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医心得体会

2021-03-04 来源:要发发教育


中医心得体会

中医心得体会

篇一:

学习中医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药的心得体会 有人说:

中医是宏观医学,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他承载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国的文化,中国的发展,并使我们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繁衍生息。 在跟李冬黎中医学习之前我一直觉得,中医是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本草纲目》,右手给人号脉,并能用毛笔写出药方的文人,他的疗效并不怀疑,可他的治愈时间确是我回避的主要原因。中药我只知道是用一些特殊的花草和特殊的昆虫动物所制成的汤剂,疗效好。中药治病,但口感不好,使我更多地选择西药片。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我知道了什么是中医、中药,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其又是世界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迄今仍然为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的中医中药经历数千年,通过历代无数医家的努力得以不断地丰富发展,从而逐渐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他融入了我国古代用以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宇宙观和方法论---阴阳五行。阴阳之间的关系极其复杂,但也有规律可循。阴阳即对立又是统一的整体,他始终处于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的不断运动变化状态,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根基,且可相互转化。五行既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它们相生相克也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中医诊病则通过观察患者外在的局部的表现

来推测内脏的变化,以确定病情,尽而就产生了四诊,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病情的基本方法。我国老中医之所以神奇,能治百病,就在于他结合中医的理论把四诊运用到了极至,如东汉的华佗、张仲景,明代的李时珍,他们为中医、中药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有了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就得有中药的治疗。谈到中药,他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其所有的药物大多数源于我国天然产的,但也有源于外国的,还有少数化学药品。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水土、气候、日照、温差、湿度生物分布等生态环境各异,

各地所产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优势不一,可见中药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就有了“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附子,东北的人参、五味子,甘肃的当归,湖南地黄,山东的阿胶,广西的肉桂等等。 近些年来,日本、韩国、加拿大等一些发达国家已把中药纳入其居民医疗保险体系中,欧美很多医药学家也将目光投向了植物制药,中医药在预防、养身、保健、康复等方面也显示出了其特有的优势,我相信中医药会像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样引领世界。我会认真的跟李冬黎老中医学习,继续钻研刻苦学习中医药知识,掌握的更好更扎实。

篇二:

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现在很多人学经典是带着一种批评的眼光来学, 觉得经典这也不科学,那也不科学,你比经典都高明了,那你还学什么经典呢,你以一 种抵触的情绪,认为经典过时了,那你怎么学得进经典,所以,学经典这个态度很重要, 你必须完全地相信它,接受它,然后再思考怎么按照经典的思想去奉行。只有这样,经 典才学得进,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收获。经典经过了那么长时间的考验,

那么多人依靠 经典成了名医,你有什么担心呢,所以,对于经典完全地可以信受奉行。这里为什么要 提出这个条件和素质呢,因为它太重要了。不具备这个条件,经典的学习整个就成了障 碍。记得在读《本草纲目》的时候,谈到白术这一条时,李时珍引了张锐《鸡峰备急方》 的一则案例:

察见牙齿日长,渐至难食,名曰髓溢病。用白术煎汤,漱服即愈。 大家 看到这个案例,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我想很多人会不相信。牙齿长到一定程度就定 型了,怎么会越长越长,以致进食都困难呢,这太离谱了。即便有这个髓溢病,牙齿那 么坚硬的东西,怎么用白术漱漱口就能缩回去呢,简直太不科学了。但,我不这么想, 我首先是相(中医心得体会)信它,然后,再来思考它的道理。首先,这个病名很有意思。牙齿为骨之余, 由肾所主。肾主骨生髓,骨与髓乃是异名同类的东西。牙齿日长,就好像是髓满了在往 外溢一样,所以,叫做髓溢病。现在要考虑的是这个牙齿为什么会日渐长长,髓为什么 会往外溢,这一定是约束骨、髓的这个系统出了问题。骨、髓

由肾所主,肾为水藏,故 骨髓亦属水类,明白了这层关系,就知道对骨、髓的约束功能是由土系统来完成的,这 亦是前面所讲的土克水。现在土系统出了问题,土虚了,当然就会发生水溢,当然就会 发生髓溢。髓溢了,牙齿自然会日渐变长。这个道理明白了,用白术来补土制水,控制 髓溢,就是十分简单的事了。这是我对髓溢病及其治疗的思考过程。去年接治一位跟 骨骨刺的患者,患者的双跟都有骨刺,疼痛厉害,以致足跟不敢落地,要踮起脚来走路, 所以,生活感到很困难。我按常规的思路,用了补肾的方法,也用了活血、除痛、蠲痹 的其他方法,但,都没有获得明显的疗效。正在我感到进退两难的时候,突然想到了上 面的这个案例。骨刺病也叫骨质增生,是由于骨钙流失到骨面, 思考中医骨 性赘生物所致。骨钙流失形成骨性赘生物,这与髓溢有什么差别呢,应

该没有差别。于 是我如法炮制,用白术煎汤,让患者浸泡足跟,每日二三次,每次20 分钟。出乎意料, 不数日,痛即大减,足跟能够落地,坚持近月,病即痊愈。上面这个例子给我的感受很 深,什么感受呢,就是对这个 信受奉行 的感受。对这件事我首先是相信了,相信了才 有可能去进行上面的思考。如果对这件事根本不相信,那怎么会有以后的思考,没有这 些思考,就不会想到要用白术来治疗跟骨骨刺。所以,相信是第一,只有这一步做好了, 才有可能为今后的研究带来机会。如果首先就不信受,那一切就被你拒绝了,一切的机 会就没有了。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因此,学习接受中医经典著作,也是学习中 医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篇三: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心得体会 本篇是从老师之授课讲稿、论文著作、毕业题词、带教面授等方面选录整理 而成,内容极其丰富,哲理非常深刻,传道用心良苦。篇中有反映老师对祖国医 学无比酷爱,及执着精神;有显示老师发扬祖国医学的抱负、构想,及发挥中西 医之长,使中医学成为最完备医学的热诚期盼;有对《伤寒论》至高无上经典的 学习体会;有对后之异军突起温病学说的研究心得;有对末学诲人不倦的 中医 千万不能丢失辨

证论治法宝 的谆谆教导;有毫不隐私的古方运用、药物研究的 经验传授;有为初学者开辟门径、备勤学者临床参考、朗朗成诵、易于记忆、选 方能尽左右逢源之妙的自创歌诀等等。 总之,吾等若认真研读,必将和医案一样 获益匪浅! 中医焉可称为草药医生。 中医和西医根本不同,有人把西医看作科学医生,而把中医视为草药医生。我们 不否认西医之诊疗是以科学为基础(然将中医看作草药医生,是对中医根本没有 认识。 中国医学是

中国固有之医学,和中华文化有关,有独立的学术体系,此种医学是 由生活实践之经验积累而产生的。即循着积累之经验,不断地应用与体验,乃发 现了其中的原理原则,而成为一种专门性的学问。如汉?张仲景综合前人治伤寒 的经验,归纳起来,著《伤寒论》一书,将治伤寒分为六经,从表到里,从阳到 阴,以比较推理之逻辑治学方法,显示出伤寒之学理,从而成为后世治伤寒的法 则。是例证之一。 中医临床是以 证 为依据,因之历代许多医学名家,所著的浩如烟海的医书,可 以咸视之为 证治学 ,即 辨证论治 。证治学为从病象研究治法,即从病象,分 辨病证的阴阳、虚实、表里、寒热,然后处方,以取得疗效。这其间存在着盈虚 消长之道理,充分体现出辨证论治是基于一种哲理之学问。以理治学,即为科学。 斯为例证之二。 有人以中医不懂生理而诋毁之,殊不知,+中医之生理学(是研究脏腑功能的。 虽对实质方面固然缺少确实性,是个缺陷,然基于中医学为独立的学术体系,中 医之特殊性为辨证论治,因之,中医学屡经年移代革之经验、发展,而成为行之 有效的专门学问,则充分表明:

中医临床所本的是 证治学 ,不是从生理上求治 法。同时,亦毫无疑义地表明:

中医研究脏腑功能之生理,是完全正确的,及他 对 证治学 建立之功勋是不容抹杀的。此为例证之三。 于此可见,谓中医是草药医生,不是认识不够,即是排斥异己者,有心轻薄中医。 事实上已经证明,并将继续得到证明:

凡是一种有用学术,必有益于世人,决不 会被排斥而磨灭的,中医也应无例外。 辨证必须掌握三要诀

1(辨主次 一个证候有几个不同之症状,相同之症状可出现在不同

证候之中,因之,要根据 症状来辨别证候,就要抓住能反映疾病本质的主证。

(1)患者比较突出的症状,最感痛苦、最严重的症状。例如:

患者突然腹痛,要 辨别腹痛属于什么证候,必须将其他兼证结合起来进行审辨,辨明他与主证有无 联系。如腹痛的同时兼有反酸、呕吐、泄泻、胃脘拒按、泻后腹痛即减等证,那 么,此腹痛即可断定为 饮食内伤 证。

(2)要确诊一个证候,非有此不能成立诊断之症状。 例如:

患者头痛头晕,其一面赤耳鸣,怔忡不宁,证属肝阳上扰;其一胸满呕逆, 食少苔腻,证属浊痰上泛。此两个证候,前证若无面赤,肝风证不能成立;后证 若无苔腻,浊痰证亦不能成立。因为头痛头晕,由肾气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耳 鸣;由心脾两虚而致者,也可出现怔忡不宁;由胃中寒饮上逆而致者,也可出现 胸满呕逆等症。

(3),在整个病情变化中,对一切症状之产生和消退,有决定性意义之症状。 例如:

温病病在气分,舌苔黄白相兼;病人血分,舌现绛色。在气分则证见壮热 烦渴,大便秘结;入血分则证见夜热更甚,神昏惊厥。这些症状咸随舌苔转变而 转变的,从此也可以说明以舌苔黄白,舌现绛色作为温病在气分、血分的主证是 正确的。

2(辨同异 将要确定一个证候,发现其中一两个症状,一般是不应该在此证候出现,那么, 就应当根据此一两个症状及其特点重新考虑,从 同中辨异 。 同中辨异,不仅从多数相同的症状中,可以找出不同差别,就是一个症状,也有 同异 可辨。如口渴一证,

燥热口渴,则大渴引饮;痰饮口渴,则先渴后呕。腹泻 一证,热泻则腥臭灼热;寒泻则清稀如水。

3(辨真假 病人之外表现象,一般视为疾病本质的反映,现象与本质是一致的。若病人之外 表现象不能明显地反映疾病之本质,这种证候,外表是假象,真实的病情,尚隐 蔽在内。例如:

患者热邪内伏,格阴于外,证见恶寒战栗,四肢厥冷,如丧神守, 兼有目赤、唇红、舌干、大便秘结等症状。此种证虽恶寒厥冷,然同时目赤便结, 就不能单纯看表面现象,认定寒证,应当由表及里,

才能发现阴阳格拒之病情。 神乎、忽视脉学,皆失偏颇 谈到切脉,此真是难题。民问对中医之看法,是中医诊脉如神,三个指头按到病 人腕上,一定可以道出什么病。有些同道们,凭脉知证自夸,其实,切脉只能看 到某些很显著的病,有些小处发生了毛病,如一边手痛,或身上某处一点不舒, 实不容易诊断出来。闻市区也有以脉学特殊见称的先生,不须病人开口,能将病 情写出来,这样的本事学来不易。台北南昌街有一位老医,名闻遐迩,假如有病 人要先试脉,不讲病情,他便责骂起来,年岁不大的人,似乎不能如此。有一次, 有一位当过军长的医生,领着太太来诊病,表示先要评脉,脉看准了,才请开方。 师Pl:

请先讲病情,比较易于明了。 他表示不愿,气势凌人。师只好云:

我 的学问不如人,请另请高明吧! 那时,师年方四十余,还是寂焉无闻之人,不免

被人轻视。后来,曾多次遇着不讲病情的人,婉言为之解说,终于照常诊断处方 而去。然诊脉不是完全不可靠的,微茫之间,常似是而非,讲错了会惹人笑骂, 要找到实在之凭据再开口,比较妥当。 切脉要先分部位。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很多人都知道,能顺口道 出。三部之脏腑分配,如肺配大肠,心配小肠等等,古人所说多不一致,此不关 紧要。李时珍曾云:

两手六部皆肺经之脉,特取此以候五脏六腑气耳,非五脏 六腑所居之处也。 师谓大致以关为中部,关前为阳(关后为阴,从两手左右及 前后可以测到一些不同脉象而作出诊断。 普通分法,寸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主病之义,师指出:

验之临床,左大于右, 为外感风寒,右大于左,为内伤饮食;外感病,左大为寒邪,右大为温邪;胃肠 方面的病,从右关探测,滑大为食滞,消化不好,弦为肝气犯胃,肝硬化者,右 关常见弦大;精神方面的病,从左关探测,弦大为怒为郁结,或为精神容易紧张; 如神经方面正常,腹有瘢瘕,或脾肿大,则左关脉见浮弦而芤之现象。脉之前后 常大小不一。《难经》云:

前大后小,头痛目眩,前小后大,胸满短气。 思求 前贤名训,考校l 临床实践,师认为:

关前脉动,多汗易惊,关后脉动,肾水不 足,男子失精,女子崩中失血;女人尺脉较男子实大;不论男女,凡关后脉实有 力者,忌用实药;关后脉绝者多死。 近人吴甫堂先生尝日:

脉只一条血管耳,而以三部分配脏腑,于义难通,从前 西医驳诘,不为无见。然以我国旧法诊之,每多切实有据。余幼读西医书,也甚 攻击寸关尺分配脏腑之非。此后临症日多,经验日丰,如寸浮大,知其膈间不快; 右关濡弱无力,知其胃痛吐水;左关浮弦而芤,知其脾脏肿大;两尺浮沉有力, 知其肠有积粪。大概本此诊断,往往获中 。吴先生由非议脉学,到临床中总结 出一些脉学经验,堪为认识上一次很大的变化。脉学真不易深入,故玄其脉学, 固然没有意义,忽视脉学亦不应该。临床要能懂得切脉,至少要读熟《四诊心法》 之脉诀和《濒湖脉学》之歌诀。 临证按脉,下手按之部位,必须正确。手法先轻后重,分浮、中、沉三部。近人 彭子益先生创 圆运动中医学 ,主张两手合诊,三指斜下:

次指按寸脉之浮部, 中指按关脉之中部,无名指按尺脉之沉部,左右手齐下,可诊察全部脉象而得其 差异之处。彭先生的脉法,确有可采之处,师已录于《台北临床三十年》之后, 又如,古人论脉,通言七表、八里、九道,李时珍分二十七脉,后人加 疾脉 为 二十八脉,徐灵胎又有清脉、浊脉之分,而彭之脉学篇首揭橥 祜 、 润 二脉, 并以此二脉为用药之提纲。枯为言指下感到枯涩,乃津少阴虚之象,忌用燥热之 药;润为言指下感到滑润,乃津液充足,阳气不足之象,忌用凉腻之药。师认为 很有道理。谚云:

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 恽铁樵先生尝谓切脉要以自己之指头 为凭,亦不为无见,惟指如何按之,亦为学问:

指头按脉最好用螺纹略前之处, 不能用指目尖端去按,因指目正动脉所出之地方,用此处按病人三部,自己动脉 与病人动脉相击,所得不会正确。 师门诊应诊病人颇多,时间不容许从容论脉,放他传授一种四诊合参之经验:

嘱 病人先在挂号单上将病情简单写出,诊断先从望到问,然后从脉去推敲,结果自 然准确。中医使用仪器仅为印证 有人认为中医 不科学 ,如能使用科学仪器诊断,便成为 科学 的了。此是一个 亟待

阐明的重要问题。诚然,中医能使用科学仪器,可视为一种进步,然中医l |缶床对科学仪器检查之结果,只是在诊断上求取一个印证而已,在处方时,并 不完全以仪器检查之结果为依据。因为中医诊断是以 证 为主要,从病人的 证 找寻原因,从病人的 证 来探索病的发展趋向,从病人的 证 来分辨阴阳、表皇、 虚实、寒热。辨证明确了,即有把握处方。中医的诊断方法为望、闻、问、切四 者,故善于诊断的中医,并不需要任何仪器。 西医检查肝病,为抽血化验。检查黄疸指数(

1()、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CCF F)、麝香草酚浊度试验(T(T(T)、锌浊度试验(Zn(T(T)、谷一丙转氨酶(S(G(P(T) 等等。中医则从证象上去辨认,结合望闻问切四诊作诊断。肝病在症状上表现为 湿热,大体凭症可分为热重型、湿重型、瘀血型,亦有湿热相兼者,亦有病久而 转为寒证者,治疗为热重者清热,湿重者渗湿,血瘀者化瘀,寒则用温法,临证 随病之所在处方遣药,无所谓特效药。患者用药隔不多久,便嘱他往西医医院检 查,并持检查结果来复诊,为证明服药之后进步多少,作一个印证,与处方毫无 关系。 凭望闻问切四诊诊断,不用仪器,也有相当可靠性。约在五年前,国立编辑馆有 一位职员屈万里先生,请师诊病,师经过四诊,凭之肤色黝黑,全身倦怠,右肋 问胀,舌苔厚腻,舌质有瘀点,断为肝病。患者担忧,次日,即到有公保之大医 院去检查,住了一月,出院告师,医院检查结果,为心脏病,不是肝病。过了些 时,他的胸骨下隆肿起来,又往医院检查,此次西医诊断他肝病,并认为因肝病 引起脾脏肿大。患者闻之生气,责问医院为何上次检查诊断不是肝病。于是出院 请师治疗,不幸他患的是肝癌,终

于不治。 又十余年前,有一位周元松先生,身常感不适,所有症状,咸为肝病。那时,师 在 现代中医诊疗中心 任主治医师,给他用治肝病的方药,效果很好。以后他赴 美国留学,出国时,检查身体,未查出肝病,至美国入学不到两月,腹部肿大, 医院检查他患的是严重肝病。他要求回国医疗,并写信给他太太,要她请师配药 寄去。他回国后,飞机到台北,已不能走下机舱。后来住某医院,曾私下请师诊 治,亦为肝癌,不久即死。 我们的医院为教学医院,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为贯通中西的

医生,能运用四诊, 同时也能使用科学仪器,成为世界上最优良、最完备的医生。因之,将来在此医 院,当中医诊断时,以四诊为主要,诊断之后,能多利用科学仪器检查来作印证, 也是很合理的。 中西病名统一实在困难 中医许多书籍咸为研究病证和治疗的,可以谓为 证治学 ,这是正确的:

应无疑 义。 人们身体有所不适,即是有病,有些病,病人苦不堪言,西医检查不到病菌, 五脏六腑皆无异常,西医则认为无病,当然更无病名可言,中医却可以依病证命 名,予以治疗。同时,许多疾病,西医是根据生理病理来定名称,而中医则是根 据病证来定名称。有人主张中西医要统一病名,此实在有些困难。例如西医之病 名 气管炎 ,中医之病名为 咳嗽 ,分寒咳、热咳、燥咳、火咳、虚劳咳等等, 对每一种咳嗽,有不同的治法,如此,孰能将病名和西医统一乎?况且,中医典 籍中病名甚多乎?例如一位姓张患者,居景美镇仙岩路二巷,病小溲时打寒噤一 症,往西医院检查无结果,定不出病名,1980 年8 月17 日请师诊治,师凭患 者舌上布满白苔而湿,身疲手足酸软等症,断为寒湿,用辛温淡渗之药,一剂知, 三剂痊愈。此虽为很小之疾,然患者感觉身体上有异样,不能因为西医无病名就 谓之无病,更不能因为无中西统一之病名,而不予他解除业已事实存在之病痛。 中医师,要能达到娴熟地据证命名,依病证治疗,必须要熟读一些

古书,才有把 握临床。最基本的书为 《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温病条辨》等等。 许多疾病,古人都有了治法,药方适证即效。例如,同乡何昭明先生,于1977 年4 月间,患发热,住进某医院求治。其症状为发热,时高时低,高时达40。(2, 口苦,头眩,住院7 天,日日检查,终未确诊,未给服药。4 月27 日,他一气 之下,出院请师诊治。师诊为少阳证,用小柴胡汤加减治之,2 剂即愈。少阳证 为伤寒六经之中的病名,如不读《伤寒论》,何以知少阳证之病名?更不知其治 法。 如果要中西医统一病名,《伤寒论》六经之病名,西医何以来配合统一耶? 中西医之间彼此独力、帮助、切磋 中西医学根本上不同,将来在一个医院服务,精神上是合作的。在执行业务的时 候,要互相信任,不能彼此轻视,更不能彼此攻讦。中医的诊断和治疗,多本于 古人之经验,

有些方法,于理似乎不通,然用之有效;有些术语为虚拟,实际并 无其物,然却不能移易。如中医之六淫,为感受外邪的六种因素,许多人不相信, 谓科学上无此根据;又如伤寒 之六经,为伤寒传变之必有过程,亦有不相信者, 谓实质上无此存在。事实上中医之精髓,是本于《易》,包含了哲学,以哲理治 学,本身即为科学。西医之诊断和治疗,是本于现代科学,是进步的,中医要虚 心学习。将来,无论在诊断上或治疗上,彼此要独立,有不能解决之问题,可以 互相切磋,然执行业务的时候,因所本不同,彼此不要干扰,凡有欠缺之处,可 以善意地互相提意见。真是有所欠缺,要虚心接纳。 中西医的病历,应有不同的格式。西医之病历,写的为英文,中医不一定都认识 脚,且西医之检查,咸从化学仪器得来之结果,中医只能凭作参考,而不能作治 疗之根据;中医之诊断,是凭望、闻、问、切四诊,所记之病历,为伤寒、温病、 杂病及各科各种不同之症状,西医也不能用作治疗之根据。因之,其格式应该是 不同的。 中西合作在一个医院执行业务,是一创举,最为重要的是彼此了解,互敬其长。 上面诸多文字,是藉以说明中医有中国固有学术的特殊性,冀望获得各方面之认 识,及中医本身地位之尊重。 未来中

国医学将为世界最完备医学 将来之中医,将成为辨证与辨病融会贯通,治无不应之完备医师。众所周知,西 医之诊断,是辨病;中医之诊断,是辨证。何谓辨病?就是用现代之科学方法, 对疾病作精细而准确之检查,从实质上下功夫,肝病检查肝,肺病检查肺,肾病 检查肾,丝毫不肯放松,没有得到确实之证据,决不用药;何谓辨证?就是用中 医之理论将疾病辨明是什么类型,从患者所表现之症状着眼,人有什么病,必有 什么症状表现之,同为一种病,因患者体质之不同,或感受之病源不同,或发生 之病因不同,表现之症状亦不会相同,因此。证可分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等类型,根据类型,来决定治疗方针。如上所述,西医辨病,用现代科学之方法 诊断,没有确实之证据,不认为有病,不开方给药,是科学家或科学的信奉者应 有的态度;中医辨证,不用科学仪器,根据患者脉证,分出类型来治疗,常能发 生一定之效果,亦是千真万确之事实。 然而,今日科学进步,多数疾病,要经过 辨病才收作精确之辨证。如无黄疸性肝炎,皮肤

及巩膜咸无病色,要检验血清方 知肝功能不正常;又如急性肾炎,浮肿、溺赤等症状消失了,不检验小僮,不知 小便中有无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因之,我们临床上,一方面仍要以 辨证 为先,发扬中医辨证诸多优势。如从 病位 、 病因 找出疾病之所在和其发生原 因;从 病态 分辨出疾病之 虚实 ,即病情之有余与不足;从 病机 辨清疾病之 演变与归宿。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 证 是由 病 而产生,古代中医限于历史条件, 没有科学的方法认识疾病之真实因素,只能做到辨证,而,我们不能满足于 证 , 也要迎头赶上时代, 辨证 之外,研究 辨病 ,争取学习现代医学的新知识和新 方法,以补辨证论治之不足。即将来之中医,一定要能辨证,同时亦能辨病,做 到辨证与辨病汇通(这样才能成为最完备的医师。因之,可以预言:

将来之中国 医学一定为世界最完备之医学( 《伤寒论》为后世医学经典 《伤寒论》

为中医临床最基本之典籍,是后汉张机(仲景)所著。汉前伤寒的思想, 早已出现流传于民间及当时之医籍,现在所存之《内经》,就有许多片断记载。 张仲景承受前人的思想和理法,以其自己的经验与发明,撰著一部条理化的书, 成为后世至 高无上的经典,后人奉为治伤寒之圭臬,研究专书累计在400 种以 上。该书之价值在以八纲辨证。曾见诒安县中医院沈兆科先生写过一篇《试谈(伤 寒论)比较推理的特点》文章,论述仲景《伤寒论》,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立辨 证施治之大法,创中医临床分型之楷模。沈氏之说很有见地,亦很正确。比较法 为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的逻辑方法,凡研究事物要以两种不同之比较,方知其中 真理。八纲辨证是 阴与阳对 、 虚与实对 、 寒与热对 、 表与里对 ,以两种对 立比较来推理,而显示经久不衰之真理。《伤寒论》分三阳、三阴六经,定出六 种不同类型,是比较推理最可靠、最简明之方法,也是正确的证治分型学。发热 恶寒为表、为阳; 无热恶寒为里、为阴; 大渴、大热、大汗、脉洪大,为阳明经证,为实、为热、为阳。 腹满拒按、大便闭、潮热、谵语、脉实有力,为阳明腑证,为实、为热、为阳。 脉沉细、四肢厥冷、但欲寐,为少阴证,为寒、为虚、为阴。 腹满时痛、呕吐、自利不渴、不欲饮食、脉缓弱,为太阴证,为寒、为虚、为阴。 阳病制白虎、承气以存阴。阴病制真武、理中以回阳。六经

病,可以视为六个阶 段,亦可以看作六种类型。概述六种类型之传变,一般先在表,后入里;先在阳, 后入阴,表示疾病在进展或正气在衰退。如从里出表,从阴出阳,则提示疾病在 好转,正气在逐步战胜病邪。我们必须法仲景之学,以能动之观点和有联系之观 点对待六经病证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地掌握外感热病过程中正气与病邪之间抗 争形势,因势利导地或汗、或清、或下、或和、或温、或补,而取得疗效。由此 可见《伤寒论》之辨证论治,为比较推理之模式,完全合乎逻辑学,此书堪称为 万世之法,仲景当尊为中医之圣。 伤寒进化至温病,是需要、是进步 温病和伤寒为中医治外感病之

二大门类。温病从伤寒分开,始于金元时期。 金 元?刘河间认为《伤寒论》所研究者为寒邪,热病应另有治法,创防风通圣散, 并采用局方凉膈散诸方治疗温热之证;明?吴又可发现疫毒致病,创达原饮,用 以治疗瘟疫;垂至有清一代,叶天士、薛生白、王孟英、吴鞠通、陈平伯、余师 愚名家辈出,各有温病著作发表,温病学系统罕比乃灿然女各(温热病学形成、 发展之成就,及入台之临床实践,使老、师治学向温病学方面大发展。台湾地域、 气候与湖南大相径庭。师东渡入台,开业之初,临床以湖南家乡之见解诊断立方, 常不发生良效。在湖南治外感,常用麻黄、桂枝、细辛等辛温发散之品,桂枝可 用至18 克至30 克,台湾地处亚热带。解表大都辛凉剂。曾有-4,孩患咳,师以 小青龙汤加减治之。第三日患者复诊云:

先生,吾服药后,咳嗽是减少了,然 咳嗽好像深了一些,痰为从胸的内面咳出,出来不易,喉有些痛 。师知)-94,青 龙汤过温故也,遂改用辛凉剂治之而愈。临床实践向师提出了在治学伤寒之同时, 一定要将治学温病放到亟待解决之迫切地位。此与中国医学史进程中伤寒进化至 温病,为临床发展之需要,为中医界一种进步之趋势,是何等地相似!于是,师 正视台湾外感病以表证居多、表证以温热居多之现状,自感所学不够,用心研究 温病。 他找到《温热经纬》、《温病条辨》、《时病论》、《时逸人温病学》、 《中医伤寒与温病学》等书阅读。师认为《温热经纬》为王孟英所著,搜集有关 温病之资料比较详备,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之温病章节,及叶 香岩《外感温热篇》、《三时伏气外感篇》,陈平伯《外感温病篇》,薛生

自《湿 热病篇》,余师愚《疫病论》、《疫病条辨》等篇,分节注释,为研究温病最佳 之作。师反复研读,并将温病方编成歌诀记诵。雷丰(少逸)的《时病论》所附之 方,多为新创,宜乎选用,师亦择要编成歌诀自读。后来购到南京中医学院的《温 病

学》教科书,又节录编写了一本《温病学》。老师通过潜心研究温病,他认为 研究温病一定要读叶天士之《外感温热篇》等文献,要有卫气营血观念。他尝谓:

时逸人先生学问颇深,但却不赞同叶天士之说法,反对伤寒、温病分家。当然 我们也不主张伤寒与温病如何分家,应视温击为伤寒之发展,应当互相羽翼,互 相补充,然而伤寒属寒,温病属热,还是必须有分别的。 师之观点,对吾等今 天为何习温热病学,指明了学习目的。 老师结合临床,学习温病学的心得是:

温病临床,要照叶香岩(天士)所持的卫气 营血四个阶段学说来辨证。篇四:

中医师承心得体会 尹华荣名老中医跟师体会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名老中医尹华荣教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 在临床实践中,尹老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颈肩腰腿疾病及疑难杂病。在跟师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地体会到尹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尹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例如大柴胡汤是1000多年前《伤寒论》中的方子,在现代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就很好。又如令现代医学棘手的冠心病,西医治疗需长期服药、副作用较大,用中医药的益气化痰活血法治疗有好的疗效。尹老师用大剂量黄芪治疗血管病以及用大量温补肾阳药

治疗骨质增

生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师从尹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 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尹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尹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名老中医,尹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他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对于现代医学,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尹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成为医学界经久不衰的长青树,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尹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尹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王 新篇五:

中医心得体会 中医心得体会 在上个星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了中医的神奇与奥秘。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跌宕起伏,保有顽强的生命力,直到现在仍然作为中医的理论基础指导防治疾病。 中医是世界上唯一存续数千年而又拥有系统理论的医学,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建立在“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等学说之上。其中,“阴阳”与“五行”纯属中国哲学的范畴;“经络”、“穴位”、 “气相”、“血相”又是观察不见到的,因而显得有些“神秘”。至于中药,往往是原材入药,又常常是多药配伍,因而其药理是一种综合效应。 中医不像西医的直观、线性的思维方式,它我一种抽象的、综合的思维方式。中医的“阴

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都是抽象的,需要靠灵性去领悟,需要靠想象去意会,需要靠感觉(即望、闻、问、切)去判断,中医尽管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纳入“五行”之中,但绝不将它们割裂开来,而恰恰是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制衡的有机系统,完整地统一看待。中医尽管将人体的前后、表里、虚实、寒燥等分别划归“阴”、“阳”两大范畴,但不仅不将其割裂,反而特别强调

“阴阳调和”。中医不是针对疾病的直接原因采取对抗性措施,而是强调“扶正祛邪”,即扶持和维护人体自身所具有的正常功能以排除各种不正常的干扰。 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绝不是浅尝辄止就能领悟得到,需要长久的积累和接触,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