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下列说法正误
1.同样是咏柳絮,薛宝钗表现的是“漂泊亦如人命,空缱绻,说风流”的悲哀,而林黛玉表现的则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抗争。
2.《红楼梦》中,袭人、晴雯等凑钱为宝玉庆寿,在晚上偷偷掷骰饮酒为戏。为了更加热闹,又悄悄请来宝钗、黛玉、探春、李纨还有香菱等,群芳夜宴,主仆尽欢。
3.《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的导火索是,丫头傻大姐在大观园里偶然捡到了一个绣春囊邢夫人认为这是打击王夫人、王熙凤的一个良机,于是派亲信王善保家的将绣春囊封了送到王夫人那里。
4.《红楼梦》中,在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令凤姐和王善保家的一起抄检。在怡红院里,林黛玉愤怒地倒出了所有东西,但并无私弊之物。
5. 《红楼梦》中,晴雯因周瑞家的挑唆而被逐出大观园。回家后,晴雯一病不起,在宝玉探望她的当夜香消玉殒。第二天,宝玉前去凭吊,并作《芙蓉女儿诔》
6.史湘云是《红楼梦》中光彩照人的形象,她开朗豪爽,才情超人。她的诗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诗)魂”意境凄冷,暗示了她悲惨的结局。
7.贾府是世家大族,读书人的雅趣也体现在贾府丫鬟的取名上。比如元春、惜春、探春迎春的丫鬟分别取名抱琴、司棋、侍书、入画,正好凑成“琴棋书画”。
8.《红楼梦》中,贾赦将迎春许给孙家,贾母不十分称意,只说“知道了”,贾政深恶孙家,劝谏过两次,贾赦不听,宝玉见邢夫人将迎春接出大观园,越发扫了兴。
二、简答题
1.《红楼梦》中写探春理家,作者给探春宝钗冠以“敏探春”“时宝钗”的称号,请说明 “敏”和“时”的含义及具体表现。(6分) 敏赞探春之机敏;时指宝钗之合时。(2分)
探春:日光敏锐,洞察贾府隐患(1分)行事敏捷,处事干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贾府的问题。(1分) 宝钗:对探春的改革措施适时作了补充,(1分)让那些妈妈们能贴补自己,得些好处。(1分)
2.《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写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探春和哪些人一起讨论事宜? 请列举出两人姓名。探春又具体进行了哪些改革?(6分)
宝钗、李纨、平儿。(写出两个即可,2分)
改革①节流:免去了姑娘们交给买办办理的头油脂粉钱(2分)②开源:把园子承包给老妈妈们,专人修理花木,收获园中果实,省了花匠和打扫人的费用,还对承包者有所贴补。(2分)
3.请概述《红楼梦》第六十一回“投鼠忌器宝玉瞒赃”的故事情节。(4分)
彩云禁不住赵姨娘的央求,从王夫人的柜子里偷了些东西给贾环,被玉钏儿发觉。(2分) 平儿为了不使探春难堪,要宝玉应下拿东西的名儿,所以宝玉就说是自己拿了玫瑰露。(2分) 4.《红楼梦》中出现了三次“葬花”,请简要概述其中一次葬花的情节。(6分)
第一次(第二十三回):三月,在沁芳闸附近,黛玉和宝玉一起葬花。其间,两人共读《西厢记》,互表爱慕。 第二次(第二十七回):四月(芒种),黛玉到和宝玉共同葬花的花冢前,祭饯花神,吟诵《葬花词》。宝玉来到后,眼见此情此景,心碎肠断。
第三次(第六十二回):清明节后(宝玉过生日),宝玉葬花(夫妻蕙、并蒂莲),别有深意。(答出其中一次即可。6分)
5.《红楼梦》中第六十四回有“幽淑女悲题五美吟”,请问林黛玉于悲苦中,吟诵古代哪五位有才情的女子?(5分)
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5分)
黛玉《五美吟》的隐喻
林黛玉的《五美吟》所吟咏的西施、虞姬、首诗表面上是写王昭明妃、绿珠、红拂,是见于历史或传奇中的五位美女。实际上是黛玉借此对自己命运的悲叹。
一吟西施。自比西施美貌,命运却不如寻常村女。“一代倾城”的西施如江水东流,浪花消逝。效颦的丑女东施得以平安终此一生,远比千古绝色的西施幸运。黛玉寄身于四顾无亲的贾府,预感病体缠绵恐难持久,因而对丑女东施到老仍能过着平静的生活,产生羡慕之情
另一说:这首诗指的是林黛玉,林黛玉与“病西施”是画等号的。西施因美而先逝,林黛玉因情而早夭。 二吟虞姬。寄托自己“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志愿。诗中黛玉对虞姬自刎的遭际表达的不是惋惜同情,而是强烈地支持和高歌,体现了她坚贞纯洁的高尚情操。
另一说:该诗名吟虞姬,实叹秦可卿之死虞姬之死预示楚国之亡,秦氏之亡警兆贾府之败。
三吟昭君。传达了“红颜薄命古今同”的感慨自伤。汉元帝大权旁落,听命于画工。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王昭君,实际上是讥讽汉元帝昏庸无能,大权旁落,更表达了林黛玉坚持独立自主不肯听任他人摆布的性格特点。
另一说:是指与昭君相同“有命无运”、被别人掌握的美人香菱。“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这是她的自我写照,也是王昭君的客观素描。
四吟绿珠。表达意气相感,精神默契的爱情观。绿珠生前虽被石崇以锦罗玉绮豢养,但绿珠以死相报的情义远远胜过旧时恩宠。林黛玉对石崇颇有微词,认为他不过是把“明珠”当做“瓦砾”,从来没有真正看重绿珠。因此,林黛玉更注重精神投契而非物质满足。
另一说:指“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晴雯,晴雯之情,爱憎分明,毫不掩饰,如同绿珠一样。
五吟红拂。表达追求自由爱情的思想红拂卓识敢为,能不受相府权势和封建礼教的“羁縻”,更突出地表现了她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理想的思想。美女英雄相得益彰,传为佳话。这首诗表达了林黛玉不受权势和礼教束缚,敢于追求自由爱情和理想的思想。
另一说:指尤三姐。脂砚斋批:“尤三姐……能辨宝玉,能识湘莲,活是红拂、文君一风流人物。”红拂卓识敢为,义无反顾;尤三姐认定柳湘莲后慧眼铁心,视死如归,真是一对侠情侠女!
6.“寿怡红群芳开夜宴”行酒令抽取了多支花签,请写出下列花签对应的人名。
(1)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2)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3)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 (4)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
①林黛玉;(1分)②袭人;(1分)③史湘云;(1分)④薛宝钗。(1分)
“群芳”花名的隐喻
(1)宝钗一牡丹—“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
这个花名签是说宝钗容貌之美压倒大观园群芳,即便在她静默时,也有一种动人的魅力,切合薛宝钗冷漠而又能处处得人好感的性格特点。宝玉就常被其美貌所吸引,所以当宝钗掣出此签后,宝玉只管拿着那签,口内颠来倒去念。
薛宝钗的牡丹艳冠群芳,赢过芍药和芙蓉。芙蓉也要避开它的芳尘,却无处可去,只好被挤入池中去。而林黛玉抽中的恰恰是芙蓉,隐喻林黛玉敌不过薛宝钗。然而在成就了金玉良姻后,却要遭受冷落。原诗的末联借韩弘来比贾宝玉,“功成”“彻悟”,皈依佛门,而薛宝钗也就像被韩弘所弃的牡丹一样,只能“辜负秾华”,寂寞地了却“此身”。
(2)黛玉一芙蓉一“风露清愁”-“莫怨东风当自嗟
黛玉抽中的是芙蓉花。芙蓉,喻纯洁脱俗之意。“风露清愁”,与《葬花词》中的“风刀霜剑严相逼”意近。“莫怨东风当自嗟”意谓:不要怨恨环境的冷酷,还是承认自己命运不好吧。这是不知如何的一种悲惋、叹惜。
小说所隐去的上句诗“红颜胜人多薄命”,曹雪芹用王昭君比林黛玉,是因为两人有相似的命运。黛玉“红颜薄命”,正是说她像“枝上花”一样,禁不起“狂风”摧折,亦即暗示她后来受不了贾府事败、宝玉被拘那阵骤然而至的政治“狂风”的袭击,终于泪尽而逝。两人在性格特上也极其相似,都具有狐高傲世、叛逆世俗的性格特征,
(3)探春一杏花一“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 杏花是“瑶池仙品”,隐喻探春聪明灵秀,品性高洁。
“日边红杏倚云栽”,表面是说她命运好,所以签上又有一条注说:“得此签者必得贵婿”。探春未来也许是个王妃。红杏倚靠流云云,只与探春的风筝灯谜相互辉映,凸显出她即将远去。
(4)李纨一老梅—“霜晓寒姿”-“竹篱茅舍自甘心”
李纨是傲骨忍受孤独的孀妇,用老梅来隐喻恰当而不失其性格。诗句照应她在稻香村里的寂寞寡居生活,槁木死灰般地度过一生,到老临死时才母以子贵,挣得一顶“珠冠”,一件“凤袄”,也够可怜了。
(5)湘云一海棠一“香梦沉酣”-“只恐夜深花睡去”
“香梦沉酣”,似写出了湘云在宝玉生日吃醉酒后,睡倒在山石后青板石凳上,芍药花飞满一身的憨态。“只恐夜深花睡去”,也影射此事。所以黛玉打趣说:“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
湘云开朗活泼,陶醉于青春的欢乐之中,对未来的厄运毫无思想准备,这里是借用苏东坡的诗,暗中比喻史湘云婚后美满幸福的生活极其短暂,好景不长。因此“香梦沉酣”又是对她的惋叹
(6)香菱一并蒂花一“联春绕瑞”—“连理枝头花正开”
并蒂莲开,暗含香菱原来名字的“莲”字;“联春绕瑞”只是对青春美丽的香菱的赞美,并不是说她有好命运。诗句出自宋代宋淑贞的《落花》诗,写明了香菱以后必将遭受夏金桂妒忌,凋残零落,活活被折磨死。
(7)麝月一茶蘼花—“韶华胜极”—“开到茶蘼花事了”
第一说:“韶华胜极”,指美好的时光像花开得极繁盛之时,但盛极而衰。“开到荼縻花事了”意味着春天过去了。签上还有一条小注:“在席各饮三杯送春。”作者是要用这种象征手法暗示大观园“胜极”之日就要结束了。
第二说:麝月是以后唯一留在宝玉身边的人,所谓韶华时光耗到极致,与宝玉一样,她是看着所有的花李女子都凋谢自已才离开人世,麝月是最后凋谢的“荼蘼花”。让麝月抽到这根签,可能是麝月要陪伴宝玉到最后,是荣府衰亡的最后见证人。
第三说:“花事了”三字就义带双关:它既是“诸芳尽”的意思,又是花袭人之事已经“了”了——她嫁人了。据脂砚斋评,袭人出嫁后,麝月是最后留在贫穷潦倒的宝玉夫妇身边的唯一的丫头
书中几句描写很有意思:宝玉皱皱眉儿,忙将签藏了,说:“咱们且喝酒吧。”宝玉对大观园中日益浓重的悲凉气息有所感触,见签上说花事了”,又说大家都“送春”,正好触动忧端,但他不愿使麝月败兴,所以藏了签,只劝酒。
(8)袭人一桃花—“武陵别景”—“桃红又是一年春”
袭人将来要嫁给蒋玉菡为妻,过上一种小康生活。花名签用秦末战乱生灵涂炭来喻贾家败亡,袭人将像桃花源中人一样,躲开这场灾难,投进蒋玉菡的怀抱。
袭人是宝玉的侍妾,对宝玉百般体贴、爱护,曾发誓:“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可后来还是被蒋玉菡抬去了。“桃红又是一年春”讽刺之意十分明显。
7.简述尤三姐的性格和殉情过程。(5分)
尤三姐虽被人看成素行不端,但却刚烈有加,发誓说非柳湘莲不嫁。(1分)后贾琏外出,路遇柳湘莲,言尤三姐之意,柳湘莲欣然允诺。(1分)柳湘莲回京后与宝玉闲谈,怀疑尤三姐也是个不干净之人,就生出毁约的意思,并向贾琏索要定礼。(1分)尤三姐听说这事,在奉还定礼鸳鹫剑时拔剑自刎而亡。(1分)柳湘莲追悔莫及,遁入空门。(1分)
8.“闻秘事凤姐讯家童”“弄小巧用借剑杀人”,《红楼梦》中,凤姐所听到的“秘事”是指哪件事?她又是如何“借剑杀人”的?(5分)
秘事:贾琏偷娶尤二姐。(2分)
“借剑杀人”:①调唆张华状告贾琏;②利用秋桐,气病尤二姐(3分) 9.简述凤姐是如何设计害尤二姐的?
王熙凤得知贾琏偷偷地娶了尤二姐,就将尤二姐骗进府中;(1分)一面唆使被退了婚的张华告状,借此大闹;(1分)一面又暗中煽动小妾秋桐辱骂她,借刀杀人;(1分)尤二姐十分痛苦、懊悔。王熙风又买通胡太医,让尤二
姐吞下打胎药后小产;(1分)维系生命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尤二姐吞金自尽。(1分)
10. 下面这段文字出自《红楼梦》中哪一重要事件?这一事件对全书情节发展有何作用? 所选文字表现了晴雯怎样的性格特点?并再写出晴雯任意两件事情。(10分)
到了晴雯的箱子,因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睛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看了一看,也无甚私弊之物。回了凤姐,要往别处去。
抄检大观园。(2分)预示贾府被抄,暗示贾府即将由盛而衰。(2分)表现了晴雯刚烈倔强的性格特点。(2分)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为宝玉病补孔雀裘;冲撞抄检大观园的主子及其奴才。(答对上述三个情节中的任意两个,4分)
11.“抄捡大观园”中,三春各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探春:怒斥抄检大观园。探春主动迎击,“秉烛开门而待”;不仅发出了严正的警告和预言,而且当面顶撞凤姐,打了王善保家的一记耳光。这说明她有胆有识(眼光敏锐,头脑清醒),自尊敏感,敢作敢当。 (2分)
迎春:求自保,不为司棋分辩求情。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老实无能,懦弱怕事。(2分) 惜春:对毫无过错却被撵走的入画无动于衷。惜春的态度是“立逼风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孤僻冷漠,嘴冷心冷。(2分)
12. “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情深;始信黄土垄中,女儿命薄!”这句话出自《红楼梦》中的哪一篇祭文?句中的“公子”、“女儿”分别指谁?请概写出最能体现“女儿”生前个性的两个情节。(5分)
《芙蓉女儿诔》。(1分)贾宝玉、晴雯。(2分)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为宝玉病补孔雀裘;冲撞抄检大观园的主子及其奴才。(答对上述三个情节中的任意两个,2分)
13.《红楼梦》第八回脂砚斋评道“晴有林风”,清代徐瀛在《红楼梦〉论赞》中曾说“晴雯,黛玉之影子也”,说明黛玉和晴雯有许多相似之处。请比较这两个人物形象,对其主要相似之处加以简要概括。
外貌:眉眼之间长得像; 才华:聪明伶俐有才情; 性情:率真本真; 心志:高洁自尊; 感情:对宝玉都非常纯真; 命运:都很悲惨。(5分)
“晴有林风”辩
脂砚斋批有云:“晴有林风,袭乃钗副。”清代涂瀛在《〈红楼梦〉论赞》中也有“晴雯,黛玉之影子也”“袭人,宝钗之影子也”之说。意思是晴雯有林黛玉的风格,与林黛玉相似。她的命运,影射着林黛玉的命运。
晴雯的相貌酷似林黛玉。林黛玉是贾府小姐中的出类拔萃者,容貌是“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气质是“风流袅娜”。晴雯是贾府丫鬟中的佼佼者。风姐说过:“若论这些丫头, 总共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她的气质是风流灵巧”,王夫人也说她“眉眼有些像你林妹妹”。
两人性情也相似。晴雯和林黛玉一样,也小气刻薄,孤高自傲,非常率真、纯洁,个性自然,不做作,不矫情。对虚伪、丑陋之事非常厌恶,又不善掩饰自己的好恶,喜怒哀乐溢于言表。两人又都有一种强烈的叛逆、反抗精神。
两人才华相似。黛玉才思敏捷,堪为大观园中的第一诗人。晴雯女工在诸丫鬟中堪称第一。她曾抱病为宝玉织补“能干织补匠人”“都不敢揽”的雀金裘,竟补得同原先几乎样。二女的兰心蕙质其实一般无二。
两人的心志相似。都有一颗自尊自重的心灵,人格绝不能受辱。林黛玉由于寄人篱下,有着太多的敏感和自尊。而晴雯在人格尊严受到践踏的时候,她就迸发出强烈的反抗精神
两人对宝玉的感情都非常纯洁而真挚,不具世俗的功利性。在感情上都寻求和宝玉的平等,而不是所谓的附属
品。不像其他的姑娘丫鬟们有所图谋或者是趋炎附势。
两人命运相似,都是因宝玉而遭受沉重的精神打击,重病之中悲愤死去。
“晴有林风”只能说二人有许多相似性,不能说二人完全相同。如果二人在各方面完全相同,那倒是文学作品的严重失败。
14.《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6分)
“葬花魂”的依据:小说中有黛玉葬花的重要情节;表达女性精神在一个时代的毁灭。(3分) “葬诗魂”的依据:小说中多有黛玉吟诗的情节;表达对诗意消亡的哀悼。(3分)
(1)赞成用“花魂”的理由
①“花”与“鹤”属工对,而“诗”与“鹤”属宽对。
②“花魂”与“鹤影”俱是写景,比较切题,也合乎当时的时令景色。假使改作“诗魂”,便关人事而非写景,似乎不合情理。况“寒塘渡鹤影”中,“鹤”是一个具体的意象,对“花”更好一点。毕竟诗魂太过于抽象化了。
③黛玉原是绛珠草下凡,所以这花就是指黛玉。黛玉(花)就是在一个有冷月的晚上离去,难怪妙玉听到此句后说其“太凄凉”
④花”与黛玉葬花有联系 (2)赞成用“诗魂”的理由
①与黛玉爱诗诗,最后又“焚稿断痴情”有关。她向来以诗自矜。黛玉诗才才为众人所公认,因此,她自不免以“诗魂”自许,且也当之无愧。
②诗象征的本身就是一种精神,一种灵魂。
③从艺术风格上看,“冷月葬诗魂”确实“清奇诡谲”,属于李贺一路。
对于“诗魂”还是“花魂”的争议,不必太执着,重要的是感受这一联诗的艺术之美。
如果说“寒塘渡鹤影”是凄清孤独的,那“冷月葬花(诗)魂”简直就是凄绝冷寂,令人魂魄都能飘散,充满了无尽的悲凉。“寒塘渡鹤影”实写景致;“冷月葬花魂”虚写意念。一实一虚,实可见,虚为幻,虚实相映成趣。二者成联,显得更加惆怅、凄迷、诡谲和悲凉。一个“葬”字,优雅却充斥哀愁,联系黛玉最后美丽却悲惨的结局,“冷月葬花(诗)魂”完美地、不露声色地暗道了黛玉最后的结局。
【参考答案】
1.错误。薛宝钗和林黛E互换。
2.正确3.正确。4.错误。是晴雯。5.错误。晴雯的被逐与周瑞家的无关,在王夫人面前挑唆的是王善保家的。6.错误。“冷月葬花(诗)魂”是黛玉的诗句。7.错误。“惜春”与“迎春”位置颠倒了8.正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