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基础养老金按缴费年限和平均工资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按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过渡性养老金按缴费年限和平均缴费工资计算,过渡性调节金只对2006年至2014年退休者发放,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法律分析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如何计算?相信这是很多企退人员关心的问题。据了解,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组成。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5、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退休时全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拓展延伸
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规则与待遇分析
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规则与待遇分析是指对企业职工退休后享受的养老金计算方法和待遇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企业职工的养老金计算一般包括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补充养老金等部分。计算规则涉及到工资基数、缴费年限、个人缴费比例等因素。而待遇分析则关注养老金的发放标准、调整机制以及可能的附加福利等。通过对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规则与待遇的深入分析,可以帮助职工了解自己的养老金待遇情况,为退休后的生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和政府合理制定养老金政策,确保职工的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等。基础养老金按照缴费年限和平均工资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据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和计发月数确定;过渡性养老金以个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和缴费年限为基础;过渡性调节金根据退休时间确定。养老金计算规则与待遇分析对于企业职工了解自身待遇情况以及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障职工权益和退休后的生活准备。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为失业人员出具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并将失业人员的名单自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十五日内告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失业人员应当持本单位为其出具的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关系的证明,及时到指定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
失业人员凭失业登记证明和个人身份证明,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手续。失业保险金领取期限自办理失业登记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四章 退 休 第九十四条 公务员退休后,享受国家规定的养老金和其他待遇,国家为其生活和健康提供必要的服务和帮助,鼓励发挥个人专长,参与社会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