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论
本章节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方法论问题、研究的常用术语、具体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一、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群体,而所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则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对于来自社会规范、群体压力、自我暗示、他人要求等社会影响所作出的内隐和外显的反应。
二、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体系划分为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心理以及应用社会心理学等4个层面。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
辨证唯物论(包括历史唯物论)是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这也是从事其他科学研
究的最高指导原则。
二、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常用术语
变量: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纵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它可以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效度:是指在测量对象时所具有的正确度,也就是说,所测结果必须符合该种测量的目的。它又分为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信度:是指一个测量所测的的分数的稳定性或可靠性,也就是测得的分数的可重复性。
三、 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调查法
档案研究法
四、 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偏向及伦理问题
研究者偏向
被试者偏向
伦理问题
复习参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学、社会学是什么关系?
3、如何在研究社会心理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4、研究社会心理学有什么意义?
参考书目:
[美]克特?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一章。
[前苏]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李美枝:《社会心理学》,(台湾)大洋出版社1994年版,第一、二章。
Michener,H.A.&Delamater,J.D.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1999:1~45.
第二章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理论
本章节将探讨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包括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和确立时期以及近50年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等问题。此外还介绍了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历史
一、 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
社会心理学同心理学、社会学一样,在其形成之前都依附于西欧思辩哲学的母体之中,因此也叫“社会哲学阶段”。
二、 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
社会心理学是在社会学和心理学分别脱离哲学母体之后,又从这两门学科中应运而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它的出现来自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相关学科的理论准备。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变革而形成,也称“社会经验论阶段”。
三、 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
从本世纪20 年代起,伴随着各种实证主义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完成了在其整个历史上最具革命意义的转折,进入确立时期,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
第二节 近七十年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社会心理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羽毛尚未丰满的社会心理学开始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一方面,战争的爆发刺激了美国社会心理学的繁荣;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也直接服务于战争。此外,在前苏联和中国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 社会心理学的现状
在美国的社会心理学自进入五六十年代以后,就开始了一场危机;六十年代中期,欧洲的社会心理学开始有了自己的特点;前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经过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大讨论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自1981年以来,中国社会心理学开始进入重建和复兴阶段。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理论
一、 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的出现和发展对西方心理学界乃至整个人文科学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它的开山鼻祖就是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中对社会心理学发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是他关于“人格发展”、“集体心理学”和“文明”等方面的记述。他将人的精神世界主要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在潜意识中,又将冲动归结为性的驱动力。
二、 符号互动论
符号互动论是社会学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中进行的理论研究,从社会心理学的构成方面来讲,其影响并不亚于精神分析理论。其代表人物是乔治?米德,他受达尔文主义和实用主义原则的启发,认为意识具有运用和理解符号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人们可以在心里
对环境中的客体做出行为上的选择以调整自己对客体的活动。
三、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理论,它的代表人物是斯金纳,他认为所有行为都是环境的产物,他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他的操作主义从严格意义上讲,真正代表社会学习理论的是班杜拉,总之他们都关注于社会行为、学习和强化、实验室实验等方面的研究,因此在社会心理学理论中成为重要的流派之一。
四、 社会认知理论
社会认知理论来源于格式塔学派和勒温的场论,而在其形成过程中也受到了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推动。
五、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
进入后现代时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重心发生转移,它注重探讨认得社会性(人性),注重语言的研究,注意心理投射现象的研究,提倡超个体主义的研究。
复习参考题:
1、社会心理学形成经历了哪几个时期?
2、近50年来的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如何?
3、简要评述精神分析理论、符号互动论、社会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
参考书目:
[美]G 林德泽、F?阿伦森:《社会心理学大全》,1985年英文版(第三版)第1卷,第一、二章。
[前苏]安德列耶娃:《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Gergen,K.J.The Saturated Self: Dilemma of Identity in Contemporary Life. New York: Basic Books,1991.
第三章 社会化
本章节将探讨社会化的定义、种类、内容以及社会化的因素,其中包括遗传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此外还介绍了社会化的理论,包括精神分析学说、认知发展论的观点、社会学习理论和正常成熟论。
第一节 社会化的含义
一、 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二、 社会化的历程
个体的社会化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根据人的发展周期和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可
以把社会化分为3种:儿童期的社会化、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成人期的社会化,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的概念。
三、 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内容相当广泛,如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等。
第二节 社会化的因素
一、 遗传因素
遗传是指父母的生理、心理特征经过受精作用传递给子女的一种生理变化的过程,遗传因素是人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二、 社会环境因素
如果仅仅具备了人的遗传素质,没有适当的社会条件,个人的社会化将无法实现,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文化、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大众传播媒介和计算机网络。
第三节 社会化的理论
一、 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称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3个部分组成的整体,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由这三部分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的;埃里克森修正了弗洛伊德的观点,将人生分为了八个阶段。
二、 认知发展论的观点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主要从认知角度来研究人的社会化。而柯尔伯格关于人的道德发展的学说把人的道德发展过程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
三、 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是当代社会学习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儿童学会的许多行为模式都不是按照早期行为主义提出的强化—惩罚方式学到的,而是通过观察—模仿学会的。
四、 正常成熟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等提出,他们认为人的社会化并不单纯是由社会规范、社会压力等外部力量塑造的,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成熟过程。
五、 群体社会化理论
由J.Harris提出的群体社会化理论认为社会化是一种高度依赖背景的学习形式,儿童分别学习如何在家庭内与家庭外行为表现,此理论受行为遗传的影响很大。
复习参考题:
1、社会化的定义、种类和内容是什么?
2、社会化的因素有哪些?
3、社会化的理论有哪些?
参考书目:
[美]克科?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二章。
Harris.Judith.Rich.1995.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102:458-89.
第四章 社会角色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角色或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它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一、 角色的定义
社会角色主要包括三种含义:①社会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②社会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③社会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
二、 社会角色的分类
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可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演性角色
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从参与程度低到高分为若干类
第二节 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大体有两种取向:
结构角色论的代表是林顿,他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相互联系的位置或地位组成的网络,其中个体在这个系统中扮演各自的角色。
过程角色论的代表则是特纳,他以社会湖动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互动中的角色扮演过程展开对角色扮演、角色期望、角色冲突与角色紧张等问题的研究。
斯特里克则提出了一个较典型的融合方案。
第三节 角色学习、扮演和冲突
一、角色学习
形成角色观念
学习角色技能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米德认为角色扮演是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不仅心灵和自我是人们互动的产物,社会结构本身也是人们互动和角色扮演的产物。
戈夫曼从角色概念出发,将社会与舞台进行了广泛的比较,从而提出了“戏剧理论”。
三、 角色冲突
角色丛与角色紧张
角色冲突
缓解角色冲突的方法:角色规范化、角色合并法、角色层次法
第四节 性别角色差异
一、 两性差异
生理差别——人体、基因、性激素
心理差异
二、 性别角色差异
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支配行为、自信心、交际
智能方面的差异:智力、语言能力、空间能力、数学能力、知觉速度、艺术和音乐能力
成就方面的性别差异:学业成就、职业成就
三、 性别差异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在生殖阶段,儿童的注意力转移到生殖器,性别开始分化。
文化人类学理论:玛格丽特?米德认为男女心理的特点是由于他们学习了由社会传统所继承下来的文化模式的结果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把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作为模仿的榜样,从而获得了某些性别角色
认知社会化理论:科尔伯格认为儿童对性别角色的观念随年龄的增长、认知的发展而改变,采取的符合性别角色的行为也随之改变
性别发展阶段论:布洛克认为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相平行
参考书目:
1.[美]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十四、十五章。
2.[美]克特?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四章。
3.孔令智主编:《社会心理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九章。
4.周晓虹著:《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十章。
5.[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二十九章。
6.[美]尹恩?罗伯逊:《现代西方社会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十三章。
7.[美]大卫?席尔斯:《社会心理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72年版,第十五章。
8.朱敬先:《两性差异心理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
9.刘翔平、葛鲁嘉:《男女差异心理学》,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7年版。
10.时容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六章。
第五章 自我意识
本章节将探讨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包括定义、内容和自我意识,在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中介绍了生理与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在自我过程中介绍了自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等。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一般内涵
一、 自我意识的定义
自我意识是人所持有的意识的重要形式之一,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社会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意识通常是指个人对自己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向,即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自我意向。
二、 自我意识的内容
自我意识的内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常见的分析方法有四种,其一是将自我意识的内容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其二是将自我意识分为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其三是将自我意识分为公我意识、私我意识;其四是将自我分为现在的自我与可能的自我。
三、 自我觉知和自我意识
自我觉知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过程的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没有自我觉知,
个体将永远无法形成自我意识的观念,无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二节 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一、 生理与心理能力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生
自我意识发生或形成主要有物—我知觉分化、人—我知觉分化和有关自我的词的掌握三个标志;而自我意识的发生、发展与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
二、 自我意识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发展
生理的成熟和发展只是形成自我意识的前提,并不是必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心理学家库利认为自我观念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个体根据他人对本人的反应和评价而发展的,由此产生的自我观念称为“镜中我”;米德发展了库利的思想,对社会互动中自我意识产生的机制和过程作了深入的研究。
三、 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发展的社会因素
包括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文化环境、家庭、角色扮演、他人的评价和参照群体。
第三节 自我过程
一、 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获得真实的、可靠的有关个人特质的信息的过程,它常常发生在我们希望准确地、客观地描述自我的时候,它通常依赖社会比较和自我估价来实现。
二、 自我增强
自我增强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通过自我增强,个体的自尊得以建立或受到提升。人们常用六种方式进行自我美化,如向下的社会比较、选择性遗忘、有选择的接受反馈、缺陷补偿、自我照顾归因和自我设障。
三、 自我表现
自我表现是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自我表现的原因有时是出于策略上的考虑。
复习参考题:
1、自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2、如何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3、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自我修养?
参考书目:
1.[美]唐奈尔桑?R.福赛斯:《社会心理学》,1987年英文版,第二章。
2.[美]霍妮:《自我的挣扎》,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四、五章。
第六章 社会动机
本章节将探讨社会动机的涵义和特性,包括社会动机的涵义和社会动机的特性和功能;在动机理论中介绍了国外动机理论和关于个体行为动因的基本观点;在动机受挫和行为反应中探讨了挫折、受挫后的行为反应等。
第一节 社会动机概述
一、 社会动机的涵义和特性
社会动机的涵义:
社会动机是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每个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及活动方向都是由一定动机所驱使的,它是社会影响和个体行为之间的心理媒介,换言之,动机是行为的原型,行为又是动机的外显表现。
社会动机的特性和功能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社会动机的特性,即动机的强度、动机的清晰度、动机的更替性、动机的活动性和动机的复杂性。
二、 社会动机类型
成就动机: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
权力动机:对权力的欲求。
亲和动机:也称合群动机,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内心欲求。
第二节 动机理论
一、 国外动机理论
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学说从性本能出发解释人的行为动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潜能学说以马斯洛为代表;动机系统论由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提出,认为动机是与满足某些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也指出了动机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二、 关于个体行为动因的基本观点
个体行为的动因是个体素质的各个要素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个体的社会实践是行为动机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和动力。先天的某些本能和个体的生理变化是动机产生的一个前提,但是它本身并不是个体行为直接原因;个体周围的社会环境是能够成为行为动因的又一个前提条件;个体的行为动因是在个体实践过程中在、生理上的无定向的需要和在外界环境中某些能够缓和这种生理欲望的事物目标相互作用以后才出现的。
第三节 动机受挫和行为反应
一、 挫折概述
所谓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遭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造成挫折的原因是由于外界条件的限制、判断发生偏差,行动者自身心理素质的缺陷等,从而使动机欲求得不到满足。
二、 受挫后的行为反应
个体遭受到挫折以后,对自己这种因动机不能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情绪状态总是要设法表现出来,常见的有攻击、退化、补偿和压抑等。
复习参考题:
1、社会动机的涵义 、特性和功能是什么?
2、关于动机的基本理论有哪些?
3、什么是挫折,以及受挫后的行为反应是什么?
参考书目:
1.[美]J.L.弗里德曼等著:《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美]克特?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美]约翰?P.霍斯顿著:《动机心理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吴江霖、戴健林等:《社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刘永芳著:《归因理论及其应用》,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第七章 社会认知
本章节将探讨社会认知包括社会认知的定义和社会认知的特征;在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中介绍了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对他人性格的认知和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在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中包括认知者因素、认知对象因素和认知情景因素;在印象的形成中包括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此外还在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中介绍了海德的朴素心理学、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凯利的归因理论和维纳的归因理论。
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
一、 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认知是个体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观察、了解他人并形成判断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来推测、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 社会认知的特征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社会认知具有如下几个特性,如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防御性和认知的完形特征。
三、 社会认知的图式
图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中心概念,在认知心理学观点看来,图式是组织信息的方式,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泰勒和克劳克把人脑中的社会图式分为人的图式、
自我图式、角色图式和社会事件图式四种。
第二节 社会认知的基本范围
一、 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
外部特征包括一个人的仪表、表情等肉眼可见的特性,其中表情可以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眼神和言语表情。
二、 对他人性格的认知
性格除了包括情绪反应的特征,还包括意志反应的特征,人们对他人的认知更多的是通过与他人的实际交往而实现的,因此认真的交往是实现性格认知的基本条件。
三、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
这种认知包括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第三节 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一、 认知者因素
认知者因素包括原有经验、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和认知偏见,其中认知偏见中又包括光环作用、相似假定作用、类化原则、积极偏见、隐含人格理论和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二、 认知对象因素
认知对象因素包括魅力、知名度和自我表演。
三、 认知情境因素
认知情景因素包括空间距离和背景参考。
第四节 印象的形成
一、 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
印象形成的一般原则包括一致性、评价的中心性和中心特性作用。
二、 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
印象形成的基本模式包括平均模式和增加模式,平均模式表明人们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来形成对别人的印象;增加模式是人们形成印象并不是以特性的平均价值,而是以特性价值的总和为依据的。
第五节 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一、 海德的素朴心理学
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他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光是心理学家,都对各种行为的因果关系感兴趣,力图弄清人们行为的前因后果。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海德所要分析的素朴心理学。
二、 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说
“对应推论”是人们对行为进行归因的一种方式,当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行为与其持有的内在属性(动机、品质、态度、能力)相一致时,就是进行对应推论,它由琼斯和戴维斯提出。
三、 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的归因理论也叫三度理论,他指出人们在试图解释行为时可能的三种形式,即归因于行为者、客观刺激物和归因行为者所处的情境或关系。
四、 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他同意海德提出的尺度,把原因分为外在、内在两种,同时还提出了另外一种划分方法,即区分为暂时、稳定的两个方面。
五、 归因偏差
在归因理论中基本都假定归因是一种合理的有逻辑的过程。但是学者们指出,人们在许多情况下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武断的不和实际的偏见,如过高估计内在因素、行为者和观察者的归因分析、忽视一致性信息、自我防御性归因。
复习参考题:
1、 结合生活实例说明人们印象形成的过程、特点极若干效应起作用的情况。
2、评述凯利的多线索归因理论。
参考书目:
1.[美]克特?W.巴克:《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十章。
2.[美]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三、四章。
第八章 社会态度
本章节将探讨态度包括态度的定义及其特征、态度的构成要素和态度、价值和信念;在态度与行为中介绍了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预测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又介绍偏见的产生的原因、偏见产生的后果和消除偏见的途径;在态度的测评中可以运用量表法、问卷法、投射法、行为观察法和生理反应法。
第一节 态度概述
一、 态度的定义及其特性
所谓态度是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它具有社会性、主观经验性和动力性的特征。
二、 态度的构成要素
态度的构成要素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
三、 态度、价值和信念
个体所持有的态度与个体观念世界中的价值和信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个体的态度往往反映和体现出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个体的信念和价值观又影响和决定着个体所持有的态度。
第二节 态度与行为
一、 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
人们通常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但是,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专门研究发现,态度和行为并非总是一致的。对影响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因素,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予以考察,如从个体持有某一种态度的角度、从行为反应所具有的特点来看、从个体自身方面的各种条件和情况来看。
二、预测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虽然比较复杂,但不是无章可循的,菲什拜因和埃杰就对此作过研究并提出单一行为准则和多重行为准则两条细则。
第三节 偏见
一、 产生偏见的原因
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由于偏见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独特的态度,因而也包括态度的三个主要成分即情感、认知、意向。
其中造成偏见产生的原因是社会群体间的利害冲突、社会化、个体的人格和心理因素。
二、偏见产生的后果
偏见会给社会生活的协调和谐早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而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最引起人们重视的是偏见给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后果,如自我实现的预言、性别角色和疏离。
四、 偏见的消除
在我们的社会中,偏见是普遍存在的,并且产生着各种各样的消极后果,但是偏见并不是不可消除的。社会心理学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解决措施,如消除刻板印象、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共同命运与合作奖励和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
第四节 态度的测评
一、 量表法
量表法又称自我评断法,是运用根据一定的测量、统计原理而编制的态度量表来测评个体所持有态度的一种方法,被人们广泛运用的态度量表有等距量表、总加量表和语义分化量表。
二、问卷法(又称自我报告法)
问卷法是进行调查访问的一种重要方法,但也被用于态度的测评,根据问卷形式上的特点,可将问分为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开放式问卷是由研究者提出问题,但不提供
任何可能的或供选择的答案,由被试自由回答;封闭式问卷是由研究者提出问题,同时提供可能的几种选择答案,由被试根据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从几种选择答案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回答。
三、投射法
投射法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测验方法,是间接地了解人们潜在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通常是向被试提供一种情境刺激,通过分析这一情境刺激在人们头脑中所引起的联想或想象来推测其所持有的态度。
五、 行为观察法
行为观察法是通过个体的外在行为表现来推测其内在的态度,因而也是一种见解的方法。
六、 生理反应法
生理反应法是根据被试生理反映的变化来确定其态度的一种方法,因而仍是一种间接的方法,通常采用的生理指标有皮肤电反应、脉搏等。
复习参考题:
1、什么是态度?其特点是什么?
2、 设计一个测量态度的总量表?
3、评述认知不协调和平衡理论。
4、举出现实中人们所持的一种偏见,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如何消除。
参考书目:
1、[美]G.林德泽、E.阿伦森:《社会心理学大全》,1986年英文版(第三版)第2卷,第十九章。
2、[美国]J.L.弗里德曼等著:《社会心理学》,1981年英文版(第四版),第十一、十二章。
3、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三、五、六章。
4、周晓虹:《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第二、四章。
5、东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十六章。
6、高觉敷:《西方心理学的新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第五章。
7、Andrew,H.,unchener&John&D.Delamater.(1999).Social Psychology(4th).Harcoure/Brace&Company.
8、Daniel T.Gilbert,Susan T.Fiske&Gardner.Lindzey(1998).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4th).Boston:ucGraw-Hill;New York: Distributed exclusively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第九章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本章节将探讨态度的形成,包括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个体的学习;在态度改变的理论中介绍了学习理论、社会判断理论、认知失调理论、功能理论和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在态度改变的方法中可以运用劝说宣传法、角色扮演法、群体影响法和活动参与法。
第一节 态度的形成
一、 环境因素的影响
个体所持有的各种态度都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而逐渐形成的。因此,个体态度的形成受到社会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同伴的影响和团体的影响。
二、个体的学习
个体态度的习得是通过联想学习、强化学习和观察学习而得以实现的,这三种形式的学习分别以古典条件作用理论、工具性条件作用理论、模仿与观察学习的社会学习为基础。
第二节 态度改变的理论
一、 强化论观点的社会态度研究
持强化论观点度布认为社会态度是有关社会重大事件的某些特定刺激与具有动因性反应之间的强化联系而成的行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往往以对社会现象的好坏评价而表现出来。社会态度即是对于社会对象进行好坏评价的倾向性,它通过学习强化而获得。强化论观点的社会态度研究可区别为三种,分别是古典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的研究和学习理论的研究。
二、认知论观点的社会态度研究
认知论观点的社会态度研究注重于“态度是对于社会对象的评价”,力图从评价的角度来探索社会态度的内部心理机制。其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紧张减缓理论研究、归因理论的研究和社会判断理论
三、功能理论
这一理论的基本主张是认为人们之所以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种态度能够满足他们个人的某种需要,特别是心理上的需要,因此要改变人们的态度,则应首先了解态度所能满足的需要是什么,通过改变人们内在的需要来改变人们所持有的态度。在功能理论看来,态度具有以下几个功能:①工具性、调适性或功利性的功能;②自我防御的功能;③认识的功能;④价值表达的功能
五、态度改变的三阶段理论
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是由凯尔曼于1961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人态度的改变不是
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服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第三节 态度改变的方法
一、 劝说宣传法
这是一种借助与语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广告等各种传播媒介来传播信息,影响人们,使之态度发生改变的方法,是一种极为常见和广泛使用的方法。它包括传播者的特性、信息的传播、被劝说者因素、情境因素。
二、角色扮演法
这种方法是以角色理论为依据的,角色理论的核心原则即个体的行为应与其所承担的角色相一致,应该符合这一角色身份的要求。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角色对承担角色的个体所具有的约束和影响来改变个体态度的。
三、团体影响法
通过团体对个体所具有的影响也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团体的影响来自于团体的规范和准则,这种规范和准则对团体成员具有着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促使团体中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与团体的规范准则的要求,就会受到团体的接受、承认和赞同。正因为如此,通过将他们组织进一定的团体,并指定相应的规范准则来影响和约束他们的一言一行,就能有效地改变他们的态度。
四、活动参与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引导人们参加与态度改变有关的活动来改变人们的态度。
第四节 态度研究的新进展
一、态度结构研究的新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态度结构研究的研究者不再满足于态度的要素结构(认知要素、情感要素、行为倾向)、立体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分析,在四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第一,在继续深入探讨态度要素结构基础上,提出了内在态度结构概念。第二,从重新评估平衡理论出发,研究态度间的关系,尝试用交互态度概念替代立体结构来表达态度之间的联系。第三,受系统论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将态度看作是一个系统,态度是在多重维度上综合评价的结果。第四,重新界定并深入探讨了态度强度这一理论术语。
二、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的新进展
态度预测行为的影响因素:态度的激活、态度的特性、行为的情景限定。
态度和行为关系的模型:过去直接的行为经验由于和态度对象产生强有力的行为关联,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强、关联性高。因此基于直接体验的态度最易获得和发生作用。
三、偏见研究的新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偏见研究中的认知取向占据主流,这种取向的研究集中在偏见产生的认知来源分析和偏见产生过程信息加工研究。在消减群体偏见的研究中还十分重视群体认同的信息加工,提出了消减偏见的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
偏见的认知来源:社会标准思维加工、刺激的特性、基本归因错误及公平世界现象、预设偏见
偏见的信息加工研究:偏见的信息加工探讨了预设偏见、动机性偏见和偏见的知识库存对态度信息的影响。
偏见消减的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根特等人提出的这一模型承认社会类化对群体偏见的重要性,并且假定成功的接触可以改变个体对群体属性的认知表征,把原初存在的分离性的不同群体改变成具有包容性的一个群体。
复习参考题:
1、什么是态度?
2、态度改变的理论有哪些?
3、态度改变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书目:
1、[美]K.杜克斯、L.S.赖茨曼:《80年代社会心理学》,1980年英文版(第四版),第十、十一章。
2、[美]J.L.弗里德曼等著:《社会心理学》,1981年英文版(第四版),第十、十一章。
3、[美]G.林德译、E.阿伦森:《社会心理学大全》,1985年英文版(第三版)第I卷,第二、十章,1986年英文版(第三版)第2卷,第十九章。
4、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三、五、六章。
5、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十六章。
6、Richard,J.,Eiser.(1986).Social psychology:attitudes,cognition and Resistance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9,408-419
7、David,F.Barone,James E.Maddux&C.R.Snyder(1997).Social cognitive psychology: history and current domains, New York: Plenum Press.
第十章 人际关系
本章节将探讨人际关系包括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特点和人际关系的类型;在人际吸引中介绍了喜欢与爱情两种人及吸引的形式;在人际关系的测量中介绍了人际关系的社会测量法、人际关系的参照测量法;在人际关系的改善中介绍了海德尔的平衡理论、纽科姆的沟通活动理论和T小组训练法。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一、 什么是人际关系
人们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相互联系就是人际关系。在所有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研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关系问题,这也
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如何理解人际关系的本质问题。
二、人际关系的特点
通过对人际关系本质的分析,不难看出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比之于社会关系,人际关系有其自身明显的特点,如个人性、直接性、情感性。
三、 人际关系的类型
人际关系遍布于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由于人们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和人们交往行为的多样性,使人际关系也呈现出千姿百态。心理学家雷维奇利用“雷维奇人际关系测量游戏”方法,通过一千对夫妇进行研究,把人际关系归纳为八种类型,即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主从—合作—竞争型、无规则型。
第二节 人际吸引
一、 喜欢
喜欢是中等强度的人际吸引形式,也是人际吸引的一般形式。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研究概括出影响喜欢的一些重要因素。如:能力与喜欢、外貌与喜欢、报酬与喜欢、相似、互补与喜欢、邻近、熟悉与喜欢。
二、爱情
爱情(1ove)是人际吸引的强烈形式和最高形式,西方社会心理学者把爱情分为六种类型:冲动爱情、自我中心爱情、冲动爱情、依赖爱情、结伴爱情、实用性爱情和利他爱情。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测量
一、 人际关系的社会测量法
社会测量是一种测定个体在人际交往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喜欢、冷淡或反感的数量指标的方法。1934年莫里诺首次使用了这种方法,它包括社会测量标准、社会测量图解。
二、人际关系的参照测量法
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发展了莫里诺的社会测量法,提出了参照测量法,彼得罗夫斯基认为,被人们所喜欢的人不一定是群体中最能发挥作用和最有威信的人,莫里诺的测量方法难以发现这种最能发挥作用的人,参照测量方法则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四节 人际关系的改善
一、 海德尔的平衡理论
海德尔的平衡结构理论,即为“P-O-X”模式,在此P代表一个知觉主体,O代表另外一个知觉主体,X代表知觉对象。海德尔认为,P、O、X 三种成分的相互作用可以组成一个认知场。对于知觉者来说,这个认知场有时是平衡的、稳定的,有时是不平衡的、不稳定的。
二、纽科姆的沟通活动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把海德尔的理论推广到了人际沟通的领域。因此,在纽科姆的理论中就更加明确地讨论了人际关系的改善问题,他的理论被称为“A-B-X”模式,A表示知觉主体,B表示另一个主体,X 表示与A、B都有关系的客体。
三、小组训练法
人际关系的改善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除去以上的一般理论原则之外,还有一些具体的操作技术,T小组训练法就是一种常见的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T小组方法又叫做“敏感性训练”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于1946年创造的,目的是让接受训练者学会怎样有效地交流,细心地倾听,了解自己和别人的感情。
复习参考题:
1、什么是人际关系,它的特点和类型是什么?
2、人际关系包含哪些方面?
3、人际关系如何测量和改善?
参考书目:
1.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安德列耶娃:《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吴江霖、戴健林等:《社会心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第十一章 人际沟通
本章节将探讨人际沟通,包括人际沟通的含义、人际沟通的工具、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和人际沟通的障碍、人际沟通的功能;在人际沟通过程分析中介绍了人际沟通的心理分析、人际沟通的动作分析;在人际沟通的分类中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轴型沟通、Y型沟通、链型沟通和圆型沟通、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第一节 人际沟通概述
一、 人际沟通的含义
人际沟通简称沟通,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过程,即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沟通思想情感的过程。
二、人际沟通的工具
作为信息传递的过程,人际沟通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符号系统才能实现,所以,符号系统是人际沟通的工具。我们可以把符号系统划分为两类,即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
三、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
实现人际沟通的必要条件是要有发出信息的人,即信息源;要有信息;要有信息渠道
(通讯渠道);要有接受者。
四、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
信息传递的各个环节常常回受到某些因素的作用,从而影响到人际沟通的进行,印象人际沟通的因素主要有几个方面,如影响信息来源因素(发出信息的人使用的传播技术、发出信息的人的态度、发出信息的人的知识程度和发信息的人的社会地位);影响信息的因素(语言及其他符号的排列与组合次序、信息的内容、信息的处理情况);影响信息渠道的因素;影响接受者的因素(接受者的心理选择性、接受者当时的心理状态)。
五、人际沟通的障碍
在现实社会中,某些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会造成沟通的必要条件的缺失,致使人际沟通受到阻碍,这包括地位障碍、组织结构障碍、文化障碍、个性障碍、社会心理障碍。
六、人际沟通的功能
综合各家的论述,认为人际沟通的功能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协调作用、保健作用和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的作用
第二节 人际沟通过程分析
一、 人际沟通的心理分析
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沟通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他们都有心理活动,人际沟通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主要体现在沟通动机、对信息的选择、对信息的理解。
二、人际沟通的行为分析
贝尔斯的研究。
第三节 人际沟通的分类
一、 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从发出信息的人与接受者的地位是否互变的角度来看,可将沟通分为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前者发出信息的人只发出信息,接受者只接受信息而不发出反馈信息;后者双方互为发出信息的人和接受者,即双方在沟通中的地位不断变换。
二、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
语言是最常用的信息渠道,按照语言的不同形式,人际沟通又可以分为口头沟通和书面沟通。借助口头言语进行的沟通称为口头沟通,如演讲、讨论、会谈、电话联系等;借助于书面言语进行的沟通称为书面沟通,如布告、通知、书信等。
三、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按照沟通与组织的关系,可以把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指在一定的组织系统中通过明文规定的渠道,进行信息的传递与交流;非正式沟通是指在正式组织系统以外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诸如人们私下交换意见,议论某人某事,传播小道消息,都属于非正式沟通。
四、 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下行沟通又称下沟通,是指组织中地位较高的成员主动向地位较低的成员之间沟通;上行沟通又称上沟通,是指组织中地位较低者主动向地位较高者沟通;平行沟通是组织中身份和地位相仿者之间的沟通。
五、 假相倚、非对称相倚、反应性相倚和彼此相倚
假相倚是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指定的计划,即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非对称相倚是沟通的另外一方只按照自己预定计划进行沟通,而另外一方则根据别人的行为作为反馈来调节自己的言行;反应性相倚是指沟通双方都以对方的行为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并不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沟通;彼此相倚是指沟通双方一方面以自己的计划同对方沟通,另一方面又考虑到对方的反应来调整自己的沟通行为。
六、 轴型沟通、Y型沟通、链型沟通和圆型沟通
20世纪50年代,巴维拉提出小群体沟通网络的概念,所谓沟通网络,是指一个小群体里成员之间较固定的沟通模式,后来莱维特以五人小群体为研究对象,发现沟通网络有四种形态:轴型沟通、Y型沟通、链型沟通和圆型沟通。
七、 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人际沟通以通讯渠道来划分,可以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大类。语言常是沟通的工具,语言沟通是人类最普遍的沟通形式;相反有些人的沟通不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这种沟通称为非语言沟通。
复习参考题:
1、人际沟通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
2、为什么人际沟通必须以双方存在共同的经验为前提?
3、谈谈语体与环境的关系。
参考书目:
1.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2.克特?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第十二章 利他行为
本章节将探讨利他行为包括什么是利他行为和利他行为研究的内容;在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中介绍了利他行为的唤起、助人的得与失和求助人的特点、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以及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等;在利他行为的理论分析中利用了生物学基础、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利他行为的模仿与学习和利他行为的模式。
第一节 利他行为概述
一、 什么是利他行为
利他行为是对别人有好处,没有明显自私动机的自觉自愿的行为,从利他行为的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利他行为有如下几个特点: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有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损失。
二、利他行为研究的范畴
社会心理学对利他行为的研究主要包括不同的利他行为,其中最常见的是一般人在看到陌生人遭遇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利他行为、人们对犯罪行为的制止和干预、个人节制自己、偿还行为。
第二节 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 利他行为的唤起
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分析,旁观者在决定是否介入某种事件之前必须做出一系列的决定。旁观者必须观察某件事是不是真的发生;判断所发生的事是不是紧急的,或者是不是一种需要帮助的情境;决定承担责任、采取行动;确定哪种形式的行动是可行的和适当的;决定如何完成这一行动。
二、助人的得与失
在紧急的情况下非常明显和严峻时,有能力提供帮助时,为什么还有人见死不救、漠然视之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旁观者考虑靠自己如果给予帮助可能造成的损失。
三、 求助人的特点
许多事实和实验研究证明,求助者的性别以及个体与他的交往关系与个体是否发生助人行为有关系;外貌有吸引力和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求助者对目前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是影响他人是否给予帮助的一个重要因素;旁观者对某人所陷困境的责任也是决定他们是否机遇帮助的原因。
四、 助人者的特点和当时的心境
研究表明,影响人们利他行为的个人因素有本人的个性、早期的社会化状况、以前利他行为的经验、当时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以及本人的人生哲学或思想意识等。其中较为关键的是家庭中的社会化和榜样的作用、人格因素利他者的性别因素、利他者心境的作用。
五、 影响利他行为的环境和情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和社会环境对利他行为的影响。
第三节 利他行为的理论分析
一、 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达尔文指出,经过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有利他天性的生物可能使得它们的物种留存下来;西方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对年有儿童的观察研究也证明了人类天生有利他行为的倾向。
二、社会文化对利他行为的规范
所谓社会规范就是行为、态度和信仰的模式。利他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大不相同,
在社会责任规范中也显示出不同的文化差异。
三、 利他行为的模仿与学习
按照传统的学习理论,利他行为是通过强化而建立的。
四、 利他行为的模式
复习参考题:
1、何为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具有哪些特征?
2、分析影响利他行为决定过程的诸因素?
3、解释“旁观者效应”?
参考书目:
1.[美]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七章。
2.[美]E.O.威尔逊:《新的综合:社会生物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Batson, C. D. (1987) Prosocial motivation: Is it ever truly altruistic? In L. Berkowitz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20, pp. 60
-122).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第十三章 侵犯行为
本章节将探讨侵犯行为的定义和种类;在对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中介绍了动物行为学、生物进化学、行为遗传学和激素活动与侵犯;在挫折——侵犯理论中介绍了挫折——侵犯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在社会学习理论中还包括模仿学习和侵犯与大众传播;最后在对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中利用了渲泄、习得的抑制、置换和寻找替罪羊的方式。
第一节 侵犯行为的定义和种类
一、侵犯行为的定义
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是否具有侵犯意图应通过以下方面来推知: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况,行为者的社会角色,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行为者的身份特征。
二、侵犯行为的种类
我们根据侵犯行为是否违背社会准则,可以划分三种不同的类型:反社会的侵犯行为、亲社会的侵犯行为、被认可的侵犯行为。根据侵犯行为的方式不同,可以划分出言语侵犯和动作侵犯。按照侵犯者的动机,侵犯可以分为报复性侵犯和工具性侵犯。
第二节 对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
一、 动物行为学
动物行为学的观点通常来自于动物学方法,后者的基本假设是:如果两个物种的行为方式比较接近,那是因为他们的进化环境相似;反之,如果他们的进化条件相同,那么,两者行为方式也会比较接近。
二、生物进化学
生物进化学对人类侵犯的研究,非常强调人类行为进化和发展过程。
三、行为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领域也有大量的研究试图证明遗传因素在人类侵犯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
四、激素活动与侵犯
在这类研究中,经常是把荷尔蒙浓度解释为原因,把侵犯解释为结果。
第三节 挫折——侵犯理论
一、 挫折——侵犯理论及其实验研究
所谓挫折是指一个人在为达到某种目标进行努力时遭受到干扰或破坏,致使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的情绪状态。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多拉德提出认得侵犯行为乃是因为个体遭受挫折而引起的,这就是所谓的挫折——侵犯理论。
二、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
社会心理学家贝克威兹认真考察了几个并不完全支持挫折——侵犯理论的研究后,对多拉德提出的挫折——侵犯理论提出了修正的观点,他认为个体在遭受到挫折之后将做出什么反应,表现怎样的行为,是由环境内在的线索或者说环境提供的刺激来引导的。
第四节 社会学习理论
一、 模仿学习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的态度和侵犯的行为是通过学习而得到的,就人类来说,观察模仿是一个极重要的学习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班杜拉强调,在观察学习中,抽象认知能力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一个人耳闻目睹一种行为时,他会把观察到的知觉经验包括行为者的反应序列、行为后果及该行为发生时的环境状况等以一种抽象的符号形态贮存在记忆系统之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若有类似的刺激出现,他会将贮存于记忆系统中的感觉经验取回而付诸行动。班杜拉把此种观察学习历程称为中介的刺激联结。
二、侵犯与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的普及性及深入性,提供了人们大量观察学习的机会。根据社会学习理论所提出的模仿学习的观点,人们就会很自然地考虑到:电影电视节目中侵犯行为对观众、听众,特别是青少年会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第五节 侵犯行为的转移与消除
一、 渲泄
弗洛伊德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是人与生俱来的驱动力;洛沦兹的观点是,侵犯是人的本能,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
二、 习得的抑制
所谓习得的抑制是指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学到的对侵犯行为的控制,主要有以下几点:社会规范的抑制、痛苦线索的抑制、对报复的畏惧。
三、置换
对与他遭受挫折者相似的人表现的侵犯行为。
四、寻找替罪羊
用置换对象来表现自己的侵犯行为一般发生在挫折的来源很明确的情况下,但如果不明挫折来源,就会倾向于寻找替罪羊,从而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与他人。“替罪羊”的特性:软弱性和特异性。
复习参考题:
1、何为侵犯行为?侵犯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2、分析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
3、如何减少、削弱人类的侵犯行为?
参考书目:
1.[美]J.L.弗里德曼等:《社会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六章。
2.[美]杰克?D.道格拉斯等:《越轨社会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八章。
3.[美]洛伦兹:《攻击与人性》,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
第十四章 社会影响
本章节将探讨他人在场包括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和关于他人在场的理论解释;在相符与服从中介绍了相符现象、影响相符的因素和关于服从实验的讨论;在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中介绍了时尚和流言,集群行为和去个性化。
第一节 他人在场
一、 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时候,如果有其他人在场,他就会感到一种刺激,这种刺激会促使他的活动的完成。这种作用被社会心理学家称为社会促进;他人在场既能产生促进作用,又能产生抑制作用。
二、 关于他人在场的理论解释
查荣克的“优势反映强化说”认为在有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动机水平将会提
高,因此他的优势反应能够轻易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会受到抑制。所谓优势反应,是指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动作。
第二节 相符与服从
一、 相符现象
相符现象也称遵从或从众,是指通过向社会压力让步以使自己的认知以及行为符合群体的、社会的标准和规范。
二、影响相符的因素
影响相符的因素可以从个体的特点、群体的特点和刺激物的特点等方面来说明,如个体的特点(获得正确信息的愿望、不愿意被他人视为越轨者、性别差异);群体的特点(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规模、群体成员的身、群体接纳个体的程度);刺激物的性质。
三、 服从权威的实验
米尔格拉姆的实验。
四、 关于服从实验的讨论
权威认为与服从权威有关的因素:命令者的权威性、被试的道德水平、诱骗入门的策略、权威的靠近程度、受害者的靠近程度。
第三节 模仿与暗示
一、 模仿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到他人习惯的刺激,自觉不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仿。对模仿的研究认为影响人们模仿的理论有两个:本能论(塔尔德、鲍德温)和社会学习理论(米勒、多拉德和班杜拉)。
二、暗示
采用含蓄方式,通过语言、行动等刺激手段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某一观念,或按照某一方式进行活动。孙本文将暗示分为四类: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反暗示。
第四节 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
一、 时尚和流言
时尚是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某个群体中普通流行的某种生活方式,时尚可以分为时髦、热、时狂三种类型。
流言是广泛传播的有关显示社会问题的不确切的消息;社会心理学研究流言,一般不研究它的内容如何真和如何伪,而只注重它产生及传播的条件和过程,即流言传播中的心理效应。
二、集群行为和去个性化
集群行为是一种相当数量的群众自发产生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狂热行为;集
群行为有如下特征:一是情绪支配性,二是迅速接受性,三是容易越轨性。
去个性化是个体在一个群体中与大家一道从事某种活动时,对群体的认同淹没了个人的身份,使个体失去通常的个性感。
复习参考题:
1、如何解释社会促进和社会致弱现象?
2、感染有哪些特征?它有几种类型?在什么情况下最易发生感染?
3、暗示有哪些特征?它包括哪些方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什么是模仿,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5、时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其心理基础是什么?
6、舆论有何作用?流言的特征是什么?以什么为其心理基础?举例说明。
7、试述暗示、模仿、时尚三者之间的关系。
参考书目:
1.[美]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第十一章。
2.[美]克特?W.巴克主编:《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五章。
3.[前苏联]A.B.彼德罗夫斯基、B.B.施巴林斯基:《集体的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四章。
4.[前苏联]安德列耶娃:《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二章。
第十五章 群体心理
群体虽由个体集合而产生,但群体是动态的有机的构成,群体心理决非个体心理的简单累加,它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又一层次。本章将讨论群体的心理与行为并涉及群体规范、凝聚力和群体领导等内容。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一、 群体的含义
群体是指那些成员相互依赖、彼此存在互动的集合体。
二、群体的分类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
大群体和小群体。
三、群体的功能
群体的功能可以分为对个人的功能和对组织的功能。
第二节 群体规范
一、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可以分为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一般的社会规范和反社会的规范。
二、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就是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包括社会规范与群体交换、社会规范与群体交换、群体内的社会交换、心理契约的形成。
三、竞争与合作
竞争与合作是群体内两种主要的互动方式。影响群体成员的竞争与合作的因素很多,其中成员之间的沟通程度、群体规模和互动性起主要作用。
第三节 群体的维持
一、 群体压力
群体规范形成以后,群体成员会自动地、不加思索地与群体行为保持一直,所谓自动和不假思索实际上是群体规范内化的结果,群体借助规范的力量形成了一种对成员的心理
上的强迫力量,一达到对其行为的约束作用,这种力量就是群体压力。
二、群体的维持
群体效力;
群体凝聚力;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三、群体决策
群体决策是群体成员的主张和意志对群体行为的作用过程。群体决定在很多情况下比个人决策有效,但群体决策过程也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此外群体决策中还肯能出现冒险性转移的现象。
第四节 群体领导
一、 群体领导
领导的本质在于一个人(领导者)与群体的人际关系,不仅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人与工作、人与群体目标之间的关系。领导的产生有品质论和时势论两种说法。
二、领导方式
领导方式(可以从两个角度划分:一是按照群体内权力的类型来划分,另一种是按照领
导人注重的目标来划分。
(一) 专制、民主、自由放任的领导方式
(二) 注重任务的领导方式和注重关系的领导方式
三、领导的效性
领导者是领导行为的执行者,但领导的效果不能由领导者一人决定。领导是通过群体成员的交互作用去完成群体目标的行为,因此,领导有效与否,除了与领导者有关外,还依赖于群体成员及群体目标等因素。
复习参考题:
1、什么是群体决策,群体决策有何意义?
2、群体决策有哪些局限性,认识这些局限性有何实践意义?
3、阐述领导人产生的几种理论。
4、领导人对群体成员心理有哪些影响?
5、不同的领导方式对群体成员和工作效率有何影响?
6、试述个人对群体影响的基本形式和作用。
参考书目:
1.M.肖:《群体动力学》,1976年英文版,第98页。
2.弗德勒:《领导效力理论》,1967年版。
3.Schein, E.H. (1980).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Englewood Cliffs:PrenticeHall.
第十六章 文化与人格
本章节将探讨文化与人格,包括文化和人格的涵义;在文化与人格的理论研究中介绍关于文化与人格二变项的理论探讨、文化人格社会三变项关系的理论探讨、文化人格社会生态思变项的理论探讨以及心理动力决定论;在文化与民族心理中介绍民族心理、文化与民族性格;在文化变迁与人格发展中介绍社会文化变迁以及社会文化变迁对人格的影响。
第一节 文化和人格的涵义
一、 关于文化
文化就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凝聚起来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总体。文化具有下述的基本特征:文化是普遍的、共享的、文化是学而知之,后天习得的、文化是以象征符号为基础的、文化具有整体性。
二、什么是人格
在我国心理学界,广为接受的人格定义是前苏联心理学体系中的说法。即从两个层次上来分析人格:一为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性格、气质、能力等方面;另一个为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所有这些心理倾向构成一个动机系统。
第二节 文化与人格的理论研究
一、 关于文化与人格二变项的理论探讨
文化与人格理论早期采取的理论形态是人格的文化决定论。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露西?本尼迪克特和玛格丽特?米德。她们深受其老师波亚士的影响,毕生以人性、人格及人类行为和社会文化变迁为研究主题。为了反对当时盛行于社会心理学界及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格及人类行为的社会决定论观点,这两位女人类学家曾一度只身闯入原始部落,力求解释“人类(野蛮而未经教化的原始民族)所赖以生存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环境是如何塑造人格的”。
二、关于文化、人格、社会三变项关系的理论探讨
文化人类学家卡丁纳和林顿等人一方面继承了本尼迪克特和米德的观点,认为人格及社会行为受制于文化,人格类型因不同的文化而有所不同,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在以下两点上进一步发展、修订本尼迪克特的观点:文化影响、制约着人格,个人的心理结构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文化的构造及其变迁。人格不仅仅是文化的,而是综合的、累加的,是个人从出生之日起就与之发生联结的结果。
三、关于文化、人格、社会、生态四变项的理论探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态人类学得到迅速的发,它们不仅在文化生态的讨论中成为理论要点,还深刻地影响到文化与人格的理论研究。生态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安东尼?华莱士在他的《文化与人格》一书中指出:、现代研究者正在把心理分析为基础与生物的及社会异论相混合,以发现和分析、解释文化原动力的规律。当代文化与人格的研究就是考察人类的遗传与生态过程,这个过程完全独立于文化之外,但它们都是引起文化所依赖的人类生物系统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三节 文化与民族心理
一、 民族心理
民族心理是指构筑在一个民族的经济地域基础之上并渗透着该民族共同文化传统、决定着该民族人们性格和行为模式的共同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国民性。
民族性格是代表民族特点的,用来表示渗透在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文化中的精神或意义,它是某种在民族内部“一以贯之”的文化精神。民族性格和人格是一致的,都是受文化影响作用的结果。
二、文化与民族性格
文化的民族性和民族心理的文化内涵:文化的民族性,首先是指文化总是由一定的民族所创造,从而带上了本民族的独特的个性。文化的民族性的另一方面,是文化的内化。
文化与民族心理结构:深层结构、中层结构、表层结构。
文化对民族性格的作用:文化积淀是一个文化继承和同化的过程,它体现的是人类或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传统、价值观等等的传承;文化积淀对民族性格起社会环境和社会尺度的作用。
第四节 文化变迁与人格发展
一、社会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文化内容与文化结构的变化,包括一切社会文化现象的突发的、持续的、急剧的或缓慢的变化。
导致社会文化变迁的因素包括:环境与人口、文化的创新与移入、文化的丧失。
二、社会文化变迁对人格的影响
“文化震荡”与“未来的冲击”
社会文化变迁中的“匮乏文化”、“失意文化”与“边际人”现象
复习参考题:
1、什么是民族和民族心理?
2、文化与民族心理的结构有什么关系?
3、跨文化心理学与民族心理研究的研究有哪些?
参考书目:
1.周大鸣、乔晓勤:《现代人类学》,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2.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4.波普诺:《社会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弗洛姆:《逃避自由》,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
第十七章 应用社会心理学
本章节将探讨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方面的应用,包括动机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和群体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在社会心理学在犯罪研究中的应用中研究了影响犯罪者人格形成的文化和社会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在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中阐述了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和如何消除紧张状态;此外又研究了社会心理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第一节 社会心理学在管理方面的应用
一、 动机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对管理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二、群体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非正式群体在管理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发挥它的积极影响。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在犯罪研究中的应用
一、 影响犯罪者人格形成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许多犯罪现象与个人社会化中未能形成正常的人格有关,影响正常人格形成的因素有文化方面的因素;家庭方面的因素和学校方面的因素。
二、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理论
社会心理学从有别于以往的生物学或本能论来解释犯罪原因,主要理论有挫折—侵犯理论、随异交往理论和标签理论。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应用
一、 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科学研究表明,社会心理因素同遗传、生化、免疫等因素一样,在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防中起重要的作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社会心理因素会使人产生心理紧张状态,
从而引起疾病,如生活中的挫折和紧张的工作、现代化城市生活等。
二、如何消除紧张状态
减缓紧张状态的三种技术:生物反馈、凝神和意念。
第四节 社会心理在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环境心理学这一崭新的领域对噪音影响、空间使用、拥挤、建筑设计以及各种城市的一般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复习参考题
1、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的特点和目的。
2、社会心理学应用研究的发展简史。
3、社会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4、宣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过程。
5、社会心理学对犯罪研究的具体指导。
参考书目:
1.[前苏联]卡扎科夫等:《社会心理学的应用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版。
2.[美]舒尔兹:《心理学应用》,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三、四、五、六章。
3.[美]S.奥斯坎普:《应用社会心理学》,1984年英文版,第八至十三章。
4.Oskamp,S.&Schultz,P.W.Applied Social Psycholgy (2ndEd.) Nj: Prentice Hall,1998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