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倍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发展基本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经历“倍”的概念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水果卡片、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玩一个过关游戏,想玩吗?(想)我们首先进入第一关:小眼睛,看一看。
师:下面这些题你会填吗?(多媒体呈现)
( )×4=12 2×( )=6
( )×5=10 ( )×2=12
3×( )=18 ( )×4=20
( )×6=24 5×( )=15
( )×4=8 ( )×7=14
4×( )=16 ( )×6=12
师:(多媒体呈现)下面这个更厉害啦,谁能说出图中表示几个几,并求出图中有多少个水果?
师:求几个几相加,用什么方法计算?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理解“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创设情境——感知“倍” 进入第二关:小嘴巴,说一说。
师:小兔子最爱出萝卜。(出示图片)
图中有几个圆萝卜?
胡萝卜有几个,是怎么摆的?3个2
我们说胡萝卜的根数是圆萝卜的3倍。
圈一圈:白萝卜有( )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圆萝卜的( )倍。(用图片表示)
(板书:白萝卜的根数是圆萝卜的( 2 )倍)
(2)自主探索——理解“倍”
师:那么,到底什么是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个新朋友。
师板书课题:倍的认识。
扫地的有7人,擦桌子的是扫地的2倍,擦桌子的有多少人?
练习:1.看图说一说。
2.摆一摆
3.画一画
(3)实际应用——巩固“倍”: 第三关:小脑袋,想一想。
师:看来第二关也难不了同学们!有信心闯第三关吗?第三关:小脑袋,想一想。
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倍”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
师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在第四关里,知道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把它转化成求几个这样的数相加,用乘法计算。
三、生活应用,拓展新知。
完成书上练习十一部分题目。
四、全课小结,情感交流。
师: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你们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倍”的知识,希望大家不断观察,然后把观察到的结果用今天学的“倍”说句话,告诉爸爸妈妈,好吗?
《倍的认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生对倍的认识比较陌生,建立倍的表象认识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认识倍,理解倍的意义;二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第一部分我重视学生的感知,
通过圈圈画画,让学生在学习了相差关系的基础上进入对倍数关系的学习。第二部分的处理上是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感知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因此,我在设计时重视了学生的操作、观察,充分建立直观形象。通过比较黄花朵数与蓝花朵数的数量关系,引导学生摆一摆,圈一圈,说一说,使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学生能从图中看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但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还是难以理解的。在这里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用“一份有2朵”,和“8朵能分成这样的几份”来帮助学生探索算法。然后又发展到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是因为这样的表述能更鲜明地表达相比较的两个数与“倍”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加深对“倍”的含义理解。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后,练习巩固中,进一步理解倍的意义。通过练习,巩固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解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