选编改革后,把法国作家圣埃克絮佩里的《小王子》纳入了中考名著考察范围,作为一个新的文本,教师应该首先对其有自我的文本批评,《小王子》文本中有许多暗喻或隐喻,本文试就此论点展开初步探析。

关键字:《小王子》,暗喻,隐喻,存在本质

这本以诗意语言织就的童话故事,以隐喻的方式,书写了爱、友谊、死亡等涉及存在本质的事物。《小王子》的隐喻性写作,使得这部童话宛若星辰般光芒四射。

“我”在撒哈拉沙漠坠机,遇上了从遥远的小星球来的小王子,从小王子有意无意的透露中,“我”逐渐知道了小王子的经历:小王子在自己的小星球上与骄傲的玫瑰花闹别扭之后,动身四处游历,他在不同星球遇到了不同的事物。这是一个充满隐喻的故事,就像小王子说的那样:“用心去看才能看清楚,用眼睛是看不见本质的东西的。

一、蛇吞象:人的贪心

“当时,我对丛林中的奇遇想得很多,于是,我也用彩色铅笔画出了我的第一副图画。我把我的这副杰作拿给大人看,我问他们我的画是不是叫他们害怕。他们回答我说:“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我画的不是帽子,是一条巨蟒在消化着一头大象。于是我又把巨蟒肚子里的情况画了出来,以便让大人们能够看懂。” 这画作让我想起“蛇吞象”这个词。《山海经·海内南经》:“ 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之后就以“蛇吞象”形容贪婪之甚。但是这幅画却没有引起成人的注意,他们甚至认为这就是一顶帽子。

如果从隐喻出发,难道成人以为贪婪就像自己头顶的帽子?帽子作为头部的装饰,也有礼节的成分,也是表示遮挡阳光之用。那么,在成人眼中贪婪就是自己理智、高贵大脑的装饰品,看起来彬彬有礼,无足为惧;甚至是遮挡阳光所用,那就暗示着贪婪遮挡了人心需要的温暖。

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幅画作的真正内涵,所以也就无所畏惧。而其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很穷的人救了一条蛇的命,蛇为了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于是就让这个人提出要求,满足他的愿望。这个人一开始只要求简单的衣食,蛇都满足了他的愿望,后来慢慢的贪欲生起,要求做官,蛇也满足了他。一直到他做了宰相,还不满足,还要求做皇帝。蛇此时终于明白,人的贪心是永无止境的,于是一口就把这个人吞掉了。就是这么一个“贪心不足蛇吞相”的典故。贪婪致灭,怎么能不让人害怕? 二、日落:对逝去的悲伤

如果说晨曦是代表希望,那么落日却是迟暮、黄昏,是太阳落山的时刻,是温暖和美好逝去的时候。有人说,喜欢落日和晚霞的人是悲观的。也许,正是因为他看到了不可回避的消失和最后的死亡,所以才悲伤的吧。

人生最根本的苦闷,是对转瞬即逝快乐的留念,是对生命稍纵即逝的伤感,所以也更加珍惜那短暂的快乐。那么,这悲伤源自何处呢?有人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小王子如此悲伤,那便是因为他对美好事物的爱太深厚了吧。 三、玫瑰:爱情

“正因为你为你的玫瑰花费了时间,这才使你的玫瑰变得如此重要。”一只被

小王子驯服的狐狸对他说。我想,这是小王子和玫瑰之间的爱。

只有倾注了爱,亲密关系才有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因为对那个人有付出了,有感情了,舍不得离开。这个爱人对于自己来说来如此的重要。文中用小王子和玫瑰之间的对话和小王子的心理解析就体现了爱情中最核心的一点,那就是尽管这个世界上有千万朵玫瑰花,但自己手中的那朵因为呵护过她,所以变得与众不同。

小王子有一个小小的星球,星球上忽然绽放了一朵娇艳的玫瑰花。以前,这个星球上只有一些无名的小花,小王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花,他爱上这朵玫瑰,细心地呵护她。

那一段日子,他以为,这是一朵人世间唯一的花,只有他的星球上才有,其他的地方都不存在。然而,等他来到地球上,发现仅仅一个花园里就有5000朵完全一样的这种花朵。这时,他才知道,他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花。

一开始,这个发现,让小王子非常伤心。但最后,小王子明白,尽管世界上有无数朵玫瑰花,但他的星球上那朵,仍然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那朵玫瑰花,他浇灌过,给她罩过花罩,用屏风保护过,除过她身上的毛虫,还倾听过她的怨艾和自诩,聆听过她的沉默……一句话,他驯服了她,她也驯服了他,她是他独一无二的玫瑰。

“这就象花一样。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天空就感到甜蜜愉快,所有的星星上都好象开着花。” 四、死亡

《小王子》的隐喻性写作令整个童话闪现出星星般复杂的光芒:每一个隐喻,皆含义多元;每一个面,皆有自身的光芒。但每当人们谈论起这本经典著作,往往谈论的是它智慧而欢快的一面:爱的隐喻——玫瑰;友谊的隐喻——狐狸;儿童与成人世界的对立——小王子在小行星上相遇到的六个成年人,分别代表成人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力(国王)、名声(虚荣者)、金钱(商人)、知识(地理学家)、醉生梦死(酒鬼)、履行职责(点灯人),并一一点出这些成人世界的荒谬之处。也有人谈及书中那无处不在的忧郁之光,但很少有人探讨这忧郁之光根源何处。在我看来,这薄雾般弥漫在整本书中的忧郁,恰恰来自于作者的死亡意识。事实上,死亡隐喻,是《小王子》这本童话书中诸多隐喻之中,最为重要的隐喻之一。

在西方,人们代代相传着一句古老谚语:“地上每死一个人,天上便多一颗星星。”星星是死者灵魂的最终居住地,是西方死亡神话的一部分。死亡是全人类罹患的一种忧郁症,欧美人也不例外。葬礼便是人类发明的用以驯化死亡的唯一方式。人们之所以举行葬礼,不是为了安抚死者,恰恰是为了安慰活人。为了平息活人的死亡恐惧,人类才发明了葬礼这一仪式。葬礼是人类接受死亡、驯化死亡、掌握死亡的一种自我安慰的符号化方式。人类死亡之后,灵魂高居在星星之上的神话传说,则是活人对终将到来的死亡恐惧的又一幻象式疗法。

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显然是这句古老谚语的童话版。事实上,这篇童话的开头与结尾,皆被死亡隐喻深深浸透。 作者在献辞里写道: 献给莱昂?韦尔特

请孩子们原谅,我把这本书献给了一个大人。我这样做有三个重要的理由,其一是:这个大人是我在人世间最要好的朋友;其二是:这个大人什么都能明白,就连那些给孩子们写的书都能看懂;其三是:这个大人居住在法国,在那里他饥寒交迫,急需得到安慰。如果所有这些理由仍嫌不足的话,那么我愿把这本书献

给长成了大人的从前那个孩子。所有的大人原先都是孩子(但他们中只有少数人记得这一点)。所以,我把我的献词改为: 献给小男孩时的莱昂?韦尔特 莱翁·维尔特是谁?是圣埃克苏佩里的一位年老的犹太朋友。从小说中可以看出,莱翁·维尔特与圣埃克苏佩里的关系,几近狐狸与小王子(小王子是作者的灵魂)的关系。圣埃克苏佩里写这篇小说的时候,身居美国。彼时,纳粹德国入侵法国,身为犹太人的维尔特,正在遭受纳粹非人的折磨。众所周知,当时等待所有犹太人的,只有一件事情,那便是死亡:专为犹太人建立的巨大焚尸炉,昂然耸立在欧洲的大地上,等待着犹太人的肉身,喂养纳粹血淋淋的极权之胃。在小说的结尾,小王子借助蛇毒回归B612小行星,无非是以肉体的死亡,作为回归灵魂家园的最终代价。正是这篇童话故事中开头与结尾的死亡隐喻,令读懂它的读者黯然神伤。

我猛然醒悟:“一个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清楚。最最重要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