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病的一项是( )
A.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能带来市容市貌的转变。
B. 共享单车在枣阳出现后,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 C. 端午节那天,汉江两岸观看龙舟大赛的观众将近一万余人。
D. 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答案】D
【解析】A.动宾搭配不当,“转变”改为“改变”; B.语义重复,“广大”和“普遍”二去一; C.语义矛盾,去掉“将近”或“余”;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2. 下面这首题为《江雪》的微诗歌曾获“第三届徐志摩微诗歌大赛一等奖”,请把打乱的
诗句组合成一首完整的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①寂静比雪还要雪 ②一叶舟,一个人
③一只孤独已悄悄上了钩 ④一壶酒,一清晨 A. ④①②③ B. ①③④② C. ②③④① D. ②④①③ 【答案】D
【解析】此题为合理组合诗句,可结合诗的特点,如句末字押韵,上下句内容衔接,诗歌一般先“环境”后“情感”等方面辨析,②④从“舟”引入人,描述了一种孤独的氛围,是第一、二句;
①则描述了一种环境,突显了“孤独”,可为第三句; ③直拉表达出情感,是末句,初步排完后,再读确认。 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②④①③ 故选:D。
此题考查学生的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多种,其中逻辑顺序最为复杂,有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
此题可通过读,理解句意后,然后理出思路,依据逻辑顺序排列。 此题可结合逻辑顺序排列,初步排完后,要通过读来进一步确认。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3. 诗文默写。
(1)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刘禹锡《秋词》)
(3)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高费的正确态度的句子是:______,于我如浮云。 (4)家是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______”的似箭归心;家是马致远《秋思》中“夕阳西下,______”的九曲回肠:家是李商隐《夜雨寄北》中“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绵绵情思。 【答案】我想那缥缈的空中;便引诗情到碧霄;不义而富且贵;归雁洛阳边;断肠人在天涯;何当共剪西窗烛 【解析】答案:
(1)我想那缥缈的空中(注意“缥缈”的书写) (2)便引诗情到碧霄(注意“霄”的书写) (3)不义而富且贵
(4)归雁洛阳边;断肠人在天涯;何当共剪西窗烛 该题考查的是诗文名句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6.0分) 4. 怀恋四季味道之美好
济南的秋天
老舍 ①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红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岸上蹲着红袍绿裤的小妞儿你的幻想中要是这么个境界,那便是济南。设若你幻想不出一一许多人是不会幻想的一请到济南来看看吧。
②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向便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睡热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感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做了个整人情,连带冬全部给了济南。
③诗的境界中心须有山有水。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色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影是着各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化,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几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化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也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的抹上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漠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色,睛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録了,可又没究全绿了,睛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更疲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④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一一到处是泉,有河,有湖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自然”
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好美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几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金凭着水的清澄显露出米,好像美人借着镜子茎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是自己享爱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浮着水波,做绿色的査,气的子,用黄全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香的烦恼,美慕死诗人呀! ⑤在秋天。水和蓝天一样的清凉,天上微微有些白云,水上微微有些波。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彩儿也更真了。秋山秋水虚幻的吻着。山儿不动,水几儿微响。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
(1)选文以“______”为线素,先写出济南秋天的特征,然后再分别描写其山景和水景,层次分明,字里行间充满着______之情。
(2)写景应抓住特征。请说说作者抓住了济南山和水的哪些主要特征? (3)品味第④段画波浪线句子,体会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4)作者写秋水,却用了大量笔墨写水藻,作用是什么?
(5)将第④段“哪几的水能比济南?”句改为“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有什么不好?
【答案】(1)诗境 赞美和陶醉
(2)山,颜色绚丽多姿;水,清澈甜美。
(3)通过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绿藻的生机和鸭子的可爱,写出了绿藻与鸭子相映成趣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4)用水藻的香甜的烦恼来回应(反衬)秋水的静、美、甜,更能突出秋水的特点。
(5)原句是反问句式,更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的水的喜爱与赞美,感情色彩更加鲜明。若改为肯定句式,虽然也能表达此意,但语气不如原句强烈。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线索及情感的理解把握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有关线索的知识。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一般以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换、人物、事件、物品、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等为线索。本文前两段引出抒情的对象,点明“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接着以“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来引出对济南秋天山和水的具体描写,最后总结全文,再次点明“那中古的老城,带着这片秋色秋声,是济南,是诗”,可见贯穿全文的明线就是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表达出对济南秋天的赞美之情,则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
(2)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对象特点的归纳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文中首尾处的总起与总结句来提炼概括。文章第二段引出对济南秋天的描写,从“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表现出它“古朴”的特点;接着第三、四段分别写济南秋天的山与水,之后第五段总结“天水之间,全是清明、温暖的空气,带着一点桂花的香味”“山儿不动,水儿微响”,可以看出济南秋天的“安静”与“秀美”。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重点句子及修辞的能力。所谓拟人,就是用形容人的词语来形容物,把物人格化,从而表现物的某种特点和作者的某种感情。通过“淘气”、“浣女”、“吻”等词判断,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济南秋天景物的美丽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济南秋天的喜爱之情。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手法的理解把握能力。应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写水藻,“这种鲜绿全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可见是借水藻来表现水的澄清,将爱美的特性赋予水藻,是拟人的修辞,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式及其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经对比分析,原文采用了反问句式,有增强语言气势的作用。而“哪儿的水都比不上济南。”则是一般的陈述句式,表达效果不如反问句式。
5. 感悟少年成长之苦涩
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①我的少年时光很短,最起码我自己这样认为。
②我说它短,是因为本该去享受的少年时光,被我自己掐断了。 ③因为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也因为我的倔强和高傲,中考的时候只报了唯一的一个志愿,那就是重点高中。我对所有人说,重点高中是我的囊中之物。结果老天弄人,差三分而败北。那一刻,仿佛看见所有人眼里都有一把嘲弄的匕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
④老师来劝我重读,父母也劝,可是我哪里还有脸回到学校,除非让我戴上一个大大的面具,用来遮羞。
⑤我没有选择重读,而是走了另外一条坎坷的路--自学。
⑥那时候的我经历着“最落魄”的青春。我的语文老师刘季夫知道后,让我加入他的文学社,鼓励我进行文学创作,那是我最早接触文学,一篇篇小文章经过他的修改,在当地的小报上发表,从此,我的文学之路开始了,虽然艰辛,却无比欣慰。在最苦的时日里,在那个冷冷的西屋里,我的手,因为长时间拿笔,被冻成了馒头的形状。 ⑦总是母亲起床做饭的时候,我睡下。像路遥一样,我的早晨,也永远都是从中午开始。
⑧可是后来季夫老师生了病,文学社解散,我的世界一下子又暗了下去。
⑨母亲倒是支持我,她说,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坚持走下去吧。坚持,这是母亲最本真的鼓励吧,没有一点煽情的意味。“不过,”母亲接着说,“买稿纸和邮票的钱要你自己去挣来。”⑩是啊,不工作,一直这么靠父母养活,我心里也愧疚,一咬牙去了父亲的工厂当了一名学徒工,白天工作,夜里写诗,靠着一种青春的激情,竟不觉得累。
⑪只是,我投出的稿子总是泥牛入海无消息,让我不禁有些动摇了。
⑫还是母亲,还是不带半点煽情味道的鼓励:“哪有那么容易成功的事儿,坚持住,总会有成果的。”
⑬我便选择继续坚持写下去。那个时候,喜欢看书,可是家里那几本书都已经读得稀烂,做梦都是关于偷书的梦,梦见自己偷偷地潜入书店,把书店里的好书装了满满几麻袋偷走,睡梦中露出贪婪的微笑。 ⑭和母亲说起我的梦,母亲笑笑没说什么,周末的时候,领我去书店,让我挑喜欢的书。我不敢相信,吝啬的母亲为了鼓励我写作,竟然可以给我买那么多的书。《悲惨世界》、《复活》、《约翰•克利斯多夫》等等名著都是在那个时候与我抱了满怀的,我如饥似渴地读着,忘我地走进小说的世界里。从雨果的《悲惨世界》中,我知道了原来人间还有那么巨大的苦难和不幸,人如果要作恶,可以恶到什么地步,而人如果决心行善,又可能产生多么伟大的精神力量;从托尔斯泰的《复活》中,我学会了用解剖刀一般锋利的目光审视周围人们的道德,同时也用严格的尺度审视自己的心灵;从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夫》中,我感受到友谊的温馨、爱情的迷人和牵魂动魄、艺术的价值和力量……
⑮我的文学之路从那个时候开始变得坚实了许多。
⑯又一次收到退稿的时候,我耷拉着脑袋,不敢面对母亲热切期望的眼神。正是年底的
时候,母亲在灶台上给我们炒花生果,一边炒,一边对我说,不急,你看这花生果,要多翻几个个儿才能熟呢!人不也一样吗?受些煎熬和苦楚,有啥大不了的! ⑰我深有感触,是啊,有啥大不了的,我还不信,我的文字变不了铅字呢!
⑱终于,一年后的某一天,我的文章终于发表了,而且还是《散文》这样的大杂志。母亲向我表示祝贺的方式一样没有半点煽情意味,只是递给我一把炒好的花生果。我剥了皮,吃了一个,真香,炒得恰到好处。 ⑲这一次母亲没有说话,但我永远记住了母亲关于炒花生果的那一段妙语: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
⑳是啊,迷茫、困惑……什么都不要怕,要成长,要成熟,就得在生活的热锅里多翻几个个儿呢!
(1)文章标题“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有什么深刻含义? (2)请结合具体语境,品味文中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一刻,仿佛看见所有人眼里都有一把朝弄的比首,纷纷刺向我,让我无处可逃。 (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那时候的我经历着“最落魄”的青春”,是因为“我”没能考上重点高中,又不好意思重读,便选择了自学这条坎坷的路。
B.第⑬段中“睡梦中露出贪婪的微笑”一句中的“贪婪”是贬词褒用,突出了我对书的渴望。
C.文中三次出现的“没有一点(半点)煽情的意味”的具体话语或行动,都是母亲对我本真的鼓励,都告诉了我在逆境中要坚持不懈。
D.文章最后一段抒情、议论,既照应了文章的题目,又点明了主题。 (4)请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积累,仿照文中第⑭段画线句子续写一句话。 【答案】C
【解析】(1)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文章的标题,往往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浅层意思,也就是字面所告诉我们的意思,另一层是深层含义,也就是透过字面,我们所得出的道理和含义。本文的题目是:多翻几个个儿就熟了,在文章中的浅层意思很容易就能找到:炒花生果,要多翻几个个才能炒熟,深层含义为: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挫折,人要经受得住煎熬和苦楚,在不断的磨练中才能成长,才能成熟。
(2)此题考查词语和句子的赏析。句子的赏析的格式为:此句运用了xx修辞(或者细节描写等),生动形象的写出了xx(浅层含义),表现了xx(深层含义)。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比喻,把人们的目光比作嘲弄的匕首,形象地写出了我因三分之差而没能考上重点高中后的自卑和痛楚。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查看四个选项中的表述,对应文章内容,揣摩表述是否严谨准确。从而确定出正确答案。 ABD.表述正确;
C.表述不准确,文章第三次“没有一点(半点)煽情的意味”的行动是在我成功之后母亲向我表示祝贺的方式,并非“逆境”了。
(4)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句子仿写要注意以下问题:仿写句子时,要仿句式、仿修辞,语言风格要一致,话题要一致,字数、结构要相近,重复关键字,并做到语意连贯。 答案:
(1)每个人的成长过程就如同炒花生果一样,不会一蹴而就、一帆风顺,面对困难和挫折,人要经得起煎熬和苦楚,在不断磨练中才能成长,才能成熟。
(2)运用比喻,把人们的目光比做匕首,形象地说明了所有人看我的目光都充满了嘲笑和鄙视,表达了一向高傲和倔强的我因三分之差而没考上重点高中后的自卑和痛苦的心情。
(3)C。
(4)示例:从吴承恩的《西游记》中,我懂得了为了实现某一崇高目的,必须艰苦奋斗,长期坚持,勇敢地战胜一切困难和挫折。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叙述了高傲的“我”考高中败北无颜复读,走上了自学之路。在这段人生路程中,母亲没有半点煽情的最本真的鼓励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母亲鼓励我坚持走文学创作之路;我投稿泥牛入海,母亲鼓励我坚持,并得知我对书的渴望之后给我买书;我接到退稿之后,母亲的话“你看这花生果,要多翻几个个儿才能熟呢!人不也一样吗?受些煎熬和苦楚,有啥大不了的!”让我豁然开朗,领悟到人生真谛,最终走向了成功。
做语言赏析类题目,要找准赏析角度,一般从这几个角度切入:一、从句式特点入手,二、从修辞方面入手,三、从句子的描写方法入手,四、从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五、从写作手法入手。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一定要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和作用,要找出该句和文章主旨的联系或者指出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四、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6. 感受古人守信之执着
吴起守信 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
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选自宋濂《龙门子凝道记》
【注释】①止之食:留住他吃饭。②诺:好的。③待:等候。④求:寻找。⑤俟:等待⑥服:使………信服。⑦欤:语气词,吧。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期返而食 .②方与之食 .
期: ______ 之: ______
(2)请用“|”给下面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一处。
起 之 不 食 以 俟 者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文语句。 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4)吴起的行为体现了他______的品质,这一行为可以用成语______来形容。
(5)读了课文《陈太丘与友期》和选文《吴起守信》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两个语段的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答案】约定;代词,指“故人”;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言而有信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到时再回来吃饭。期:约定。
②句意为:才同他一起吃饭。之:代词,指“故人”。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注意限断一处。句意为: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故断句为:起之不食|以俟者。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词有:三军,军队;信,信用。句意为: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4)第一空: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结合文章内容,从“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中可知,吴起的行为体现了他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的品质。
第二空: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积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自己掌握的成语,选择与“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有关的成语即可。
(5)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对“守信”的认识来谈即可。注意要围绕“诚信”谈,可从正面说,可从反面说;可就单独一文来谈,也可两段联系起来谈;但都得观点明确,做到有理有据。 答案:
(1)①期:约定;②之:代词,指“故人”。 (2)起之不食|以俟者。
(3)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4)以身作则,为人讲信用,待人诚恳守信;言而有信。
(5)示例:守信,是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军信服;不守信之人,则连七岁小儿都瞧不起他。 参考译文:
从前吴起外出,遇到了老友,就留他吃饭。老友说:“好,到时再回来吃饭。”吴起说:“(我在家)等待您一起吃饭。”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而等候他。第二天早晨,(吴起)让人去找老友,老友来了,才同他一起吃饭。吴起不吃饭而等候老友的原因是:怕自己说了话不算数啊。他坚守信用到如此程度,这是能使军队信服的缘由吧!要使军队信服,(作为将领)不守信用是不行的。 期:
1、约定(陈太丘与友期) 2、期望(期在必醉) 3、期限(失期,法皆 4、满,周(期年之后)
五、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7. 领略先贤诗文之芳醇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 【答案】(1)本题考查分析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的能力,首句描绘“杨花落尽”、“子规啼”,是一句自然环境描写,可从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来分析:表明的时间季节,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忧伤的心情。
(2)本题考查诗句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它包括:①修辞方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对比、比兴等;②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
法),主要包括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③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本题列举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从中任选一个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
(1)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示例①:拟人修辞,把明月当作使者,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关切。示例②:奇特的想象,把无知无情的明月,想像成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把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夜郎西。示例③:情景交融(或以景传情、借景抒情),把明月之景与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交融在一起,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 翻译: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解析】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王昌龄得罪贬官,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
×赏析格式一般为:该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浅层含义),表达了(深
层含义)。回答该题目时,可参照此格式来回答。
六、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8. 写几句顺畅、连贯的话,句中要用上“喜出望外、油然而生、各得其所”三个词语(词
语出现先后顺序不论)。 【答案】本题考查语段表达描写。“喜出望外”指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感到非常高兴;“油然而生”指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各得其所”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要注意选定一个情景,然后发挥想象,把这三个词语用进去即可。 答案示例:
小鸟巢是一位朋友去远方旅行时捎来的礼物,收到它的时候我简直喜出望外。如今,它成了蛋们的家。蛋与巢,各得其所。每天看着新生命的孕育,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积累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首先要理解每个成语的意思,还要注意语言要流畅自然。
要注意积累常见成语的基本含义,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要多练习语段的描写表达。
七、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9. 七上的学习之旅,老师倡导我们读名著,襄阳市也开展了“四个一阅读”活动,现在到
了检验读书成果的时候了:请写出《朝花夕拾》中除“阿长”“寿怀鉴”之外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人物______,《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得真经,最后一难是______(备选项:A.晒经石留迹B.宝象国捎书C.黑河沉没D.身落天河)。
【答案】藤野先生;A
【解析】第一空要求写出《朝花夕拾》中的一个人物,根据积累可写出藤野先生,范爱农、我的父亲等,注意人名的书写不得出现同音字。 第二空问的是《西游记》的情节,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灵山圣地,拜见佛祖,
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傩、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送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才求得真经,返回本土。路上在通天河被老鼋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上岸后发现是无字的“假”经书。据此可知,备选项中属于最后一难的是工。 答案:
示例:衍太太;藤野先生;范爱农;父亲等; A。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情节的积累与识记。
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八、作文(本大题共2小题,共60.0分)
10. 题目:岁月匆匆,走进了中学,也走进了花一样的季节,站在小学进入中学的门上,清
点行食,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热,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考,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或许也多了一份烦,少了一份快乐;多了一份压力,少了一份轻松……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我们的道路正向未来延伸。 请以“七年级,我多了一份___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答案】思索 【解析】【例文】
七年级,我多了一份思索 这里是七年级的教室。单调的白色映衬着沉闷的气氛,封闭的环境让我头晕脑胀。成摞的书本下埋着一个个奋笔疾书的同学,偶尔有几个人踱来踱去,原来是在背诵。一切一切都提示着,这里是七年级的教室,七年级的!
我手下厚厚的白卷撑不住笔的落下,难得的课间休息也被黑板上密密麻麻的作业挤满。我感到自己在白卷的海洋里挣扎,在题与题细密的夹缝中呼吸。这是七年级,乏味而沉重。 不知何时,上课铃响起,班里响起了读书声,带着七年级特有的疲劳。无奈。那天讲的是文言文《岳阳楼记》。
浑浑噩噩地过了许久,老师突然问:“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谁能做到?” 我陷入思索,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我这个背着重任的七年级学生就如这句格言下渺若微尘的一个人,是攀不上的,思索如清风略过。
那么,他们以什么喜,以什么悲?老师的声音清亮起来。
当我再次陷入思索,只听一个低低的声音:“以国破家亡悲,以百姓安乐喜。”
“是,尧、舜、禹以德禅让,鲁迅弃医从文,周恩来在与你们一样大时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们只为分吗?别把自己活小活窄了!”
那声音如此凌厉,刺痛我疲惫的心。我陷入最沉重的思索。
七年级以前,我盲从他人,我曾告诉自己读书是为了爱我的父母,是为了辛苦教育我的老师不失望,是为了光明的未来。现在,我生活在七年级的重荷之下,我必须思索为什么读书。
我渐渐明白,读书是为了带给世界改变,带给世界一点点美好。这个社会、国家、世界不需要一个个复制品。这个时代,知识易得,见识难有。
我不能再苦于题海了,不能再对新闻漠不关心了,这个世界需要我去观注,而我更应放开眼去观注世界,而不是活得那样窄。
这些,是七年级的重担下最深沉的思考,是以前我从未得到过的,是压力、痛苦和智慧的名言压着我,才能让我多了一份思索。这些是七年级特有的,只有读七年级,我多了一份思索。
我的耳边响起如鸣佩环的朗诵声,空气都清新了。思索,让我看清目标,让我开始成长,让我的羽翼更加丰满,让我在广阔的开地间飞翔! 感谢七年级的沉重,感谢这份深沉的思索! 这道题目是半命题作文,补题是半命题作文至关重要的一步,补题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半命题作文水平的高低。本题补充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名字,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或者情感。
【审题立意】前面的提示材料可为我们提供好几个写作思路:可以补充“成熟”、“自信”、“理智”、“担当”等。我们可以围绕这几个思路来写。
【思路点拨】作文可以表达我们对现实的把握,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的肯定和珍惜,对生活的憧憬和热爱。我们补充的词语应该是充满正能量的词语。
【表达方式】写记叙文时,可以以记叙文字为主,但要用议论文字来点睛,写议论文时,要善于举出相应的事例来证明论点。
【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作者采用先抑后扬的写法,先写自己升入七年级后感受到的失落与压抑,然后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个问题,引发了深刻的思考,从而明白人不应活得那么小那么窄的道理。本文叙事完整,详略得当,人物描写非常出彩,尤其对于青少年的心理把握的十分到位。最后一段直接抒情,收束全篇,并与首段形成对比与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11. 题目:请以“我的邻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答案】【范文】
我的邻居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千千万万个不认识得陌生人。但是,同时我们也会不断地接触这些陌生人。好朋友,好同学、好邻居都是从陌生开始起步的,然后历经岁月的考验,最终便成了好友、知己、榜样。 去年冬季,我正沉浸在书中昭君出塞时的悲伤气氛之中,可是一阵从隔壁家里传出的“叮咚”的沙发摩擦声,打断了我的思路,我跑出门,便知道搬来了一位新邻居。我见到他第一面便惊呆了,古铜色的脸上,镶着一对深凹的双眼,满脸的胳腮胡须让脸变得很狰狞,额头已让岁月刻上了几道深深的皱纹,头发已经灰白,就像是月亮清辉的点染。说起话来整栋楼都可以听见,总是在说话时总是摆一个招牌动作,显示出自己的魁梧。我总是闷闷不乐地想:搬来这样一个素质低的邻居来,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听,外面只有讨价还价的声音了,我透过门缝瞧着:“真是的,这红薯不能便宜点吗?”瞪着眼睛的邻居说。“不可以。”“你是怎么做生意的,明明是1块九毛五。”邻居严肃着抽动着嘴唇。“没法找五分了。”烤红薯的老奶奶叉着腰辨道。“真是的,别的地方都可以抹零头。”“我…”还没等老奶奶说完,邻居把红薯退还给了卖红薯的老奶奶。老奶奶无奈,只好把红薯的零头抹掉。买到廉价红薯的邻居乐滋滋地张开着大嘴,那样子真让人厌恶。邻居他把红薯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还说那老奶奶的不是。我心想:他真抠门,人家在这么冷的天气来卖红薯,赚不了多少钱,还要把零头抹掉,哼。 可是,随后发生了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
5.12 地震那一天我和爷爷去到红十字会捐赠衣物,他也去了,带着一大包崭新的棉衣,一脸严肃。我恍然大悟,也许他把讨价还价剩下的多余的钱积攒起来买了棉衣,捐赠给了地震灾区的孩子们。
天空发白,但是温暖却充满了整个家园,一滴水,能够成为海洋,一小份爱能够汇成爱
的海洋。现在我对我的魁梧的邻居多了一丝敬佩。
【解析】该篇作文为命题作文,题目“我的邻居”是学生们所熟悉的话题,也是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都能有话可写,故难度不算大。但是要写出特点,写出优秀作文,就需要在语言、结构、形式、素材等方面下功夫,写出平凡而不庸俗的写一篇记叙文。
【审题立意】题目要求以“我的邻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根据材料的提示,“邻居”可以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里,也可以是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等这些别样的友邻,要注意写出邻里的温情或是别样的友邻带来温暖、慰藉和感动,但是要注意文体为记叙文。只要扣住以上要求,都是符合题意的作文。
【构思选材】题目已经限定了记叙文的文体,那么就要注意重点记叙“邻居”的温情事例,或是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带来温暖、慰藉和感动,重点要选择自己经历的事件来写,选取那些自己印象最深、感悟最深的典型细节展开即可,同时也可以适当调动有关“邻居”的名言、诗词等等素材,写出充实的作文。
【写作手法】这篇文章只能以记叙的手法为主,可以少量穿插自己的感悟和议论,但是不能喧宾夺主,适得其反。注意典型事件的细节描写,精心描绘一个片段,要详细而充实,就如同镜头特写一样,能给人深刻的印象。要注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手法的运用,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即可。
【细节点拨】要注意紧扣话题,记叙为主。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不能无病呻吟。书写方面,要注意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同时要注意安排文章的结构,做到详略得当,重点和中心突出。
本篇作文内容上以记叙为主,写出了自己对邻居认识的转变过程。作者以自己心理的感受为主,先写邻居给自己的印象好像是“小气、素质低下”,但是后文笔锋一转,写出了邻居实际上的大方和慷慨,富于爱心。结构上,作者能详略得当,抓住细节写出邻居的特点,事例详尽,能恰当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刻画人物,开头和结尾有少量感悟,升华了文章主旨。语言上略显质朴,但是感情真挚,能给人思考和启发。
12. 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ng______勃生打开七年级部编本教材,我们耳目一新:读《春》,能感受大自然的pé
机;读《朝花夕拾》,能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读家喻户xiǎo______的《纪念白求恩》,
______读《皇帝的新装》,在感到情节荒诞离奇,人物滑稽能受到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______可笑之余,对童话的表现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答案】蓬;晓;huì;jī
【解析】答案: 蓬;晓;huì;jī。
考查字音、字形。要熟记拼写规则,形似字,误读字、生僻字更要注意。注意成语的固定搭配并根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汉字中有很多形近字、多音字,这是都是使用中经常混淆的字,要正确书写这些汉字,就要做到平时多留心,书写时仔细体会它们的差别。
13. 请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词性。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答案】答案: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
【解析】此题考查词性辨析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掌握词性的语法知识,了解词性分类及其用法。也可以结合句子成分辨析词性,做主语、宾语的往往是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可做谓语,副词往往作状语,介词往往是跟名词或代词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状语。 解答此题,首先掌握词语分类。词语分为两大类:一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代词、数词、量词、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
14. 根据文意,仿照画线句的句式在横线上仿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生命需要理想,春天的花朵姹紫嫣红,此时理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了理想,生命就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它使我们永远年轻,所以我们要仰望天,追求理想。
【答案】夏天的树叶枝繁叶茂;此时理想是生机勃勃的追求;秋天的果实金黄沉实;此时理想是沉甸甸的期盼;冬天的白雪覆盖大地;此时理想是无限美好的孕育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能力,通过空格前语意理解,后三句是要用不同季节的不同事物来赞美理想,句式可采用“(季节事物),此时理想是……(事物特点)”形式。
答案:夏天的树叶枝繁叶茂,此时理想是生机勃勃的追求;秋天的果实金黄沉实,此时理想是沉甸甸的期盼;冬天的白雪覆盖大地,此时理想是无限美好的孕育。
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注意分析被仿句的句式、修辞手法,梳理整个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注意前后相衔接句子的关键词,保持语意、风格、感情基调和感情色彩一致。 此题作答,首先要理解句式特点,然后要抓住不同季节事物的特点去组织语言。
15. 日常交际中,注重礼貌用语、讲究措辞文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在下列语句的横
线上写出与该场合相适应的敬辞谦语。
初次见面说“______”,好久不见说“久违”; 求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______”
谦称自己母亲用“______”,谦称自己作品用“拙作” 陪伴朋友用“奉陪”,无暇陪客说“______” 【答案】久仰;劳驾;家母;失陪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敬语的理解与掌握。与人初次见面要说“久仰”,麻烦别人说“劳驾”,谦称自己母亲用“家母”,无暇陪客说“失陪”。 答案:
久仰,劳驾,家母(家慈),失陪。
本题考查了常见谦辞的使用,回答此题,注意平日的积累。
注意积累一些敬辞谦语,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逢迎:迎接;奉托:拜托。“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16. 班上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文学部落”,请你参加。
【请你命名】班上决定办一份班刊,请你为它取一个文雅且富有文学气质的名字,再用简短的话(不超过50字)说说你取这个名字的理由。
【完善流程】下面这份刊物创办前的计划书,请补充完整。 程序一:组建班刊编辑部 程序二:征集刊名
程序三:______
程序四:征稿并拟定班刊出版时间表
【补全对联】班刊的中缝处拟写一副对联,目的是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勤写作。下面是编辑部拟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 上联:读经读史读旧事 下联:______
【答案】设计刊物栏目;写景写人写新闻
【解析】【请你命名】本题考查拟名的能力。为报刊取名字,要力求简短,再是注意具体要求上要有文学性。可以结合学过的诗句,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作为班刊的题目。例如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中选取“小荷”一词做题目,比喻刚开始展示才华。 【完善流程】本题考查拟写小标题的能力。要结合前后语境,理清程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根据前两个流程,可确定,第三个流程要设计刊物栏目,也就是决定刊物需要哪方面的内容。
【补全对联】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时,一是要结合对联基本要求,二是要结合主题思考内容。上联中已提到“读”,可从”写”的角度去思考。“读旧事”可对“写新闻”。 答案:
【请你命名】示例:刊名《小荷》;说明:“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用“小荷”可比喻刚开始展示才华。
【完善流程】示例:设计刊物栏目(确定刊物框架) 【补全对联】示例:写景写人写新闻。
此题属综合读写题。【请你命名】考查拟名的能力。【完善流程】考查拟写小标题的能力。【补全对联】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