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改变世界的机械》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轮轴和斜面的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机械 ,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意识到机械的发展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地位,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轮轴和斜面
难点:了解轮轴和斜面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当代人类的智慧和力量,相当程度上通过制造各种强大的机械得以表现。
(二)新课教学 1、简单机械的家族 1)轮轴
(出示实物水龙头)这是什么?谁能把它拧开?老师再给你一样东西,把它们组合起来,你再来试一试!前后两次拧水龙头,你有什么想说的?
为什么加了一样东西就能轻松的拧开水龙头呢?
让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水龙头,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部分有什么特点? 归纳:我们把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轮轴的秘密》。
(课件出示)老师这里有一个轮轴,你知道它哪部分是轮?哪部分是轴吗?
我们就借用这个轮轴来作进一步研究。现在老师要在这个轮轴的轮和轴上分别吊一个钩码。为了防止钩码掉到地上,可将轮轴朝向盒子的内部!我们先拿出系有线的钩码,把线头放进轮上的凹口中,在轮上绕几圈。然后,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在轴上再挂上一个方向相反的钩码。如果我把手放掉,轮上和轴上的钩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来知道结果?不过,老师还有一个要求,如果轮轴没有平衡,请你想办法把轮轴调平衡。学生领取材料后实验。
现在老师还要为这个轮轴加上一个轮圈,组合成一个新的轮轴,(教师操作组装轮轴)这个轮轴与刚才的轮轴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如果老师在这个轮轴的轮上挂一个钩码,同学们还能把这个轮轴调平衡吗?学生领取材料后实验。
交流:
如果老师再将这个轮轴的轮扩大,在轮上还是挂一个钩码,你能猜一下这个轴上需要挂几个钩码才能保持两边的平衡?
现在谁能告诉大家,(出示组合式水龙头)为什么加了这个东西,水龙头就能够轻松的拧开?
这就是轮轴的秘密。老师有一个疑问:我们都知道汽车是很重的,而驾驶员却能很轻松的转动汽车轮子,他靠的是什么呢?
在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品应用了轮轴?
总结:生活当中的轮轴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找一找,并思考这些轮轴帮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2)斜面
研究斜面省不省力 设计交流实验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垂直提起小车,看看弹簧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然后再搭起一个斜面,再用弹簧测力计缓缓地沿着斜面拉起这个小车,再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比较两次测力计的读数,验证斜面是否省力。
分组试验 汇报实验结果 板书:斜面可以省力 探究不同坡度的斜面实验
省的力却有多有少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A.斜面的长短与省力多少的关系。 设计交流实验方案
先搭一个斜面,用测力计沿这个斜面提起小车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
垫木不变,换一块长度不同的木板搭一个斜面,用测力计沿这个斜面提起小车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
比较两次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B.斜面的高低与省力多少的关系
设计交流实验方案
先搭一个斜面,用测力计沿这个斜面提起小车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
木板不变,换一块高度不同的垫木搭一个斜面,用测力计沿这个斜面提起小车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
比较两次测力计读数的大小。 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
板书 坡度越小的斜面越省力。 2、改变世界的机械
火和工具的发明,铺下了人类文明道路的第一块垫脚石。
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了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力机的发明与改进,吹响了两次伟大的工业革命的号角,使人类进入机械化,电气化时代。回望200多年的现代史,是科学的进步,机械的创新,形成先进生产力,改变了整个世界。
信息时代,人们将赋智慧予机械;大量自动化,智能化的机械进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创造着越来越多的奇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