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资源禀赋条件和工业经济现状
哈密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是亚欧大陆桥的枢纽,也是新疆与内地联系的窗口。312国道、兰新铁路和亚欧通讯光缆线路横穿哈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哈密地区位于东经91°06′—91°23′,北纬40°43′—45°05′,东与甘肃省酒泉市接壤,西临吐鲁番地区和昌吉州的木垒县,北与蒙古国比邻,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北相距440千米,东西相距404千米,面积约15.3万平方千米,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面积的9%,占全国总面积的1.49%。哈密区域总人口56.7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58.3%。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31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68.2%,少数民族人口占31.8%。
哈密地区地貌为低缓的山地与丘陵,天山山脉由西向东横贯全区,以天山山脉为界,将哈密地区分隔成山南、山北两个不同的自然经济区,山北巴里坤县和伊吾县自然条件较差,分别是国家和自治区贫困县,山南工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较为优越,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哈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一节 资源禀赋条件
一、煤炭资源
哈密地区煤炭资源具有储量大、品种全、埋藏浅、易开采和
1
“三低一高”(低硫、低灰份、低磷、高发热量)的特点,是哈密各种资源中规模最大、最具开发潜力的第一大优势矿种。据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大调查公布数据报告,哈密煤炭预测资源量5708亿吨,分别占全国和新疆预测总资源量的12.5%和31.7%,居新疆首位。主要分布区域在哈密市大南湖、沙尔湖、三道岭、野马泉和巴里坤县西部、三塘湖及伊吾县淖毛湖七大矿区。目前哈密地区已规划煤炭基地面积12560平方千米,预测资源总量4175.7亿吨,累计探明千米以浅资源量约1800亿吨,达到详查以上程度资源量约500亿吨以上;煤种主要为长焰煤,其次为褐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粘煤、弱粘煤和不粘煤等,各煤田煤炭发热量平均约在6000千卡以上。同时,煤田伴生丰富的煤层气,预测资源量3000亿立方米以上,其中:沙尔湖800亿立方米,大南湖—梧桐窝子1200亿立方米,三塘湖和淖毛湖1000亿立方米。
二、石油、天然气资源
哈密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哈密市红台区域和巴里坤县三塘湖、伊吾县淖毛湖盆地。红台区域预测天然气储量500多亿立方米,探明储量200多亿立方米,可采储量130多亿立方米,开发条件较好,现已形成产能3亿立方米以上。三塘湖和淖毛湖盆地预测油气资源当量9.3亿吨,在已探明的6个含油区块中,石油总资源量5.7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00亿立方米,被国
2
土资源部确认为亿吨级油田,成为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重点试验区块。
三、铁矿资源
铁矿是哈密地区最具有优势的矿种之一,分布广、类型全、远景储量大、富矿比例较高,全区铁矿探明资源量3.52亿吨,预测资源量22.1亿吨,居全疆第一位。现已发现数百处产地,已探明工业矿体26处,是地质勘查研究程度最高的矿种。铁矿主要分别分布在觉罗塔格、星星峡—阿拉塔格和北山成矿带内,现有重点矿区22处,矿石品位为31—58%。其中,哈密市雅满苏—阿拉塔克区域探明资源量3890万吨,磁海区域探明资源量1.08亿吨,白山泉—双井子区域探明资源量3350万吨,M1033—天湖—双峰山区域探明资源量2.53亿吨,伊吾县的宝山区域探明资源量320万吨。哈密市的骆驼峰—赤龙峰区域、巴里坤县老爷庙区域和伊吾县腊绥乌台克区域铁矿资源较为丰富,具有一定可采价值,但地质工作程度较浅。另外,巴里坤萨尔乔克—大红柳峡区域发现铁矿点10多处,均未开展地质勘探工作。
四、有色金属资源
(一)铜镍资源:哈密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觉罗塔格成矿带和阿尔泰山余脉成矿带中。觉罗塔格成矿带分为东部土墩—黄山—镜儿泉成矿带和西部土屋—延东—路白山成矿带。阿尔泰山余脉成矿带为北部巴里坤—伊吾成矿区域。
3
哈密地区铜镍资源成矿条件优越,储量较大,东天山有色金属成矿带已被列入西部大开发十大重点开发带,已探明土屋、延东、延西、沙尔湖黄土坡、香山、黄山等矿床。土屋一延东、沙尔湖黄土坡及梅岭区域铜预测资源量超过1100万金属吨,居全疆第二位。已发现铜矿产地14处,其中土屋、沙尔湖黄土坡区域探明储量约100万金属吨以上,品位为0.35-0.81%。镍矿产地6处,预测资源量1584万金属吨,探明储量91.97万金属吨,品位为0.31-0.58%,居全疆首位,仅次于镍都金川,居全国第二位。已开发的铜镍矿山有黄山东、黄山、香山、镜尔泉、土墩、图拉尔根等。
(二)钼资源:哈密地区钼资源预测金属量50万吨以上,已探明矿山2座,探明资源量40.8万吨,矿体平均品位0.058-0.12%。
(三)金资源:哈密地区黄金预测资源量100余吨,探明资源量3041.95千克,矿石品位为2-5克/吨。主要分布在沁城—双井子、大南湖—夹白山、伊吾县的北山、巴里坤县索尔巴斯陶等区域。此外,伊吾县苇子峡和大小金沟黄金资源具有一定可采价值,但地质工作程度较浅。
五、石材资源
哈密地区石材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哈密市东部的星星峡、白石泉、双井子和西部的彩霞山一带,距哈密市区最远220公里,最近113公里。石材品质以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为主,辉长
4
岩、辉绿岩和大理岩为辅,颜色有红、黑、绿、兰、白、黄、紫、褐等。目前,已开发的品种有天山兰、天山翠、天山白麻、天山冰花、双井红、双井花、紫星云等20余个,其中,双井红、双井花、天山兰、天山冰花等被评为国家名优石材。新发现的咖啡色和蓝灰色花岗岩石材资源量大、荒料块度大、色差小,均为优质石材品种。
哈密地区石材资源地质勘探工作程度不够,少数矿床做过地质勘探详查工作,多数矿床进行过地表踏勘检查评价工作。全地区预测资源量10亿立方米,探明储量0.7亿立方米。
六、石英石
哈密地区石英石预测资源量近1000万吨,已探明尾亚白山玻璃用脉石英矿178万吨、天湖玻璃用石英岩4.9万吨、红土峡冶金用脉石英矿6.8万吨,品位在97%以上,是生产浮法玻璃和工业硅的重要原料。
七、石灰石资源
哈密地区石灰石资源主要分布在雅满苏、天山、沙尔湖、巴里坤等地,探明资源量5亿吨。
八、芒硝、湖盐、钠硝石及钾资源
哈密地区芒硝、湖盐资源主要集中在七角井、石英滩、磁海、图兹雷克、小黄山和巴里坤湖。芒硝保有储量3500万吨;湖盐探明资源量6700万吨;钾硝石主要集中在裤子山,探明资源量180
5
万吨;钠硝石探明资源量66万吨。
九、水资源
哈密地区水资源主要靠天山冰川融雪水、大气降水补给。区内有冰川179条,冰储量81.7亿立方米,折合水量73.53亿立方米。其中:哈密市有冰川94条,冰储量49.1亿立方米,折合水量44.2亿立方米;巴里坤县有冰川36条,冰储量6.6亿立方米,折合水量5.9亿立方米;伊吾县有冰川49条,冰储量26亿立方米,折合水量23.43亿立方米。
哈密区域内水资源总量为16.8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9.45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7.41亿立方米(其中不重复量2.9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2193立方米。
十、风能资源
哈密地区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哈密市东南部、十三间房和山北两县的三塘湖~淖毛湖三大风区,风功率密度≥150瓦/平方米,总面积为51569平方公里,占全疆风功率密度≥150瓦/平方米总面积的66.3%,技术开发量达7549.8万千瓦,约占全疆技术开发总量的62.9%。其中:哈密市东南部风区风功率密度≥150瓦/平方米面积为11657平方公里,技术开发量达到1601.4万千瓦;三塘湖~淖毛湖风区风功率密度≥150瓦/平方米面积为34007平方公里,技术开发量达4897.4万千瓦;十三间房风区风
6
功率密度≥150瓦/平方米总面积为5905平方公里,技术开发量达1051万千瓦。
十一、太阳能资源
哈密地区全年日照时数3170~3380小时,是全国日照时数非常充裕的地区之一。东部的星星峡全年日照时数达3500小时,比俗称“日光城”的拉萨还多350小时。哈密、三塘湖—淖毛湖盆地平原,全年日照时数3350小时以上。位于天山以北的巴里坤盆地、伊吾谷地分别为3170小时和3250小时。
哈密多年平均太阳能总辐射量为6214.66兆焦/平方米 ,是理想的太阳能开发区域。在哈密广阔的荒漠、戈壁建设大规模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第二节 基础设施
一、电力
哈密地区总装机容量428.225兆瓦,其中:火电325兆瓦,水电4.225兆瓦,风电99兆瓦,年发电量20亿千瓦时以上。哈密电网拥有750千伏变电站1座,容量1500兆伏安;线路4条,总长788千米;220千伏变电站2座(东疆220千伏、山北220千伏变电站),主变各1台,变电容量300兆伏安;110 千伏变电站18座,主变30台,变电容量701兆伏安;35 千伏变电站68座,主变109台,变电容量390.34兆伏安。
二、通讯
7
亚欧通讯光缆横穿哈密,已建成基本覆盖天山南北、铁路、石油、主要矿区等区域的通信网络。初步形成了数字微波、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程控交换、移动通信等完整的现代化通信体系,其通信业务和服务城区网络覆盖率达到100%,乡、镇覆盖率在98%以上,为哈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通信保障。
2010年末各类电话普及率达105.9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15.63万户,普及率27.3部/百人;移动电话用户44.58万户,普及率达到78.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6.15万户,普及率达到32.2%。
三、交通 1、公路
哈密地区公路通车总里程9942.5公里。其中:国道464.2公里,省道586.1公里,专用道1067.3公里,县道799公里,乡道1922.6公里,村道1678.8公里;资源公路1192公里。基本形成了以哈密市为中心,以国、省道为主骨架,东连甘肃、西接乌鲁木齐、北邻蒙古国、南接巴州若羌县,辐射城镇乡村的公路网络。
2、铁路
兰新铁路纵贯全境,铁路线600公里以上,哈密车站是新疆重要的编组站之一,有哈密区段站、红光中间站、火石泉和头堡越行站4处车站。哈密车站为兰新铁路线上的区段站,站型为混
8
合式二级三场;到发线8条、旅客站台3座、地道1座;调车场有调车线16条,有专用线61条。年货物发运量800万吨以上,每天途经哈密的客车有26列。
3、航空
哈密机场已于2008年12月通航,飞行区等级为4C,跑道长2400米,可起降B737-700(含)同类及以下机型。目前运营线路为哈密—乌鲁木齐和乌鲁木齐—哈密—郑州。
四、口岸
哈密地区与蒙古国边界线长586公里,境内设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老爷庙口岸,是新疆与蒙古国发展边贸的重要开放口岸之一。
五、工业园区
哈密地区已建成工业园区(加工区)3个:哈密工业园区(广东工业加工区、重工业加工区、骆驼圈子工业加工区)、巴里坤盐湖化工工业园区、伊吾工业加工区。其中,2006年哈密工业园区被评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巴里坤盐湖化工工业园区、伊吾工业加工区被评为地区级工业园区。3个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105.4平方公里,其中,哈密工业园区51平方公里,巴里坤盐湖化工工业园区8.4平方公里,伊吾工业加工区46平方公里。哈密广东工业加工区已实现“七通一平”,哈密重工业加工区一期9平方公里和骆驼圈子工业加工区基本实现“四通一平”,巴里坤盐
9
湖化工工业园区基本实现“五通一平”。伊吾工业加工区规划建设也已步入快速轨道。目前,已形成煤电、煤化工、黑色和有色金属采选、建材、食品、轻工等产业。截至2010年12月底,哈密地区工业园区固定资产累计完成投资84.01亿元,已有128家企业(哈密工业园区120家,巴里坤盐湖化工工业园区3家,伊吾工业加工区5家)登记入驻园区,落户企业93家,65家企业建成投产。
第三节 “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一、工业经济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哈密地区积极围绕自治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安排,按照地区提出的围绕“一个目标”、实现“三个突破”、实施“四大战略”、发展“八大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南园北牧、增收富民”发展战略、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工作力度,地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显著增强,连续五年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工业在地区国民经济结构中比重逐年提高,为“十二五”期间地区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10年,地区工业实现增加值52.10亿元,较2005年的16.87亿元,增长3.08倍;年均增长25.3%,较“十五”期间平均增速提高12.06个百分点。工业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提高:煤炭产量
10
1218.63万吨,发电量21.34亿千瓦时,铁精粉产量180.06万吨,高冰镍产量6525吨,水泥产量90.9万吨,焦炭产量50.17万吨,硫化碱产量16.18万吨,碳酸钠 (纯碱)产量13.04万吨,石材产量6281立方米,原盐产量3.9万吨,棉纱产量1.46万吨。
二、哈密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因素:
1、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为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哈密将迎来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2、国家已经把哈密作为全国第十四个大型煤炭基地、“疆电东送”和“疆煤东运”战略基地。 “十二五”期间,哈密将建成750千伏变电站4座,750千伏主干线路8条,直流换流站2座。届时,哈密将通过2回750千伏线路分别与甘肃瓜州、沙洲联网,通过2回±800千伏直流线路分别向郑州、重庆送电,随着大规模电能输出条件的形成,哈密将成为疆电东送的重要支撑点和桥头堡。 “一主两翼”铁路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第二条兰新铁路、哈-罗铁路、哈密-将军庙铁路、哈-临铁路、淖-柳铁路和鄯善-敦煌铁路将陆续建成投运,哈密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西部能源和资源大通道。
11
3、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哈密地区和河南省的经贸合作、东中部产业梯度转移将为哈密工业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新能源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哈密千万千瓦级风电产业发展规划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华能、中电投、龙源电力等企业风电项目已经落地,部分已建成投产,其余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国家已启动金太阳示范工程,综合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500兆瓦以上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将有力推动光伏发电产业发展。
(二)不利因素
1、产业、产品结构单一,资源开发目前还处在规模小、水平低、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阶段,这与丰富的资源形成了较大的差距。
2、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综合配套能力差,产业关联度不强,缺乏新兴产业发展的亮点。
3、水资源相对短缺。支持以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和煤电项目建设为重点的水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四节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
12
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坚持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打造煤电冶、煤化工、风光电、煤炭生产外运“四大基地”,加快发展煤电冶、煤化工、风光电及配套装备制造、矿山和电力机械设备、石油下游产业、建筑材料开发、盐化工精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生物和医药等“九大产业链”,实现哈密地区工业科学、跨越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原则。
2.坚持市场主导和政府调控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优势资源转换和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 4.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体现实力优先、效益优先、资源节约优先、精深加工优先和低耗水项目优先的原则。
5.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发展新兴产业的原则。 6.坚持区域统筹、多元驱动、和谐发展的原则。 7.坚持构建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
8.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第五节 发展目标
一、工业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1、“十二五”期间地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以上。
13
2、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形成产业、产品结构和生产力布局合理的工业格局。
二、工业领域固定资产和技术进步投资目标 1、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0%以上。 2、工业技术进步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 3.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的企业5户。 三、骨干税源企业建设目标
到2015年,年纳税额在3000—5000万元的企业15户以上;年纳税额在5000—10000万元的10户以上,年纳税额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5户以上。
四、节能减排综合利用目标
1、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2%。 2、废渣的综合利用率40%以上,废气达标排放率95%。 3、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0%以上,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90%。
第三章 工业产业发展规划 第六节 产业发展规划
一、煤炭产业
按照自治区“疆煤东运”战略规划和《哈密地区煤炭工业“十二五”—2020年区域发展规划》。规划开发七个矿区,到2015年产能达到1.53亿吨;2020年达到3.08亿吨以上,其中露天矿井规划
14
产能1.23亿吨。规划矿井49对,平均单产600万吨/年。
(一)大南湖矿区。2015年规划煤炭年生产规模0.6亿吨;2020年规划煤炭年生产规模1.22亿吨。
(二)沙尔湖矿区。2015年规划煤炭年生产规模0.15亿吨;2020年规划煤炭年生产规模0.45亿吨。
(三)三塘湖矿区。2015年规划煤炭年生产规模0.22亿吨;2020年规划煤炭年生产规模0.6亿吨。
(四)淖毛湖矿区。2015年规划产煤炭年生产规模0.3亿吨,2020年规划煤炭年生产规模0.48亿吨。
(五)巴里坤西部矿区。2015年规划煤炭年生产规模0.11亿吨;2020年煤炭年生产规模0.17亿吨。
(六)三道岭矿区。2015年规划煤炭年生产规模0.15亿吨;2020年煤炭年生产规模0.15亿吨。
(七)野马泉矿区。2020年规划煤炭年生产规模0.015亿吨。 二、煤电产业
随着“疆电东送”战略的实施,哈密至河南郑州正负800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国家能源局已核发“路条”, 收资工作已完成,各项支持文件已齐全,换流站、接地极、线路、可研已完成审查,接入方案已审定,计划2011年10月获得国家核准,年内开工建设。“十二五”期间规划在哈密市东部区域(骆驼圈子、大南湖东区)布局电源容量532万千瓦、哈密市中部区域(大南湖西区、重工业
15
园区)布局电源容量664万千瓦、哈密市西部区域(三道岭)布局电源容量200万千瓦;在巴里坤县三塘湖布局电源容量600万千瓦;在伊吾县淖毛湖布局电源容量20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规划煤电项目总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到2020年,规划煤电总装机容量3000万千瓦以上。
全地区“疆电东送”电源项目已有9个上报国家发改委申请“路条”,总装机容量1460万千瓦。其余电源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总装机容量接近4000万千瓦左右。其中:
9个上报国家发改委申请“路条”电源项目分别为:国投大南湖西区2×66万千瓦电源项目申请报告已上报国家发改委;重庆能源大南湖东区2×66万千瓦、国网能源大南湖西区2×100万千瓦、国电大南湖西区2×100万千瓦、华电淖毛湖2×100万千瓦电源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审查;大唐三塘湖2×100万千瓦、中电投三塘湖2×100万千瓦电源项目和华能工业园区2×66万千瓦电源项目初可研报告已通过审查;潞新三道岭矿区2×66万千瓦电源项目正在进行预可研报告编制。
此外,已开展相关前期工作的能源企业分别有:国网能源大南湖西区4×66万千瓦、大唐大南湖2×100万千瓦、中电投大南湖2×100万千瓦、华电2×100万千瓦电源项目可研报告已通过审查;国电三塘湖2×100万千瓦电源项目已通过初可研报告审查;中煤大南湖2×100万千瓦电源项目正在编制初可研报告。同时,葛洲
16
坝、神华、河南煤化、中亚华金、申能等国内知名能源企业陆续进驻哈密并提出煤电发展设想,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项目前期工作。
三、风电产业
随着“疆电东送”基地建设各项基础条件的落实与完善。自治区发改委结合哈密地区风能资源条件及远期发展设想,分别委托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风能有限责任公司和新疆电力设计院,先后编制完成了《哈密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规划报告》和《哈密十三间房风区百万千瓦级工程规划》、《哈密三塘湖风区工程性规划》、《哈密淖毛湖风区工程性规划》,2015年风电规划总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2020年达到1180万千瓦。当前,进驻哈密地区并陆续开展风能资源测量工作的企业有30多家,建设测风塔80多个。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哈密天润新能源有限公司十三间房风区一期4.95万千瓦风电场项目已得到自治区核准。《哈密东南部风区200万千瓦项目建设方案》已得到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准并待国家核准。另有9个风电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自治区评审,正在办理相关前期手续。2011年,哈密地区规划新建风电场建设项目18个,新增装机达140万千瓦。
(一)东南部风区
哈密市东南部风区2015年规划装机容量200万千瓦,2020年
17
36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由大唐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国电龙源哈密新能源有限公司、三峡新能源哈密风电有限公司、中电投新疆能源哈密有限公司、哈密天润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广核哈密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哈密风力发电公司、中节能风力发电(哈密)有限公司、新疆华冉东方新能源有限公司10家企业共同开发建设,项目计划分两年建设完成,其中2011年形成新增装机容量100万千瓦,2012年新增装机容量100万千瓦。
(二)十三间房风区
哈密十三间房风区2015年规划装机容量100万千瓦。2011年,计划新建4个4.95万千瓦风电场建设项目,新增装机20万千瓦。分别是华电新疆发电有限公司哈密分公司一期、二期4.95万千瓦风电场建设项目,哈密天润新能源有限公司二期4.95万千瓦风电场建设项目,国网能源哈密煤电有限公司一期4.95万千瓦风电场建设项目。另有10家企业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测风工作,计划适时启动风电场项目建设。
(三)三塘湖风区
三塘湖风区2015年规划装机容量150万千瓦,2020年480万千瓦。2011年,计划新建4个4.95万千瓦风电场建设项目,新增装机20万千瓦。分别是华能新疆三塘湖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三期、四期4.95万千瓦风电场建设项目,龙源巴里坤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18
二期4.95万千瓦风电场建设项目、国电哈密能源有限公司一期4.95万千瓦风电场建设项目。另有18家企业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测风工作,计划适时启动风电场项目建设。
(四)淖毛湖风区
淖毛湖风区2015年规划装机容量150万千瓦,2020年240万千瓦。共有14家企业正在开展测风工作,计划适时启动风电场项目建设。
四、太阳能产业 (一)光伏产业
哈密地区光伏产业规划场址共7个区域,2015年规划装机总量100万千瓦, 2020年达到360万千瓦。其中:哈密市2015年100万千瓦,共5个区域,分别是葫芦沟并网光伏电站场址2015年规划装机40万千瓦,石城子并网光伏电站场址2015年规划装机50万千瓦(2020年90万千瓦),红旗并网光伏电站场址2015年装机10万千瓦(2020年50万千瓦),大泉湾并网光伏电站场址2020年规划装机20万千瓦,疙瘩井并网光伏电站场址2020年规划装机20万千瓦;巴里坤县三塘湖并网光伏电站场址2020年规划装机60万千瓦;伊吾县下马崖并网光伏电站场址2020年规划装机40万千瓦。
(二)光热产业
为了充分利用哈密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根据《新疆哈密地区光热发电建设规划报告》,2015年光热项目规划装机50万千瓦,
19
2020年规划装机260万千瓦。进驻哈密地区开发光热项目的企业共有2家,主要项目有:中广核太阳能发电有限公司30万千瓦光热电站建设项目和大唐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一期5万千瓦光热电站建设项目,企业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五、煤化工产业
到2015年,规划甲醇年生产规模240万吨、烯烃(MTO)年生产规模100万、二甲醚年生产规模160万吨、煤制天然气年生产规模30亿立方米、LNG(煤基)年生产规模18.5亿立方、乙二醇年生产规模20万吨、聚甲醛年生产规模10万吨、中油加氢年生产规模15万吨、煤焦油深加工精细煤化工年生产规模12万吨、粗酚精制项目年生产规模2万吨。广汇在淖毛湖工业加工区甲醇(80万吨/年二甲醚)年生产规模120万吨项目计划2011年11月建成。
六、黑色金属产业
到2015年铁精粉年生产规模550万吨,氧化球团年生产规模470万吨,特钢年生产规模200万吨,铁合金年生产规模160万吨,还原铁年生产规模20万吨。
七、有色金属产业
到2015年金属镍年生产规模1.5万金属吨,高冰镍年生产规模1万金属吨,金属铜年生产规模3万金属吨,电解铜年生产规模10万吨,金属镁年生产规模10万吨,金属钼年生产规模1万金属吨。
20
八、建材产业
到2015年水泥年生产规模450万吨,平板玻璃年生产规模600万重箱,石板材年生产规模200万平方米,新型墙体材料年生产规模10亿块标砖。
九、装备制造业
到2015年哈密地区风机生产规模达2080台(其中:2.5MW机型1530台、3MW机型400台、1.5 MW机型150台),塔筒生产规模达500台套(其中:1.5MW机型300台套、2.5MW机型150台套、5MW机型50台套),叶片生产规模达1120套(其中:2.5MW机型800套、3MW机型300套、5MW机型20套)。同时,积极引进装备制造生产企业,重点发展煤机、矿产设备、工程机械、高低压配电及电器、超高压输电塔架等装备制造产业,到2015年地区液压支护生产规模将达到2000架,采煤机300台,高低压配电及电器2万套。
十、纺织业
到2015年哈密地区棉纱年生产规模30万锭,针织T恤年生产规模960万件。
十一、生物制药产业
到2015年肉苁蓉年生产规模达7000吨,同时加工片剂等高附加值延伸产品。通过对现有医药企业的引资改造形成一定规模的医药产业。
21
十二、特色农产品、食品加工业规划
2015年,规划有机食品(肉类)年生产规模0.7万吨;乳制品年生产规模6万吨;大枣系列年生产规模3万吨;葡萄、哈密瓜等储存、加工规模5万吨,肠衣年生产规模6000桶。
十三、盐化工产业
到2015年硫化碱规划年生产规模控制在30万吨以内,其中:巴里坤盐化工加工区硫化碱总体年生产规模控制在24万吨以内;七角井盐化工区硫化碱年生产规模控制在6万吨以内。到2015年纯碱年生产规模控制在20万吨以内。
十四、生产性服务业
坚持以打造现代化生产性服务业为目标,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主要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拓展服务领域、细化专业化分工、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社会交易成本。 (一)交通运输业
按照统筹规划、优化网络、提高水平的原则,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体制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提高运输组织和服务水平,降低运输成本,优化客货比结构,初步形成运输方式多样、点线面衔接、集疏运配套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以“客运高速化、货运物流化、服务多元化”为方向,提升运输对工业基地建设的支撑能力。
22
铁路运输方面,重点完善与国铁相配套的地方铁路、铁路专用线及大型煤炭集运站项目建设。
公路运输方面,重点引导运输大企业大集团,大力推广厢式车,加快普通敞蓬货车的厢式化进程,重点发展适合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的大吨位厢式半挂式汽车;鼓励使用柴油车,大力推广LNG等新型能源车型。
(二)物流业
围绕“把哈密建设成东西双向开放的重要枢纽和现代化的商品物流集散地”的目标,引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集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企业,建成各类综合性及专业性的物流中心或物流园区。鼓励企业将原材料采购、运输、仓储等供应链管理服务委托给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促进大型运输企业由承运人向物流经营人转变,鼓励个体、私营运输户组建民营运输企业。在扶持现代物流企业基础上,通过整合兵团、铁路和地方的煤炭交易市场,通过构筑信息服务网,建设哈密地区煤炭交易中心及配套服务设施,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强与国内主要农产品经销市场的联系,规范建设大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促进城市商贸流通业的快速发展;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集团,积极推进和发展绿色物流,努力构建地区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力争在“十二五”末,将哈密地区煤炭交易市场打造成西北
23
煤炭交易市场的交易中心、价格中心和信息中心,将哈密地区建成新疆“疆煤东运”的物流基地。将哈密市建成东疆物流枢纽型城市。
(三)金融业
以服务哈密经济快速发展为原则,引入创新机制和竞争机制,建立以政府资金、银行资金和社会资金相互配合,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互为补充的金融支撑体系。鼓励各类商业银行改变单一的存贷款业务,加快贷款项目审批,加强贷款监管,减少信贷风险。在严格监管的前提下,鼓励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贷款公司和信用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和完善扶持性政策,健全法律体系,加强市场监管,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加快建设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数据库和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营造诚信环境。
(四)科技服务业
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产学研联合为主要形式,以项目为载体,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支撑,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发展信息服务和电子商务。采用市场运作模式,推进企业和全社会的信息化,抓好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中小企业信息服务等重点工程建设。结合重点企业、关键生产过程的技术改造,实现传统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为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
24
科技服务。
(五)中介服务业
重点发展知识密集型中介服务业。鼓励发展工程咨询、高新科技、资产评估、法律、会计、审计、质量认证等专业技术强的知识密集型中介机构。培育和丰富消费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旅游、商贸流通、餐饮、住宿、房地产、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社区服务、公用服务等主要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丰富服务内容,满足多样化的服务需求。 (六)商贸流通业
全面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使地区流通业实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提升的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点、集散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批发市场。进一步确定以超市、便利商店为重点,大力培育和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商业销售网络;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合理规划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建立新型农业生产资料营销体系。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工作,支持连锁经营企业向农村延伸,建立和改造农家店。支持连锁超市和大型零售企业直接从产地采购农产品,或与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的产销联盟。
第七节 工业园区布局规划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把哈密地区工业园区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和仓储物流基地,实现产业组合有序、空
25
间布局合理、资源综合利用、优势功能互补、产业梯度发展,并围绕重点优势产业,加大产业布局调整,延伸产业链,突出产业集聚效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园区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到2015年,力争把哈密工业园区打造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伊吾淖毛湖工业加工区升级为自治区级工业园区。
一、哈密工业园区
(一)广东工业加工区。不断完善供电、供水、道路建设等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大建设投入,完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重点发展轻工(服装)、装备制造业(电子器件组装、风电设备制造、矿山机械制造、煤炭机械设备制造、高低压配电设备组装)、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十二五”期间,加工区工业经济年均增长30%以上。
(二)重工业加工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供水、供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哈密煤电化基地建设为重点,重点发展煤电、黑色及有色金属加工、冶炼等金属材料制造业、非金属资源深加工、建材、仓储、物流等。“十二五”期间,加工区工业经济年均增长75%以上。
(三)骆驼圈子工业加工区。加快加工区规划建设,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有色及黑色金属选、冶产业,石材加工业等。“十二五”期间,加工区工业经济年均增长15%以上。
26
加快推进城区产业向园区转移。哈密市主城区的乌铁局哈密桥梁厂、新疆化工集团哈密碱业有限公司、乌苏啤酒厂、天山水泥厂、新钢雅满苏矿业公司球团厂、晶华浮法玻璃有限公司、金山石材有限公司等企业要在1-3年内搬迁出主城区,入驻园区。同时,企业搬迁过程中要按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要求,与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进步紧密结合,实施清洁生产工艺。
二、巴里坤盐湖化工工业园区
进一步提升加工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的治理。重点发展硫化碱、煤焦化、精细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形成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盐化工产业。“十二五”期间,园区工业经济年均增长26%以上。
三、巴里坤三塘湖工业园区
依托已建成的三塘湖-淖毛湖公路,加快实施规划中的将军庙-三塘湖-淖毛湖-甘肃龙岗的铁路建设和莫钦乌拉山水系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山北特高压输变电线路项目,重点发展煤电、煤炭、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和矿产品加工等产业。
四、伊吾工业加工区
重点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适度发展金属加工和轻工产业,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性工业加工区。“十二五”期间,加工区工业经济年均增长50%以上。
27
第四章 哈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第八节 哈密地区电网建设规划
“十二五”期间,哈密电网将建成哈密-郑州、哈密-重庆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以及哈密-沙洲-格尔木750千伏第二通道,使哈密电网电力外送能力超过2000万千瓦,为建设哈密能源基地、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外送奠定坚实基础。
加快各等级电网建设,协调发展,打造结构合理、安全可靠、坚强智能送端电网,进一步提高电网输送能力、供电可靠性及服务质量。220千伏电网形成以哈密城区及其周边地区为中心的双环网结构,并结合矿产资源开发、电气化铁路供电、风电上网等方面需求向周边延伸。依托220千伏变电站,逐步打开110千伏环网,形成结构简明、清晰合理的110千伏配电网,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电网覆盖哈密地区各个资源富集区,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
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升级,提高农网服务水平,最大限度解决无电户用电问题。
第九节 哈密地区交通枢纽建设规划
一、公路枢纽规划
到2020年,规划建设资源公路1881公里(仅疆煤东运基地建设的新建公路规划到2015年为1373公里,改造提升公路为508公里),至此全面形成贯穿哈密山南山北,连通地区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区的公路运输网络。
28
(一)依托哈罗公路、铁路,构建哈密市中部区域公铁运输网络。现有哈罗公路、铁路,规划修建大南湖煤田—沙尔湖煤田公路144公里,雅满苏镇(磁海铁矿)—土屋铜矿公路140公里。
(二)围绕哈密市东部主要资源矿区,构建东部资源公路网,贯穿哈密山南山北东部通道。现有G30连霍高速—白山泉铁矿公路,规划修建沁城乡—梧桐大泉公路68公里;镜尔泉铜矿—白山泉铁矿公路45公里;沙泉子—天湖—东盐湖—M1033公路140公里。
(三)围绕沙尔湖矿区、巴里坤西部矿区、红台油气加工区,依托G30连霍高速、巴木公路,贯穿哈密山南山北西部通道。现有G30连霍高速—巴木公路,规划修建沙尔湖—五堡—G30资源公路130公里。大红柳峡乡—下涝坝乡公路56公里,小红柳峡—段家地资源公路92公里,东泉—大长沟资源公路60公里。红井子—段家地公路82公里。三塘湖—咸水泉—纸房—大红柳峡乡公路全长179公里。规划改造提升红山—博尔羌吉镇—大红柳峡乡公路139公里,博尔羌吉镇—S303黄土场公路36公里,三塘湖—老爷庙口岸公路86公里。
(四)其他主要矿区资源公路、国省干道。规划修建伊吾淖毛湖至甘肃柳沟公路250公里、303省道—七角井—G30资源公路55公里、大红柳峡—木垒县北塔山煤矿公路50公里。伊吾与G7联络线公路126公里。
29
二、铁路枢纽规划
到2015年将形成煤炭生产规模1.53亿吨,重点建设 “一主两翼”铁路实施外运。按照国家、自治区关于新疆铁路建设的有关规划,哈密区域内拟规划建设铁路共7条,具体规划布局如下:
1、已开工建设的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铁路(主线):该线途经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线路正线全长约1780公里,一次建设双线。该条铁路线建成后,主要功能是客运,加上既有的兰新铁路线电气化改造后,兰新双线铁路远期将新增运力3.5亿吨。
2、哈密至将军庙铁路(北翼):该线位于新疆东中部,线路自哈密火石泉站引出,沿天山南麓向西北延伸,经三道岭、翻越天山,再经昌吉州木垒县折向北,沿天山北麓至将军庙站。线路全长约427.921公里,设计单线预留双线铁路。该条铁路建成将主要承担准东煤田、三道岭矿区等沿途矿区的亿吨煤炭基地西煤东运任务,年运力预计约0.5亿吨。
3、已开工建设的哈密至罗布泊铁路:该线位于哈密地区和巴州。线路自哈密南站引出,经大南湖矿区至巴州罗布泊,线路全长约360公里,规划为单线内燃铁路,牵引质量为4000吨。该条铁路建成后,可为罗布泊240万吨钾盐、大南湖亿吨煤炭基地西煤东运奠定坚实基础,年运力约0.5亿吨。
4、哈密至额济纳旗铁路建设项目(北翼):新建额济纳至哈
30
密铁路,线路自内蒙临策线的额济纳车站引出,利用临策线11.30公里至预留车站川地托(K629+800),线路东端在川地托车站接轨后,跨过嘉蒙铁路,经过内蒙额济纳旗的黑鹰山矿区、甘肃肃北蒙古自治县的马鬃山矿区、新疆哈密市东端与兰新铁路红光车站接轨,利用既有线至哈密车站,线路全长约650公里,规划设计为单线内燃铁路,预留电气化条件,年运力约0.5亿吨。
5、哈密南部资源铁路(既南翼铁路线):该条铁路线位于哈密东南部矿产资源富集带。线路自沙尔湖矿区向东延伸,经大南湖矿区、雅满苏、M1033铁矿到敦煌、从敦煌到格尔木和从敦煌到成都,形成一条横贯哈密东南部资源富集区的铁路运输通道(既南翼铁路线),并配套建设南部矿区沿途煤炭开发企业的铁路专用线。
规划建设哈罗铁路巴特站—兰新铁路烟墩站企业铁路专用线,全长110公里。主要解决大南湖煤田的煤炭向甘肃等西南、西北市场的外运。
6、乌准铁路向东延伸至甘肃龙岗的铁路:该条铁路穿越甘肃和新疆哈密山北两县境内,是一条以煤炭运输为主的铁路专运线。规划路线由将军庙向东延伸经木垒、穿越巴里坤县矿区、伊吾县淖毛湖等资源富集区至下马崖,在镜儿泉与拟修建的哈临铁路接轨,形成第二条出疆铁路大通道。线路按照单线设计,预留双线条件。先期建设淖毛湖至甘肃龙岗段,目前正在前期设计。
31
7、哈密铁路枢纽建设:东起新建编组站哈密东,西至既有兰新线火石泉,南到哈密南,北到哈密客运站。枢纽主要解决既有兰新线、兰新第二双线、哈将铁路、哈罗铁路、哈额铁路等五个方向七条线路间的运输交流。哈罗铁路在哈密南接轨,哈将铁路在火石泉接轨,哈额铁路在哈密东接轨,在哈密市形成客货分流、客内货外的运输格局和特点。其中先期开工建设的货车南环线属一次双线重型轨道,建成后哈密过境及本地货运全部走南环线,客运专线和普速客车行经哈密客运站东西分流。
三、民航
在哈密机场现有基础上,立足于乌鲁木齐机场的备降机场,积极实施二期改扩建项目,对机场跑道及相关设施进行改扩建,逐步开通与疆内各支线机场和到敦煌、西安、北京、广州等内陆城市点对点航线。“十二五”期间争取哈密机场由4C级升级到4D级机场。
第五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十节 保障措施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园区载体能力。 围绕工业生产力布局规划,要尽快制定并完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积极采取多种模式,高起点、高速度、高水平加快铁路、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奠定
32
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利用国家、自治区政策,积极争取专项补贴资金,加大工业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效解决项目建设投资难、生产力布局不合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发挥工业加工区在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方面的聚集效应,积极构建招商引资和工业项目建设平台。
二、大力开展技术进步工作,不断开发新产品。
一是坚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紧紧围绕地区的骨干企业大力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全面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夯实企业技术创新基础,重点骨干企业都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加大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大力发展新产品,推广新技术。三是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组织开展产学研成果洽谈、交易活动,鼓励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联合与协作,全面提升企业的科技水平和产品的科技含量。
三、大力实施人才兴哈战略,为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着重抓好人才培养、吸引人才和优化用人机制三个方面的工作,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建立适应发展新型工业化所需要的选拔、锻炼、调整干部和干中考察的用人机
33
制。在干部配备上重点向工业领域倾斜,大胆使用精神状态好、会干事、能干事、熟悉工业经济的干部从事工业经济管理工作。各县(市)、各乡镇也要配备懂工业的领导干部。加强地区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选派经济综合部门和有关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采取培训、挂职的形式,到内地发达地区学习、锻炼,提高其经济管理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和使用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地引进一批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工科专业或高、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充实到地区工业领域。对外地来哈工作的各类人才,要切实落实好有关优惠政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专业人才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优化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着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对项目实行“一站式”联合办公服务,从立项审批、开工建设到生产运营实行全程跟踪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二是着力营造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严肃查处向企业或项目业主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和各种摊派的行为,集中查处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的典型案件和侵害投资者权益的恶性案件,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三是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积极推进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强化全社会特别是投资者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进一步完
34
善信用评级考核办法,全面组织开展以金融信用为主的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推动地区企业信用建设,为经济和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